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止境

先生去外地学习数天,出门前,我不停地追问:"要不要带件厚内衣去,那儿比衡阳冷,要不要⋯⋯"

他回过头,郑重其事地说:"这些我都可以安排好。honey ,你尝试着把这份关注放到你自己身上好吗?"我错愕地望着他,他望着我的眼睛,继续一字一顿地说:"还有,对儿子,你也特别喜欢越俎代庖,你有没有发现,儿子有时并不乐意。"这样如电视剧台词般的语言从不善言辞的先生口中流水般说出来,我一时呆若木鸡。

换作以往,我应该会得理不饶人地嚷嚷起来:"什么意思嘛?关心你有错吗?"不过,他运气比较好,这段时间我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沉静下来,是我的必修课。

我发现,在中国式婚姻中,在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女人很容易陷入"救世主"的角色,孩子是非管不可的,照顾好老公是责无旁贷的,事无巨细,事事亲力亲为。她们习惯性产生一种负面心理预期:如果我没参与进去,事情就会如何如何?我承认,她们是有着无比的爱心和奉献心的,但一旦没把握好度,费力不讨好的情形是时有发生的。

所谓的"度"又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还不如允许一下让这种不可控的预期发生一次。天并不会塌下来,生活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

我的朋友乔书在这方面从容许多。今年上半年,乔书只身去甘孜修禅半月之久。乔书的孩子仅五岁,以往一直是她自己带孩子,而她从事广告策划的先生工作忙碌,甚少有时间管孩子。乔书每天自得其乐地发图文并茂的微信。但朋友圈留言最多的是:你出去这么久,孩子怎么办?

乔书有一天忍无可忍地做了统一回复:孩子让他爸管,我很放心。

半月后乔书返家,除了家里乱得一塌糊涂,其余均如常,孩子见到乔书的第一句话是欢天喜地告诉她:"原来爸爸帮我冲凉时,我可以不戴头箍的。"在孩子眼中,朝夕相处的妈妈离开她半个月,并不是一件太严重的事情,只不过爸爸和妈妈帮她冲凉洗澡时方法不同而已。

无独有偶,就在我先生给了我一番意想不到的言论之后,我母亲也给了我上了一课。

多年来,我对我父母每天一个或几个电话嘘寒问暖。多年来,我习惯了我对他们的关怀备至,我也认为他们习惯了我的体贴入微。有一次,我回东阳渡,帮父母买了一点东西,开始不厌其烦地解说如何如何服用。母亲突然打断我:"其实,很多话说一遍就可以了。"那一刻,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我望着母亲,仿佛望着一个哲学家。在世界上任意一种关系中,友情不可跨界,爱情要有距离,对孩子的爱也要节制,我以为唯一可以逾越界限的是对父母的关爱。换句话说,就是你怎样表达爱都不过分。但母亲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明白:爱,是有止境的。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相伴取暖;但每个人都有个安全空间,不管他人是带着恶意,还是以爱的名义长驱直入,你的防御系统会自动打开。

我一位闺蜜失婚了。周围的同事今天会有人提醒她:"你今天戴的围巾有点旧。"明天会有人建议她:"你这身衣服颜色不够亮。"……平心而论,她们都是善意的,她们都希望她尽快走出来,以抖擞的精神气去迎接下一站幸福!

可我的闺蜜告诉我:"我知道,她们是为我好,但我的心里是不快的。"很明显,她的心理安全空间被侵犯了。对普通朋友而言,最大的善意可能不是提醒,甚至不是帮助,也许就是一段静默无言的相处,更高级的善意是仍然把她当作一个普通朋友,无需提醒她的过去,更无需指引她的未来。

在外地出差与同事们小聚,一位姑娘那叫一个热情周到。一餐饭,她上上下下起身不下二十次,端茶倒水夹菜递纸巾,嘴也没停过:"这个好吃,要不要尝一点。""那个菜不错,要烫着吃。"……我观察了一下,她这餐饭自己真没好好吃上几口,她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太周到。我那天,说了一句:"你这一辈子,活了别人两辈子。因为你说的话是别人的两倍,你做的事是别人的两倍。"众人皆笑,我的潜台词是:让我安静地吃一餐饭好吗?

过犹不及,我承认你是有爱的,但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

凡物生长,各有止境。爱,也是有止境的,不要相信爱无止境的鬼话。

所以,我接受先生的批评,我要把对我先生无比的爱收回一点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