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明世——看东方普罗米修斯

河套平原。

有一些先民,在这里长久的生息。

他们通过采集和渔猎,获取一些野生的瓜果,河蚌蛤蜊,另有野禽和兽类,作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这样的一些东西,想必是很不好吃的。这里的“不好吃”,美味不美味的其实倒在其次,对于先民们而言,这种“不好吃”,更多的该是指难以下咽,不容易吃的意思。“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想必不是我们所能轻松体会的。

《韩非子•五蠹》用“腥臊恶臭”精当的概括了这些入口之物。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说:“水居者腥,肉獗者臊”,至于那“恶臭”之属,则大抵腐臭变质之类。长期生食这样一些食物,先民们疾病频繁发生甚至大量死亡,也就都显得顺理成章了。

除此之外,先民们还要忍受着漫漫长夜的寒冷,躲避着猛兽的侵扰。生活于他们而言,是一场同大自然的卓绝斗争。

在这样的生活中,先民们展现出非凡的勤劳,勇敢与智慧。

传说,就是在这些先民之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他细心注意着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譬如天气热而干燥时,森林有时会燃起大火;偶尔有雷电劈打到树木上,也会造成燃烧的现象。他甚至进一步发现,那些被火烧死的动物,吃起来美味可口,且易于下咽。

其实,一直以来,火对于远古人民,都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他们对火充满畏惧,就如动物们一样。然而,他们又向往着那散发出来的光明与温暖。更何况,在先民们享受着这样的温暖的时候,野兽也会因为畏惧而不敢再袭击人类了。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天时的恩赐,一阵风,一场雨,温暖与光明便都转瞬即逝。

所以,那位伟大的先民就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创造出火。

直到有一天,当他看到一只啄木鸟“丁丁”的用喙敲打着木头,迸溅出颗颗火星时,他开始模糊的意识到:“木实藏火”。

他很快的找来坚硬而干燥的树枝,又找来相对粗壮的树干,用树枝反复快速的旋转钻摩。

一次不行,两次。

一根不行,两根。

他从附近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枝干,反复尝试着。

终于有一天,他成功了!

那个夜晚,族人们把抓来的动物在火上烤过,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享受着美味,享受着温暖,亦享受着光明。同时,他们也不必担心其他野兽的侵扰与袭击。

那位伟大的先民于是被族人们簇拥起来,并且被大家尊为全氏族的首领。人们感谢他“燧木取火”的伟大创举,称呼他为“燧人氏”。

实际上,“燧人取火”的传说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燧人氏”的形象,是探索人工取火的一代原始华夏居民的集中缩影。那时的先民除了钻木取火,还探索出了用特殊石块反复敲击的“燧石取火”的方法,广泛的流传于今天河南省附近的一些地区。

人工取火,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为原始人类的进一步进化,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燧人取火,燧明万世。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燧明世——看东方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