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故事--童年记忆

我出生在1950年代尾巴,当时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时刻,但是人们基本生活还是没有完全转变,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想吃饱那是不太可能的,能吃上一口能充饥的东西,在那个时候,都是莫大的幸福。而我恰巧出生在了这样一个荒凉的年代,从小便没什么奶水喝,饿得是面黄肌瘦,连哭声都十分微弱。父母时常担忧能否将我养大。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比我大点的姐姐,她亦是瘦瘦小小的,营养不足。在当年,大家吃的都是食堂的饭,你出去工作了,就能换到一点口粮,这点粮食也算十分可贵了。姐姐年纪虽小,却也天天饿着肚子出去做活,以求能换一点米饭红薯或者野菜馍馍,而后,她悄悄剩下一些,用布裹了偷偷带回家,煮成米汤或糊糊,代替奶水,一勺一勺喂我下去,才能让瘦弱的我在那个时候得到一点存活的希望。
除却姐姐,母亲当时同样为了我而操碎了心。虽然我能吃上一点姐姐带回的食物,却依然饿的直哭,揪疼了母亲的心。为了能再给孩子们一点吃的,母亲想遍了办法。那个时候母亲常常天天半夜跑出去,跑到山沟沟里,摘地上的野菜,或者任何可以入口的,那个时候,即便是一片烂掉的红薯叶子,也是母亲必须要捡的宝贝了。摘了野菜后,母亲将它们煮了混进米汤里,一口口喂给嗷嗷待哺的我,才不至于让我早夭。除了野菜,母亲还另想了个法子,她每天省下一两粒米饭,当做捕鼠的诱饵,等到有老鼠上钩后,忙抓来煮了,剥皮去内脏,给孩子们吃。可能在现在的人看来,这种行为不可思议更是不卫生,但在那个时候,一只老鼠,却是我们家的珍馐了。现在每每想起母亲,心理总是无尽的爱与感激。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啊!
在我4岁前,几乎没怎么体会过吃饱的滋味,路上但凡可以入口的,树叶树皮蚯蚓,差不多都没有了。尤是如此,每天情况仍是不容乐观。儿时粮食匮乏的经历是当代许多人从未体会的,而正是这样的经历,才带给了我对于农村,农物不一样的认识,才对我现在的梦想,造成了诸多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场故事--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