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你必须get到这些梗

创业公司,听起来很酷,做起来很苦逼的一个地方,但它却是最值得年轻人加入的地方。

刚毕业,没经验,想去BAT,想去某浪某东某巴某……,当然不是不可能,但大都刚刚毕业的学生,在一个经验大亨、技术大牛比比皆是的地方,你的位置是什么呢,相信自己可以有分寸的。

但如果你选择了创业公司,可能将是180度的逆转,因为他们只看能力,不看经验,完全归零的工作方式,不管你是小白还是曾经创业失败的能人,来到这里,只管发挥你的能力才是真理。你可以尝试、可以做错,只要肯做,肯努力,这里就是你的舞台。

记得吉颖新在《一个你必须知道的帝都创业圈子》中写道:这个圈子的进入门槛极高,拒签率甚至高于美国大使馆。

可见创业公司虽说申请简单,但想通过考核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小编本科毕业后,加入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创业公司,期间给小编的感受就是,首先你要了解公司的大致的发展方向,产品以及运营思路。其次是保持创新精神。最后就是变化快,执行快。

当然小编查阅了一些大牛们的经验与建议,总结了了创业公司的那些梗,供大家参考:

1时刻保持好奇心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当你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你肯定有很多业务不熟悉的地方,如果你只按照老板的要求去执行,当事情执行完时,你可能只知道这件事的执行方法,但不一定能举一反三,也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老板让你这样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当你纯执行的事项越来越多,你不去提问,你对公司的战略、对产品的目的、对运营的目标将越来越模糊。在公司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你就会跑得越来越慢、越来越吃力。最终要么自己选择离开,要么被公司辞退。

保持好奇心同时还要求一个人对外部环境保持好奇,因为市场在快速变化,公司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公司之外的变化,做到:多看、多读、多问、多聊、多思考。

保持好奇心不仅是为了公司,对自己来说,也是技能、知识提升的关键因素。

2先研究,再提问

前面说到,保持好奇心要求我们在执行事项时多问,然而,这并不是指你一遇到问题,就找人问。要知道,他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遇到问题时,理论上应该先自己研究,研究不出来,再提问。

专业的提问应该是,当你在做一件事时,你将事情拆解成多个可执行项,其中有一两个执行项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对概念不理解。这时衡量,如果通过搜索引擎和公司文档只需要数分钟就能找到答案,那么就自己解决,如果不能,则提出疑问。

另外,也不要急于质疑公司战略。有些人在刚加入一家公司后,会对产品提出各种意见,甚至怀疑公司的战略方向。

这是好事,因为老人可能很难跳出来站在外围看公司的战略和产品,新人提出的意见或许真的是有价值。

如果做了充分的调研和沟通,再提出质疑,质疑的价值会更高。

3拥抱变化

创业公司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市场,这意味着产品、运营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一周前定下的目标,可能在执行到一半时就取消或修改。

很多人都讨厌需求变来变去,总认为一件事确定了就要按照目标去做,做完才去验证。问题是:

你很难在定下目标时就完整了解市场需求

即便是最牛的产品经理,也不可能在产品开发前,把所有细节流程完整想透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创业公司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策略

拥抱变化、边做边验证的创业公司的成功率会比其它高。创业公司的员工也应如此,不应该抱怨需求变来变去,而是跟随市场和运营数据,主动拥抱变化,调整策略和心态。

4保持沟通

协作,是创业的根本。而协作,依赖的是沟通。

除非公司只有2个人,公司的最大成本在于沟通。当公司只有2个人时,1+1>2;当公司有20个人,1+1基本上只能等于1.9;当公司有200人,1+1=1.5

就已经很不错了。

沟通的根本目的,是要让1+1无限接近于2,甚至大于2。

在创业公司里,同事之间的工作对接比其它公司来得更频繁,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开始或结束一个事项时,以最高效率的方式与上下游的同事接合。

保持沟通意味着我们要找到方法随时知道同事在做什么、对方做的事与我现在做的如何对接、我做的事应该设置哪些关键点并当处于这些关键点时用最高效的方式知会其他人。

5大胆去做,敢于犯错

很多新人到了公司后都不敢大手大脚做事,一方面可能是业务还不熟悉,另一方面是怕犯错,因为犯错就要挨骂,甚至还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但是,当一个人进入一家公司,无论公司规模多大,都会首先进入试用期。进入试用期意味着:

公司已经预留了你犯错的空间。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担心犯错。

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无节制地犯错。犯错的前提时,你做到前面说的几点:多提问、理解公司战略、设置关键点并保持沟通。只有做到这些,当你犯错时,公司才能及时补救。

6执行力

容忍“犯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你具有高执行力。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只有当你拥有极高的执行力,才能给自己可能的犯错留下修正的时间。

做事慢,又经常犯错,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

实际上,任何时候,创业公司都需要每一个人拥有超高的执行力,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足够高的执行力,很难在这个九死一生的环境生存下来。

高执行力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让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有些事可能质量只需要60分,但效率需要100分;而有些事质量需要80份,效率需要60分。做事前,应该做好判断。

7做好打杂的准备

创业公司,尤其是早期创业公司,人手往往是不足的。

不像在大公司,执行层和管理层往往没有重叠、执行层的员工也往往是流水线上的一部分,只需要做好自身的流程,然后交给下一个流程的负责人。

创业公司里,你可能同时穿插在不同的项目里,你可能是项目A的项目经理,同时是项目B的事项B2、B3的执行者。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更常见的状况是,你要做一件事,本来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完成,但因为人手不够,你必须自己去完成这件事的所有事项。

这是早期创业公司的常态。坏的一方面是,你可能会觉得做某些事会有点吃力,好的是,你锻炼了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

8如果你不够忙,肯定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竞争激烈,无时无刻在工作,基本上创业公司的常态。

如果你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发现自己其实不忙,可能出现了这些问题:

没有主动去深入了解产品或业务,没有发现更多自己能做的事

还停留在大公司流水线操作思维,没有参与整个项目运作,只完成老板指派的任务

没有不断学习的习惯,闲余时间没有主动学习

你的能力还不足够被指派更多任务,这意味着你需要做好前3步

让自己忙起来有一个好处,你能在忙碌中,找到最适合、最有效率的节奏,如果能将节奏总结成方法论和脚本,意味着自己又提高了一大截。

9找到最有效率的节奏

打杂与多线程工作密不可分。

一个人在公司里,可能会穿插到不同项目的不同部分,每个人一天会被分裂成很多身份,以便于高效地完成每一件事。很常见的情况是,你每天不仅要去完成既定的工作,还有很多新事不断插入。

如果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去应付这些临时事项,工作的效率会变得极其低下。而这种状况,却在现实中存在于所有创业公司。

大脑应该拿来思考,而不是用来存储临时记忆。在创业公司里,时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在忙碌中学会:

9.1多线程工作

让自己瞬间切换到另一个项目中的能力。

9.2知识管理

建立自己的工作知识库,不断提高将来的工作效率。

9.3时间管理

知道时间浪费在什么地方,并用恰当的方式去弥补;知道应该花连续的时间做什么事,应该花片段时间做另外哪些事。

9.4 GTD

(Getting Things Done,翻译过来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使自己一一去执行。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用GTD思维,去执行每一件事。

10保持活力,自我调整压力

在创业公司里,每天打鸡血是常态。

大脑思路更清晰灵活

与同事沟通更顺畅融洽

做事效率更高,能挤出更多空余时间

还在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之间徘徊的你,看完后,有自己的想法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公司你必须get到这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