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丁香园 X 生物学霸
自第一例新冠病毒确诊以来,已经过去 3 个月的时间,随着疫情在全球呈爆发之势,越来越多人将希望寄于疫苗研发。
事实上,在中国政府于 1 月 10 号向全球公布新冠病毒 RNA 序列之后,各类疫苗研发和临床实验便频频上马,诸多研发机构「捷报频传」。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看来,到目前为止甚至是在即将到来的几个月内,新冠疫苗都很难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起到作用。
轰轰烈烈的新冠疫苗「研发成功」热潮,在当下的疫情防控任务中,会成为「画饼充饥」的尴尬吗?
新冠疫情全球病例概览
丁香园 丁香医生疫情地图
新冠疫苗研发「捷报」频传
2 月 17 号,世界卫生组织在声明中表示,现在距离一款新冠疫苗成功问世大概还需要 18 个月甚至更久。但显然,世卫组织的判断并未影响疫苗研发的热情。
2 月 24 日,美国制药公司 Moderna 宣布,已经用 1 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针对新冠肺炎的人体 mRNA 疫苗,并已将第一批疫苗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开启安全性临床试验,计划在四月底之前,对 20~25 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测试。
次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目前正寻求合作方,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
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 S 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据悉,疫苗研发团队「黄金海教授本人已经 4 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
2 月 26 日,俄罗斯副总理称俄罗斯已经研制出 5 种新冠病毒原型疫苗;
2 月 27 日,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CEPI)宣布,除 Moderna 外,将资助另两家机构 Inovio 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发新冠疫苗;
2 月 28 日,以色列的一家研发机构声称他们将在 3 周之内完成疫苗的主要研发工作,疫苗预计最快在 90 天以后能够问世;
3 月 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制药公司高管和公共卫生官员的会议上,要求在「几个月」时间内开发出新冠疫苗;
此外,据悉全球大约有超过 20 多个 SARS-Cov-2 病毒疫苗研发项目正在进行;更有国内外各知名医药公司立下「研制疫苗」的军令状:希望在 8~12 个月,甚至 6~8 个月内研制成功。
如此多的「好消息」接连曝出,确实让被疫情阴影笼罩许久的人们心头一喜。
然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件事物的发展不仅要依靠人为的努力,更需要尊重客观的规律。
既往的科学研究与疫苗研发经验始终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
疫苗研发是个漫长严谨的过程,一款新疫苗的问世与应用,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疫苗研发流程:时间长,难度大
一般来说,
疫苗
成功研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前期制备、后期试验验证(动物实验和三期临床试验)、注册、上市、生产,最终投入使用。
首先是获得免疫源,也就是分离出新冠病毒的毒株,才能进入疫苗制备阶段。此前国内已有多家机构成功分离毒株用以药物研制和疫苗制备。
然而,研制出疫苗还只是第一步。对于宿主为人类细胞的新冠病毒,研究人员无法直接进行研究,接下来需要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试验,用此模型对研制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测试。
通过动物模型测试后的疫苗才可能申报进行初步人体试验。开展人体试验需要找到足够数量、自愿受试的志愿者,试验设计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在保证受试者基线情况一致后,才能开始临床观察。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疫苗在人体内能否产生抗体,在人体注射新冠病毒后,疫苗是否能对病毒产生作用。
此外,临床试验并非一帆风顺,受试者可能出现免疫过激反应,也可能存在临床试验时间过长,期间病毒产生变异导致试验白费。
在累计三期临床试验完成,充分证实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后,这种新疫苗才能申请审批注册,最后投入生产。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事实上非常繁杂和漫长。
以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为例,
2014 年,西非爆发严重埃博拉疫情,两年后,全球首款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由加拿大的研究人员研发成功。直到 2019 年 11 月,该疫苗才获得欧盟委员会有条件批准上市,此时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五年。
再看看同样属于冠状病毒家族、与新冠病毒毒株相似性较高的SARS(2003 年爆发)和 MERS(2012 年爆发),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相应疫苗研发问世。
一般来说,一款疫苗的研发需要 2~5 年,甚至更久。
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全球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通力合作,这一过程可能会缩短,所以世卫组织在前面的声明中给出了「18 个月及以上」的估计时间。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仅 3 月余,即使有疫苗研发成功,也还只是在实验室阶段,最终问世并真正应用于疫情防控,仍需要等到数月乃至数年以后。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教授告诉丁香园,「从理论上来讲,新冠病毒疫苗应该至少还要等几个月的时间。有些硏究单位大概从 4 月开始进行动物实验,之后还要进行人体试验,最快可能要等到 9 月份。」
mRNA 疫苗:实际效果仍不明确
目前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疫苗研发,主要是集中在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 疫苗和灭活疫苗这几类。
其中,
mRNA 疫苗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疫苗生产方案。
与传统疫苗生产需要灭活病毒或重组抗原蛋白不同,由于 RNA 在生物体内可以负责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只要知道病毒 RNA 序列,就可以直接对 RNA 进行修饰和编辑,跳过合成重组蛋白或病毒的步骤,直接将 RNA 注射到体内,让体细胞自身产生蛋白抗原。
Moderna 瞄准的是冠状病毒上的 S 蛋白(spike proteins),该蛋白可以与细胞表面 ACE2 受体结合并感染细胞。Moderna 的研发策略是将 S 蛋白的 mRNA 指令包装成脂质纳米颗粒,通过将纳米颗粒注射到人的肌肉中,让人体细胞产生病毒蛋白。
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体产生抵抗力。进入人体的 mRNA 能够进一步指导抗原蛋白的翻译,指导完成后在体内降解。
但
理论毕竟是理论,
mRNA 疫苗技术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出现,之所以一直未取代传统疫苗工艺,是因为它非常受制于技术、mRNA 本身性质等诸多因素。
普通疫苗(灭活病毒或抗原蛋白等)一般比较稳定,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到达体内,但 mRNA 本身非常不稳定,容易降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手段就是 Moderna 这种利用脂质体包埋等技术将 mRNA 制成纳米颗粒,通过肌肉注射等技术
进入人体的方式。
但
这些纳米颗粒以及其中的 mRNA 进入人体后到底会不会按照人们
预想的那样行使功能,还不得而知。
因此,虽然在疫苗的研究和设计阶段 mRNA 疫苗能够缩短不少时间,但实际效果依然不得而知。
Moderna 曾于 2019 年 8 月成功开发寨卡病毒疫苗,产品代号为 mRNA-1893,但至今仍未上市。
此外,
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款 mRNA 疫苗上市。
Moderna 公司生产管线显示其 RNA 疫苗所处研发阶段(Moderna 公司官网)
据悉,公司将在 3~4 月份开始小规模人体试验,如果结果良好,将会在之后的 6~8 月时间内开展大规模人体试验。
即使一切顺利,该疫苗最终问世也要等到 12~
18 个月以后。
MERS 疫苗经验未被验证,传统方法难以突破瓶颈
除了 mRNA 疫苗思路外,CEPI 资助的 Inovio 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所开发出的疫苗则是在 MERS 的研究基础上,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
Inovio 所研发的 MRES 疫苗名称为 INO4700,本次针对新冠病毒设计的疫苗则是 INO4800,二者都属于 DNA 疫苗。该公司根据 MERS 的研究经验建立了一个快速研发平台,所以才在此次疫苗研发中进展快速。
昆士兰大学的「分子钳」疫苗,本质是一种可用于维持蛋白质结构的多肽,其与病毒蛋白结合所形成的嵌合多肽可以被提纯并用于疫苗的快速制备。这项技术此前也被应用于对流感、埃博拉、MERS 等病毒的疫苗研发上。
图源: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然而,目前并未见到应用该项技术上市的传染病疫苗,分子钳技术是否可行仍有待验证。
此外,至今都没有 MERS 疫苗研发问世
,这两款基于 MERS 疫苗研发经验所开发的新冠疫苗能否有效,还需要持谨慎态度。
至于前文那家号称「将在 90 天内完成疫苗研发并问世」的以色列研发机构,该机构在
过去四年中,曾开发一种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的疫苗,目前仅在动物试验中证实
有效。
虽然该机构负责人称机构内有多达 53 个实验室、80 多位博士以及超过 260 名研究人员。
但即使再多十倍、一百倍的研究人员,依然难以改变缩短临床实验所必需时间的事实。
此前国内媒体报道天津大学生命科学院研发成功新冠病毒口服疫苗,资料显示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传统疫苗研制手段,
通过
利用酿酒酵母表达体系
,
靶蛋白正是 Moderna mRNA 疫苗设计时选用的 S 蛋白(spike proteins)
。俄罗斯一些声称已经研发出的新冠疫苗,理论上也是用传统疫苗生产工艺完成,就不再赘述。
通过技术创新都不能突破的瓶颈,传统方法想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尊重科学事实,把握防控重点
3 月 3 日晚,一张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的图片出现在社交网络上。该图片被认为是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配文还称:「第一支新冠疫苗今天注射到陈薇院士左臂。专家组 7 名党员也一同注射。」
但很快,图片真实性被证伪。微博认证为「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的「凯雷」在 3 月 4 日凌晨发布微博称:「流传的这张照片是陈薇出征武汉前,和我03(年)打的是一样的针,旨在增强免疫力出征战场……这些流传的图片上的文字是不对的。」
今年 1 月底,陈薇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同样谈到了新冠疫苗的研发问题:「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的最快『1 个月』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美国 FDA 生物制剂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 Peter Marks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新冠病毒疫苗问世还早,至少在接下来几个月内都不可能出现,不过相信不久的未来治疗新型肺炎的特效药可能会出现。」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现在所有的宣称已经研制成功新冠疫苗都是忽悠……
没有哪个疫苗能够在两三个月内用到新冠病毒的预防。」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宁毅教授则指出,
目前的防控重点仍然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疫苗研发非常重要,但是疫苗研发控制本次疫情是画饼充饥,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大家把过多的精力都转到疫苗上,不是好事,对疫苗的过多关注反而忽视了当下疫情防控中的很多事情,包括疫区环境下公众和救助人员的心理救助和人文关怀等。」
作为普通人或管理者,切不可将希望全盘寄托于疫苗研发成功,坚决做好防控工作,有组织有条理地规划好治疗和预防等各项事宜才是当下重点。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无论何时应当尊重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国内有报道称,某研发人员甚至直接自己服用所研发的疫苗以显示其安全性和效力。虽然此情感人,但此举不具备任何科学性和严谨性,也是极为危险的。
对于媒体来说,在报道疫苗相关新闻时,不能报喜不报忧,不能只报道其疫苗研发速度之快,也要报道其背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要尊重科学事实,保证新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疫情之下,我们需要「希望」,因为「希望」可能是最美好的,但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眼前残酷的事实。
科学正是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的最强有力武器,我们需要好好的维护科学,而不要将它作为制造舆论和噱头的工具。
(责任编辑:Ivan、gyouza)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来源: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heres-why-the-who-says-a-coronavirus-vaccine-is-18-months-away-131213
2.https://www.bbc.com/news/health-51665497
3.https://www.statnews.com/2020/02/26/coronavirus-vaccines-are-far-off-fda-official-says-but-drugs-to-treat-patients-could-come-sooner/
4.Zhang, L., et al. (2020). "α-Ketoamides as Broad-Spectrum Inhibitors of Coronavirus and Enterovirus Replication: Structure-Based Design, Synthesis, and Activity Assessment."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https://www.drugtargetreview.com/news/56607/coronavirus-update-recent-developments-in-vaccine-research/
6.https://www.drugtargetreview.com/news/55371/cepi-announces-three-programmes-to-develop-coronavirus-vaccine/
7.https://time.com/5790545/first-covid-19-vaccine/
8.https://nypost.com/2020/02/28/israeli-scientists-claim-to-be-weeks-away-from-coronavirus-vaccine/
9.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d.2017.24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 )。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生医领域头部大号。最新科研资讯+满满科研干货,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