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星

追 星_第1张图片
幸福地冒泡

我的追星史可谓源远流长,算起来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还是纸质媒体当家的时代,港台电视剧刚刚抢滩大陆荧屏,我也正处在内心萌动的青春期。一条翁美玲自杀的消息足足让我难受了半个月。从初中到高中,市面上能找到的林青霞、张艾嘉和吕秀菱主演的台产文艺片,我几乎看了个遍。

记得当时的学校门口,到处都卖类似于大头贴的明星贴纸,女生们的零用钱大都花在这些美不胜收的贴纸上了。除了粘得满本都是美人像,我还手抄了83版《射雕》和84版《神雕》的全部歌词,包括插曲。哎!如果当年对学习也如此痴迷,何至于迈不进大学的门槛呢?

九十年代,台湾金曲大肆泛滥,Beyond乐队一时无两,“谭校长”和“哥哥”的粉丝们在红馆门口对掐,周华健和张学友的专辑销量不分上下,极度容易受伤的王靖雯和当爱已成往事的林忆莲,谁,才是歌坛的大姐大?我茫然四顾,无从取舍。                                                                                                                    

流星,恒星,不败的神话?不老的传说?艺人的生命如烟花般绚烂多彩,而看客如我,在大饱眼福耳福之余,还尽情地享受着八卦和绯闻带来的新鲜谈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学会了从各种网站获取更加丰富和直接的娱乐资讯,通过论坛与更多的同道中人交换信息。至此,追星生涯渐入佳境,直到2004—2005的鼎盛时期。

2004年6月,我开始收看CCTV3的一档节目《挑战主持人》,其中一个来自河北大学的选手尉迟琳嘉表现非常抢眼,我去网站查看他的详细资料时,发现他的QQ昵称很熟悉,叫做“盆盆儿”,双击自己的QQ一看,好友列表里果然也有一个“盆盆儿”,核对了一下,号码也一致。

原来我们是Q友啊!我立刻在央视论坛注册了会员,开始发帖支持他。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篇累牍,写了大量的帖子点评该节目并多次提到他,尉迟成了热搜话题人物。

后来由于CCTV3需要改版,我的帖子点击率和回帖率都比较高,意外获得论坛版主和导演组的青睐,跟其他九位网友一道被邀请参加改版座谈会并录制一期现场节目。

炙热的八月,我站在央视1000平米演播大厅的正中心,感受它昔日的繁华。因为是由屋顶花园改建的,大厅的音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声音总要延迟一两秒才能返传到耳中。金导说这就是春晚历来假唱的真正原因。

其它演播室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大屏幕电视墙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哪里需要哪里装”而已。我们那期是在八号演播厅里录的,棚里的冷气已经开到了18度,现场的大灯还是烤得我汗流浃背,真是难为马东每一期都西装革履。

节目播出以后,我一同事看到了,跑到办公室问我:“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你了,那是你吗?”我只好点了点头,表示默认。她还问了我许多别的问题,诸如李咏的脸是不是比电视里还长?王小丫不化妆时什么样?撒贝宁到底有多高……

想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河大那个复姓尉迟的小子,假如他不是我的Q友,我怎么会登陆央视论坛呢?但当时的我还不能预见,一年后我会跟他通话、见面、甚至一起吃饭。


2005年初,娱乐擂主选拔赛正式启动,第一期擂主就是不负众望的尉迟琳嘉。改版之后的节目很像几个月后红遍全国的超级女声。两个没有投票权的主评委,三个选手同场竞技,胜出的那个再与擂主PK,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谁去谁留。

尉迟果然当仁不让,一连九期扛下了擂主大旗。积累了很高人气的他在被王冠(东方卫视舞林大会主持人)打下去时,哭得像个孩子。很想发个帖子安慰一下他,但央视论坛有网管审查,次日才更新,效率之低令人忍无可忍,于是我找到了百度尉迟琳嘉贴吧。

一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拜山帖让我结识了全国各地无数的尉迷,也让我的追星史达到了颠峰时刻。我的帖子很快被吧主加精并置顶,接着被拉进一个名叫“我爱我嘉”的QQ群。我看到她们一点点把贴吧里的精华帖编辑成册,准备作为生日礼物呈送给尉迟,心里大受感动。

这本纪念册名为《幸福地冒泡》,由群里在出版社工作的美女“洛水无痕”设计封面并排版,哈尔滨“夜在舞”策划,东北大学老师“白狼河北”主编,重庆律师“一观”责编,山东吧主“芥末”与内蒙吧主“小哦了”共同发行,北京“青铜”出资印刷。我没出什么力,只作了一个序。

2005年7月7日晚八点,我们相约上网,在线为尉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那天晚上,我和他在“青铜”的精心安排下,语音通话。

事实上,我也为自己在32岁时还有如此高的热情去结识一个刚出道的“主持人”哑然失笑过,看完超女后我完全释然了,因为玉米、凉粉儿远比我们更疯狂,也更富有激情。

2005年10月,我爱我嘉在北京德胜门外“青铜”的家里办了一个盛大的homeparty,尉迟琳嘉也来了。那一天,我们在重庆火锅和薰衣草茶的混合味道里愉快地度过。一群天南海北只在网上交谈过的好友,亲热地围坐在一起聊到深夜……

在大家嬉笑玩闹的时候,尉迟躲进书房安静地打开笔记本为吧里的粉丝们留言,我在门外注视着他的背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聚会之后,我慢慢淡出了尉迟吧,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每个人终将面对的还是自己的人生。相聚的日子无限精彩,像一枚斑斓的贝壳,被潮水冲上记忆的沙滩,我拾起它反复玩味,最后微笑着,用力将它投入大海。

追星,就像爱一个人一样,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且一次已经足够!

追 星_第2张图片
我爱我嘉的homeparty

后记:

我还在“我爱我嘉”群里挂着,但十年间,没有一条发言记录。

我的QQ上也还有尉迟琳嘉这个好友,但他的号码已通过实名认证,不再叫“盆盆儿”啦!

2011年,我和尉迟琳嘉在微博上互关,但也只是礼节性的在生日那天@了他。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无论多么盛极一时的事儿,都会成为历史,归于沉寂。一想到这儿,我的心也就踏实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