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情怀

很早就想写写这个话题,却一直没动笔,一是思路没有理得太清晰,二是心存顾忌。自己就职的公共图书馆属于文化服务窗口部门,直接面对公众,面对各色人等,太容易招致不满,在这个动不动就舆论暴动的年代,内心不那么强大,还真不一定能坚持得住。

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情怀_第1张图片

最近,我们的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故障频率有点高,读者借书、还书有时会出现卡书、数据错误等现象,抱怨发脾气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说实话,自助图书馆这类完全依靠光电、电磁感应,机械手传递,网络通讯数据传输的设备,又在室外的环境中工作,出故障完全是正常现象。记得设备刚装上开始使用时,一位在汽车生产企业工作的朋友就曾说,这设备挺先进,但维护工作量肯定很大。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为了方便读者就近借书,图书馆将设备部署到了人流量集中的社区、学校、企业附近,都在马路边,设备工作环境自然不比室内生产线的自动化系统,灰尘、温差都会影响光电、皮带的正常工作,这几天,气温从20度直接降到零下,应该是故障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另外,设备的使用者是读者大众,没看清说明,将书倒置放入,放入过厚、过大的书的不在少数,更有将树枝、塑料袋塞进还书口的恶作剧。其实,设备是有监控系统的,要想查出这些人并不困难,但我们却从来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们坚持着人本情怀。我们相信这些“游戏”只是小孩子们新鲜、好奇的求知欲引起,我们不愿意因为这一点小事,让一个孩子在图书馆产生不愉快,留下心理阴影,从而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说大点,这会影响他一辈子的生活,这是我们绝不愿意看到的。

同样,图书馆经常会发生图书失窃,还有水泡书籍、撕毁书籍、乱写乱画等现象。其实,这些情况我们大多都能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查到当事人,但同样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并没有追究其责任。

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情怀_第2张图片

当然,我说这些,一不是想推卸责任,二不是鼓励大家去玩这些“游戏”,如果出现重大资产损失,那肯定还是会追究责任的。

说到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情怀,还有个故事不得不说。前些年,苏州图书馆收留流浪汉,允许他们进入图书馆看书,曾引起广泛讨论。这些年,从各个层面都要求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图书馆也在积极努力。专门设置盲文阅览区,购置盲文图书、轮椅、老花镜、放大镜等设备,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活动,有效服务和管理进入图书馆的“熊孩子”,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实践。只是可能宣传工作没有跟到位,有些内容知道的人不多,参与的人就更少。

图书馆是文化服务场所,我们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像书籍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人本关怀,一直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