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达成目标就够了吗?20181030

【研修日记】达成目标就够了吗?20181030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几天,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男孩被爸爸送到**市****医院接受“网瘾”戒断治疗的视频,***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引起一番热议。多年前在网上看过他的电击疗法,当时觉得这个世界太过疯狂,这样的人居然还受到那么多家长的追捧,随着他渐渐在媒体上淡出,我也就把这事搁在了一边。

2017年的某一天,女儿发来一篇长文,是一个女孩写的她在**书院的经历,这个书院也是一个“戒网瘾中心”,被称为***第二。***是靠“电”,而这里的主要手段就是“打”,不仅是有“网瘾”的孩子被送到书院,撒谎、早恋、不上学的孩子,也被统统收下。女儿恨不得手撕了那个书院,我则是又一次被另类的世界狠狠地冲击了一下,心情难以平复。

网瘾全称网络成瘾综合症。其实无论是电也好,打也好,都是使用厌恶疗法——通过惩罚性刺激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是心理治疗中的行为治疗方法。当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给予一定的刺激,使患者产生痛苦的厌恶反应,如给予电刺激、药物催吐等,在不良行为与厌恶反应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最终使患者放弃原有的行为。电刺激厌恶疗法,就是把被治疗者的不良行为与电刺激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旦这一不良行为出现就予以电刺激,使被治疗者产生厌恶体验。它源于著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就是中学时候学过的一摇铃狗狗就流口水的那个实验。

简言之就是,你若上网,就会挨电/打,通过这种痛苦体验来消除上网的行为。同样,通过条件反射原理,他们还让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行为—— “感激”*叔和父母、“痛恨”和他们有类似行为、比他们晚送进来的孩子等等。所以说***声称是行为疗法也确实不是撒谎,这也为他的网瘾戒断疗法找到了理论基础,也确实达成了目标。

【研修日记】达成目标就够了吗?20181030_第2张图片
被玩坏了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我试图理解那些家长们,因为经历了女儿的青春期,父母与孩子冲突的画面很真实地出现在了大脑中。我能理解做父母的权威受到孩子挑战时那种征服欲,也能理解孩子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肯与父母交流时家长们的焦虑,还有无力改变现状时的绝望。这时候的爸爸妈妈们总以为孩子病了,而且是急症、重症,所以就病急乱投医起来,不顾在“治疗”过程中孩子会不会受到其他的伤害。其实他们不知道,真正病的人正是自己。

想起前几年遇到女儿小学同学的妈妈,聊起孩子们的近况,她说起曾经把儿子送到治疗中心,原因也是孩子整天上网玩游戏,和爸爸大打出手。我一下想起了***的事,就问是一个什么样的治疗中心,她说就是每天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军训什么的,没有身体上的伤害。她说,去接孩子的时候,孩子和爸爸抱头痛哭,回家以后,孩子变乖了很多。但是,后来她偶然在孩子的本子上看到“我恨***(治疗中心的名字)!”字样,手写的、加粗的、印迹非常深。她问我:“你说孩子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她说话的时候,声音是颤抖的,眼里的泪大颗大颗地掉落下来,我看到她那精致的妆容一点一点地,变了模样。

我回答不了她的问题。心理学是一门后言科学,而非预言科学,只有当出现心理问题B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追溯过往,按图索骥找到那个A,而不能看到A出现,就断言一定会发生B。

但我看到了一个内心痛苦的、爱孩子的妈妈,否则,她不会关注到本子上的字,不会读出寥寥数语中的愤恨,也不会问我那样的问题。

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一书中写道:

在干预青少年上网引发的相关问题时,应该知道或遵循以下原则:
1. 取消“网络成瘾综合症”这一诊断。改称青少年上网相关问题。
2. 不把孩子上网过多看成是一种疾病,而将其视为成长和关系的问题。
3. 不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电脑、游戏和网络。
4. 干预的重点不放在孩子个人身上,而放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5. 干预不以孩子不再上网,甚至不以孩子少上网为目标,而以改善孩子现实人际接触为目标。
6. 干预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避免最坏结果,而不是追求最好目标。
7. 不要要求孩子很快改变。
8. 综合治疗:个别治疗、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干预;多学派整合干预。
虽然使用了治疗一词,但仍须强调过度上网不是孩子的疾病,而是关系的问题或者“疾病”。

今天读研修材料,看到老师又把这段文字摘了下来,说明老师在实践中也是非常认可这些观点的。

***和**书院的行为疗法虽然有效,而且是快速见效,但违背“病人”意愿并有可能会造成新的心理创伤,治疗过程中只看到了人的“病”,而看不到病的“人”,完全谈不上人文关怀,因而饱受争议。写到此,我明白老师为什么把“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放在咨询师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之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修日记】达成目标就够了吗?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