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今天,有幸受邀参加了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迎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国企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包括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相关国企研究的11知名学者进行了学术演讲和交流,其中既有杨瑞龙、袁志刚等老一辈专家,也有陆铭、钟宁桦等青年专家。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开始自己文集——国企改革那些事。

    先交代下背景。前些日子,交大培训同学侍文总在开了一个文集——民企改革那些事,主要结合她们企业实践和日常的交流学习,重点梳理相关实践、体会、理论、案例,以达到即帮助企业转型又提升自己综合素养之目的。正好这两年我也一直在工作实践之余加强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方面的学习和交流,也正是在参加交大徐汇校区培训的时候结识侍文总,并深受她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她边学习、边在自己企业实践、边分享和输出自己的想法体会,这两年的进步堪称神速,离她自己的目标——自成体系,做好一个企业、拷贝一批企业,越来越近。侍文是交大智造邦、同济曼大的杰出学员代表。

      我想先拷贝她的观点和方法。结合自己现在的国企工作,开一个文集,用来记录自己工作、学习、实践的点滴想法,有助于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促进自己的学习、思考、理论、分享更加系统化。文集的名字也简单,干脆叫做“国企改革那些事”。因此,特意参加了该次研讨会。

  现在回到今天学习的主题。整体感觉很不错,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平和、清静、激情的状态真好!在路过操场时又热血沸腾,不仅身体蠢蠢欲动,大腿发热、脚发痒,大脑中又回忆复盘了当年校园绿茵场上的勇猛、拼搏、荣耀、挫折!只是可惜现在真的不适合再踢球了。学者们的理论水平及学术素养、对现实的分析批判、渴盼经济通过市场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运行的热情都令人敬佩和感动。同时,很明显他们对国企改革的信心不足,甚至存在悲观情绪,也存在侧重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结合数据给出判断,但由于其调研只是走访,缺乏深入持久国企工作经历而导致的片面化、隔靴挠痒现象,在公平与效率,假设与现实,目标与过程等方面的系统化确实不足。这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研究与实际经济融合不够,虚实不能有效结合的原因,即绝大部分学者并没有足够时间、真实、深入的国有企业工作经历,导致好多观点只能是推测甚至臆想,而大量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经营者受限于经历、平衡、实际利益等因素,理论学习和总结又难免太过现实,调研报告基本就是工作方案,理论深度和体系不足。

      首先,简单回顾下几位专家的观点:

      一是,认为国企改革提出将近40年,实际推动近20年来,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几位学者直呼“悲哀”,举个例子,一个教授讲他和其他人20年前发的文章现在拿出来仍然管用,对解决国企现在的问题仍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强调这不是他自己多有先见之明,而是受制于各种制约,20年来国企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

    二是,国企市场化改革,在国有制框架内难以解决政企分开、所有权可交易两大难题。

    三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即行业垄断且提供公共产品的一般采用国有经营模式,提供产品具有排他性但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企业采用国有控股模式,提供具有竞争性与消费是非排他性的私人产品原则上应完全走向市场、股权开放或国有资本完全退出。

四是,重塑改革动力机制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有“雷声大、雨点小”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改革动力缺失。国企领导人及主管领导担心混改被人戴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全国政协委员/原石化傅成玉在中政协的发言发人深省,值得引起关注。他说国企改革目前是“政府在忙、企业在盼,少数人在干,多数人在看,少数企业在试,多数企业在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改革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性导致改革动力缺失。傅成玉还说“”干得好的没认可,干得不好有考核;有了争议没保护,出来问题要追责;干得多毛病多,不干事的最快活“。为此,一方面要鼓励国企领导人的改革勇气与胆识,另一方面要完善”混改“的制度安排,对改革者要有恰当的保护机制。

      五是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的国企,对高管实行差异化薪酬激励方案。

  六是去杠杆的主战场在于国有部门,尤其是低效的/严重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企业,现实却是国有企业依然在持续加杠杆、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正在去杠杆的反而是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的私营企业。

    待进一步学习消化后,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