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快手 头条系 信息分发 业务边界
字数:2111,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这是短视频系列的最后一篇,我们来谈谈快手和头条系视频app的江湖。
互联网时代的三大巨头BAT,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下一个BAT你知道吗?
那就是TMD(不是你想的那个TMD哈),T-今日头条,M-美团,D-滴滴。
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就是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以及他的短视频矩阵。
一、张一鸣的短视频矩阵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快速发展的短视频APP抖音。春节抖音虽然已经日活到了6200万,但是与快手1.2亿的日活用户,7亿的注册用户相比,相差不小。
此外,由于抖音面对的用户主要是90后和00后,如果平台的定位不变的话,后续用户的增长空间有限。如此看来, 垂直型的平台,注定要输给综合型的平台?
恐怕答案没有这么简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今日头条和张一鸣的野心。
今日头条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信息分发的公司。个性化信息分发,听起来高大上,说简单点,就是你想看什么,软件就推什么信息给你。
以前在门户网站,不管是搜狐,还是新浪,都是按板块陈列出一堆信息给你,你自己去挑挑拣拣,选择有意思的看。
或者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搜索引擎干的事。
后来,有了微博,微信,我们通过公号和大V,在朋友圈分享和阅读。这是社交引擎做的事。
现在,你喜欢什么,想看什么,人工智能通过算法,直接给你推送。这是推荐引擎,也就是今日头条做的事。
所以,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而仅仅短短的4年,今日头条已经估值过百亿美金。而快手的最新估值,也达到了180亿美金。
事情还没完,既然是信息分发推荐,那就不仅仅文字、图案,还可以是声音、视频,传播形式可以是问答、直播、讲述。
于是,今日头条在短视频领域,就建立了自己的布局: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以及抖音,还有快拍。
西瓜视频,就是以前的头条视频,有点视频版的今日头条的味道。视频分为多个栏目,比如科技、财经、娱乐、时尚等等。
火山小视频,是对标快手的。面对的用户,也是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从内容上来看,也有很多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但是,和快手很大的区别在于,火山直接把直播,放在顶部,和视频并列。
抖音上篇文章有讲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快拍,这是一款类似Snapchat的软件,24小时短视频阅后即焚。这个软件号称在2017年展开了内测,但是我在华为手机市场和360应用商城,都没有找到。
二、头条系短视频软件的表现
截止2017年7月份,根据极光大数据的报告,抖音的安装量是2086万。联通沃APP指数显示,抖音春节期间日活用户已经到了6000万的级别。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12月,快手的月均日活用户数是9500万,西瓜视频为2400万,火山小视频为2280万,抖音为1740万。头条系三家加起来,也比不上快手。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短视频领域,无论从注册用户数、日活用户数来说,快手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头条系旗下的三款app,在12月月均DAU上,分别占据了2-4名。同时,这几个app用户数据仍然在增长。
2018年2月份,抖音的月均DAU超过了3200万。与去年12月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三、谁会在短视频江湖胜出?
快手还是头条系,到底谁会在未来的短视频领域胜出,现在下定论还有点早。即便目前抖音势头仍然很猛,并且在三四线的渗透率也在增加。但是,只要快手不出现重大的问题,7亿注册用户形成的网络效应,就是快手最大的资本。
而且,快手和头条系的争斗,并不仅仅在国内。目前,东南亚、俄罗斯和美洲,快手和头条系同样在竞争。
今日头条既有垂直领域抖音,也有综合平台式的火山小视频,更有PCG的西瓜视频。在综合平台领域,目前看来火山是跟随者,要想超过快手难度很大。而快速蹿红的抖音,在注册用户上,因为年龄、阶层和文化的差别,我觉得不会超过快手。但是凭借高的活跃度,在DAU(日活跃用户上),是有可能和快手打平,甚至超过快手的。
张一鸣和王兴一样,是福建龙岩人。在企业的扩张方面,两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基于信息分发的逻辑,张一鸣介入了多个领域,包括短视频、问答(悟空问答)、垂直媒体(懂车帝)、电商(放心购)等。
在财经记者采访时,对于业务边界的问题,张一鸣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是不断探索边界,看一个公司究竟能做多好,技术能创造多大价值,影响多少用户,业务能做多大延伸,组织能有多高的效率。我确实不设边界,你给你自己的学习定什么目标?肯定是生有涯学无涯。做企业也一样。
如果我们从短视频的领域抽身出来,回到信息分发的这个逻辑。就会发现,这只是张一鸣商业帝国中重要的一环。从这个层面来说,在短视频领域,头条系能当老大更好,如果能做到行业的前三名,实际上不会动摇整体战略的。
美团介入打车行业,是同样的道理,它并不是要去打败滴滴,而是基于自己的业务整合去扩张。在这一点上, 王兴和张一鸣很像,那就是关注自己的业务,而不是竞争对手。
四、总结:
快手Vs头条系,目前孰胜孰败仍未可知。但是,相对于快手的单一业务来说,短视频,只是张一鸣“信息分发”推荐引擎中的一环而已。当我们跳出来,从更高处来看这场战争,就会发现,这可能并不是一场需要“你死我活”的战役,而是可以通过竞合长期存在的。
当记者问到,从技术工程师,到公司CEO,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用张一鸣的回答,来结束这篇文章:技术是解决相对确定的问题,CEO的很多决策是在高度不确定性下做的,更拥抱不确定性、更注重长期、更注重全局,我觉得这是转向CEO后最主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