不追时好,不逐势利,不急名誉——读《欧阳修传》有感

不追时好,不逐势利,不急名誉——读《欧阳修传》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茫茫人海中择一人相识,就怕交友不慎;从茫茫书山择一卷翻阅,就怕味同嚼蜡。幸好,复旦大学王水照与崔铭两位教授合著的《欧阳修传》,没有辜负我的选择。去年客居苏州月余,晚上常手捧此书,消磨漫漫长夜。时隔近一年,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常常利用睡前半小时,静静翻看十几页,困了,则掩卷而眠,无任何负担。又是月余时间,再次经历了欧阳修甚是精彩又不乏磨难的一生。

合上书本,闭目回想,脑中又出现那个在沙滩画荻的聪颖孩童,出现了那个喜获韩愈残卷的好学少年,出现了那个刚正不阿的铁面谏官,出现了那个寄情山水的醉翁太守,出现了那个奖掖后进的一代文宗,也出现了那个达观豁达的六一居士......

不过,我并不满足于对欧阳修生平的了解。写此文其实距再次看完全本,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我始终将书置于枕边,并没有像往常一般,阅后则束之高阁。

我反复追问自己,欧阳修到底在我心里留下了什么?对我有何种启示?又带来何种愉悦?

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对唐代“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更强调文章要“切于事实”,对无病呻吟、空谈道理、雕饰文辞很是厌恶,主张“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时光流转千年,这一论断仍然迸发勃勃生机,引起我这后学小子的深深共鸣。如同闲时读书一般,为自己而读,业余时间的文章,也是为自己而写,如非情之所至,发自肺腑,断难有动笔之欲望。也许,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相信“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于文章”。如果文风坏了,那就是人心坏了。

除了在文章上,政治上欧阳修也是个改革急先锋。“庆历新政”中,范仲淹、富弼等国之干臣,针对承平日久的北宋“冗兵、冗官、冗政”三大顽疾,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欧阳修身为谏官,针砭时弊,奋力为改革鼓与呼。政治改革历来是极其复杂和艰巨的,稍有不慎,则会陷入无休无止的人事纠纷。改革本是一股清流,却被别有用心者故意将水搅混。正当改革派面对结党营私、打击异己的诘问,欧阳修是彻夜未眠,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写下著名的《朋党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语也成为欧阳修一生择友的准则。《朋党论》没有挽回“庆历新政”的颓势,仅仅一年之后,即以改革派重臣或贬谪,或外放而告失败。

谁能与欧阳修相交,那绝对是件幸事。对朋友的真挚、热心,不因年华流逝、地位悬殊等外界因素而改变。梅尧臣,宋诗开山宗师,青年与欧阳修相识,谈诗论道,相知甚深,然而梅科举之路不畅,长期沉沦下僚,生活窘困。与之相反,欧阳修虽然挫折不断,但还是官至宰辅,荣为天子重臣。二人地位判若云泥,却丝毫不影响欧阳修对梅尧臣的友情,多次向朝廷举荐他,并在生活上多有接济。直至梅尧臣先欧阳修而去,他还变卖自己房产,为梅尧臣遗孀与幼子留下安身立命之资。老郭有段传统相声叫《托妻献子》,欧阳修对朋友,是当得起托妻献子的交情。

作为一位师者长者,欧阳修在鼓励后学、奖掖后进上是不遗余力的。他与苏轼的师生之谊,是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苏氏父子三人,偏居巴蜀,在汴京无根基、无人脉,无名气。仅凭欧阳修的赏识、推介,苏洵很快名震京城,而苏轼更是不得了。欧阳修在给梅尧臣的书信中坦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书信一经流出,苏轼更是声名鹊起,很大程度上奠定他后来文坛盟主的地位。作为一代文宗,德高年劭,最是爱惜羽毛之际,欧阳修却毫无嫉贤妒能之心,以宽广的胸怀,给后来人留出一片天地。值得一提的是,嘉佑二年,欧阳修作为礼部贡举事主持科考,所取之士可以说网罗北宋中后期政界、思想界、文学界的诸多杰出人物,如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占了三席;还有程颐、张载等理学名士,吕惠卿、曾布、王韶、吕大钧等更是北宋后期新党旧党之争的重量级人物。

我还想说说的就是欧文带给我的愉悦。《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散文的成熟标志。以“环滁皆山也”开篇,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字,一唱三叹,琅琅上口,仿佛看见那位饮少辄醉的太守,手持酒杯,趁着醉意,摇头轻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悠然自得的形象跃然纸上。《秋声赋》最早我是在《古文观止》中读到,当时就为作者的文思所折服。秋夜寂静,风声骤至,引起秉烛夜读的欧阳子先疑后惧再愁最终慨叹,人“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以草木而争荣”。以前,只是作为一篇好文来吟诵,文章与欧阳修很大程度上是割裂的,一旦放进传记中,瞬间将人与文融合,知道欧阳修饱受病痛折磨,又历经宦海沉浮,其内心对秋声的敏感,才造就了这篇奇文。文章终究要依附于人,才能饱满。

有句成语叫敝帚自珍。自己才疏学浅,难以高度概括欧阳修的一生,我有所感悟的,尽管粗鄙,但终究是自己所得,所以还是以文字记录下来。

                            (2017.3.21写于卧室)

不追时好,不逐势利,不急名誉——读《欧阳修传》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追时好,不逐势利,不急名誉——读《欧阳修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