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达拉斯 —— 写在前面的故事

Dallas in My Eyes

我们的故事

我是刘兆迪Jodi。这是我新建Dallas in My Eyes公众号的第一期推送。既然是第一期,当然要和大家聊聊我建立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和目的。

故事是这样的,Once upon a time……

◆◆◆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我2013年来美读书,2014年末毕业于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简称UTD)。期间在美国实习和工作两年多的时间。我体会过考托福GMAT的痛苦,趟过找工作这趟浑水,经历过因不适应造成的抑郁,当然也熬过H1B的独木桥。期间种种事情先省略不提,最重要的是,在这人生地不熟国度的滚打摸爬中,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这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非常值得的。我希望能给你探索人生方向这一旅程带去一丝温暖和光亮。这个公众号不仅仅代表我,还代表我身后那些帮助过我,同样也愿意给你们鼓励的所有人。

◆◆◆

我们深信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的美,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勇敢追寻自己的人生方向。每个人都拥有超乎自己想象的潜力和能力。在我看来,找对方向和做出明确的选择,有时,比做更多的努力都要重要。特别是才二十多岁的我们。(如果你超过了二十多岁,不要怕,这些内容适用于任何人!)更何况,我们每个选择都会影响到身边亲近的人,甚至我们的future generations.

◆◆◆

围绕以上中心点,你可以大概推测我们公众号会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        达拉斯当地有趣的组织,活动和创业公司。

·        这些有趣组织背后的人,和她/他们的故事。

·        创业者的故事,尤以女性为主。

·        艺术和人文。

·        设计,创意创新,右脑开发。

·        心灵,心理学和哲学。

每篇文章尽量以简单,有趣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我们不求都是干货满满,至少能高效有用。我们的想法可能还不全面,我们也还在搜集和酝酿不同的题材,如果聪明的你们,有任何意见,欢迎和我们联系。

◆◆◆

我记得四年前临走出发美国前,和80岁的四爷爷谈心。他说,人生地不熟,请一定要保护照顾好自己,不要吃亏了。我记得我说,这个肯定会的,不过,有一点我一直没有忘记,“我不会放弃或牺牲我作为第一代留学生应该争取的机会和幸福”。到了今天再往回看,我觉得我起码是踏出了第一步。

◆◆◆

来美国快四年了,我参加了大小不同的组织活动,认识有趣的人和事物。慢慢地,我发现,事物的本质其实是一致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诠释,而这恰恰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在你慢慢看到不同点连接之后,你会看到不同的图景,你会以全新视觉看待不同的问题。我一直深信,来美国学习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最大化的享受文化碰撞和的文化的多样性。这种碰撞,极有可能产生你下一个idea,下一个创新。

引用我们乔大大(Steven Jobs)的话,“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用我们自己的话概括就是,”Explore more, try first, fail fast and bounce back and continue to try the next one!” 这可能是办这个公众号最大的一个心愿之一——尽我们的努力,分享更多的点,鼓励大家连成线,再成一个全新的专属于你的Big Picture。


我眼中的达拉斯 —— 写在前面的故事_第1张图片

Hans Hofmann,Laburnum, 1954

◆◆◆

我是一直有纽约梦的人。因缘巧合来到了达拉斯,便和这个城市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谊。既来之,则享之,后来也慢慢发现了很多达拉斯不为人知的美。相比各种机会已经高度开发的纽约和三藩市,达拉斯有他的独特性和强大的潜力。我很高兴以他作为公众号分享的起点。

◆◆◆

至于为什么要以微信公众号作为起点,背后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两年前我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博主,我深深体会到分享,和鼓励更多人分享带来的快乐。以至于后来投身职场,也久久不能忘怀这份快乐。最后,我决定以分享和连接作为我的人生方向。所以,就有了今天想开公众号的一切。

◆◆◆

前些天我在构思公众号的名称,思来索取,干脆就先以Dallas In My Eyes为题(我眼中的达拉斯)。这可以是我眼中的达拉斯,你眼中的纽约,你眼中的三藩市,你们眼中的中国,我们眼中的美国。

尽管名称不百分百切合题意,但我们也不求一步到位,次次完美。其实这也恰恰符合我们宗旨—There is no failure. Treat everything as an experiment.

◆◆◆

So, here we are. Treat everything as an experiment!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我眼中的达拉斯 —— 写在前面的故事_第2张图片


公众号:DallasInMyEyes

ID: dallasinmyeyes

Instagram: dallasinmy

生活总有太多的美好等待我们发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达拉斯 —— 写在前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