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孩子“在家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全职妈妈】征文         

中国式“在家上学”路在何方?

第六章 孩子“在家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孩子“在家上学”,这些年成了一个热门词汇,媒体的相关报道不时出现,在喧哗的舆论中——有态度鲜明质疑其目的和效果的反对者,还有一大批拭目以待静观其变的观望者,更有为这种“叛离”学校的行为叫好的支持者。

现在很多家长走极端,一种极端是大众,就是迷信于体制教育,一种是小众,迷信于私学教育,

不过,目前“在家上学”的实践,都是家长从自己孩子的教育开始的。由于对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不满,又一时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教育,家长只能采用“自助”的方式,探索符合自己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对“学在民间”的教育文化传统的持续和发扬。

“在家上学”的家庭或学堂具有明显的共性特点,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重视家长的直接参与,强调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实行以孩子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在家上学”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成为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和选择。

 孩子“在家上学”,家长和孩子们面临的可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做这样重大的决定,决不可仅凭一时的冲动和热血沸腾,而应当经过深思熟虑、综合考量。

不过,孩子“在家上学”是需要条件的,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在家上学”? 孩子“在家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一、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要思想统一

为什么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要思想统一?

如果夫妻双方只有一方坚持,而另一方出现动摇,这是很难将“在家上学”的教育理念实施到最后的,而半途而废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

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于是,在“生活”中,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见风使舵,谁对他有利他就听谁的,他还会利用夫妻之间教育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善于在矛盾的教育观念中“钻空子”,寻求“保护伞”,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制造点矛盾让夫妻之间吵架,这样孩子就可以“渔翁得利”,别看孩子在家长面前唯唯诺诺、老老实实,但是家长一转身,他做的是另一套,甚至与家长背道而驰,他这种做法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在家长矛盾的漩涡中“习得”。

一位从事“在家上学”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的父亲,由于孩子的厌学,他在报纸上、网上看到孩子“在家上学”的好处,他决定让孩子也走这条路,于是,在妻子不同意的情况下,孩子被他带回家学习,由于夫妻思想不统一,夫妻之间经常为此吵架,此时此刻的孩子是怎样想的呢?父母知道吗?

 有一天,孩子告诉他们,叫我“在家上学”,你们却为此天天吵架,我到底听谁的? 母亲说,听我的,还去学校上学。 父亲说,听我的!就在家里上学。 夫妻二人让孩子决定。 孩子说,我听爸爸的,在家里上学! 为此,妻子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离家出走了。

 孩子,就这样在家里上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会明白,本身孩子就厌学,孩子在家会学习吗? 由于,孩子的父亲不可能天天在家陪伴孩子,孩子就在“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事方法从中“渔利”——“渔不学习的利”、“渔睡懒觉的利”、“渔玩游戏的利”、“渔乱花钱的利”。

 那么,孩子的父亲是怎么知道? 有一天,孩子的父亲拿几张同龄人的试卷回来考,结果是什么也不会,暴打一顿之后孩子,说实话了,在家根本就没有学习,在“钻”父母意见不统一的“空子”!!

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知道什么时候给父母之间制造矛盾,而且会利用父母的矛盾,从中“渔利”。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父母两人为讨好孩子相互拆台,彼此攻击,那孩子不但难以尊重任何一方,反而会利用父母的矛盾,从中“渔利”。

 所以,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方向上有什么问题,也在私下讨论明白,统一口径。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

不让孩子牵着父母的鼻子走从中“渔利”。 孩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事方式后果严重,如果孩子“在家上学”家长的思想不统一,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在家上学”肯定不行。

比如,孩子“在家上学”,如果丈夫强迫孩子学习什么的,你虽不赞成,也不必当场指出。

夫妻双方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用商量、探讨的口气,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现阶段教育的重点究竟是什么?”通过你的用心引导和彼此间的反复磨合,两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必然会逐步趋向一致的。

所以,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要思想统一!!

孩子“在家上学”,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有的家长坦言让孩子在家上学同样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做保障。

 二、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要经济基础

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没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话,是不行的,因为,简单估算下来,在家教孩子的成本相当于普通学校学费的6到8倍。

 实践“在家上学”的家庭起码有一名家长辞职在家专门照顾孩子,或为自由职业者,有时间待在家里。

 根据美国国家在家教育研究学院的统计,在美国每个以这种方式接受教育的学生平均每年花540美元在家庭学习教育产品上,而且接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2万美元,高于全国3.6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在家上学”孩子,上1年多后,因“财力、精力”有限,无法兼顾工作而把孩子又送回了学校。

 我孩子的父亲认识一位家长,在一个在家上学的QQ群里,他看到“在家上学”的“美”,在群主的影响下,于是,他交2.8万元的原始股,让孩子去了离家300公里的地方在群主“家里上学”,一年后,由于,交不起一年的“管理费”,孩子就不能在群主“家里上学”。

 所以,孩子“在家上学”,看上去很美,但是,家庭要强大的经济保障,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们还需付出很大的精力和耐心,最重要的是还必须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否则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变得力不从心。

这些近乎苛刻的条件就决定了这种教育方式只具有小众化和特定性,因此不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孩子“在家上学”,家长不仅要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还需要家长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

 在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同时,孩子“在家上学”,家长一方要懂点教育。

 三、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要懂点教育

现在,从事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一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家庭收入还是可以的。 选择‘在家上学’,不仅是做一个决定,更需要知识条件、人力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全方位的支持,家长还要懂点教育。 应该肯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多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中产阶层,他们对教育权利的再理解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这是中国日益壮大的社会力量在教育权利上的表达。 如果要在家上学,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时间是主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在家教育孩子,对家长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具备全面而系统的知识。

如果家长的知识和视野不够宽,教出的孩子也会受到很大局限。

 四、孩子“在家上学”:孩子有厌学倾向

现在,孩子“在家上学”,可以说是时髦,这几年,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来个“在家上学”。

 孩子“在家上学”不要赶时髦! 如果你和孩子都清楚学校应试教育的问题严重性,并有很好的应对措施,你孩子在学校感觉能承受这压力,也能生活的快乐,那你不需要把孩子从学校里接回家来上学。

其实,“在家上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只有那些有“调皮捣蛋、特别抵触学校生活”的厌学孩子的倾向,会更适合“在家上学”这种教育模式。

 我知道一名“在家上学”的家长,他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习非常的优秀,他在看到孩子“在家上学”新闻报道,为了赶时髦!让孩子辍学在家,自己教育,可是孩子却嚎啕大哭。

不过一年后,他没能坚持住这种教学方式,又让孩子回到校园,当返校时,孩子的知识储备已落后别人一截。

所以,家长作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决定要慎之又慎,实在不能适应校园生活、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如,孩子厌学,不快乐,压力大或者身体不好,那你要认真考虑你孩子的情况了。可以考虑这种教育方式。

 舒德初老师是我们是认识的,1996年5月,他的女儿舒扬阳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因厌学而由优秀生沦为差等生。一些老师甚至认为她可能智力有问题,要她留级。 在海南闯荡的舒德初听说女儿的情况后,连忙赶回家。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不是女儿蠢,而是她不适应学校的那种机械的应试教育。

找到了症结,舒德初便来到学校,跟老师协商,看能否少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但老师认为,在学校就得按老师的方法搞。

第二天,无奈的父亲只好像当年爱迪生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领回了家,决定自己亲自来教。 于是,舒德初在家中为女儿办起“一个人的学校”。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扬阳又学完了初中三年级和高中的所有课程。

1998年,年仅11岁的扬阳便参加了高考,总分虽然与本科录取线差51分,但她的外语成绩却是高分,令人瞩目。 1998年高考落榜后,舒德初把扬阳送到益阳金晖高考实习学校进行补习,该校也是以自学为主,正合舒德初父女的心意。这年高考时,正巧扬阳患病,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扬阳仍然考出了好成绩。

1999年7月,12岁的舒扬阳参加高考,以544分被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录取。 家教什么模式最好?这位舒德初老师的答案是:无定论,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舒德初老师让孩子“在家上学”敢于摈弃应试教育的传统做法,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如能力、时间等,孩子的实际,如自小聪明、好玩等,采用了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法,因而收到奇效。

对一般家庭这是难以实施的,但是对于一些单纯依赖学校教育,或采用简单粗暴施教的家长来讲,兴许会有所启示吧! 在绝大多数孩子都离不开公共教育的时候,我们无意刻意讨论“公共教育”与“在家教育”孰优孰劣,它的利弊得失,本就见仁见智。

所以,本期我们关注的是从“在家教育”上寻找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或者藉此沟通,能给到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父母一些启发。

 五、家长选择孩子“在家上学”背后冒险  

 家长选择孩子“在家上学”,这本身就是冒险,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我们并不是任意而行,而是经过认真的考虑和适当的准备才能够开始。我们需要有使命,也需要忠心和智慧去实施,让孩子真的是在家受到合乎真理、正确的教导和引领。

应该肯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多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中产阶层,他们对教育权利的再理解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这是中国日益壮大的社会力量在教育权利上的表达。

当然,“在家上学”的孩子,必须有一定的家庭经济保障,家长一定是“有钱、有闲”来陪伴孩子,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可放任自流。“在家上学”的目的是弥补学校教育的某些缺失,并益于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孩子“在家上学”教育是一个成本较高的投入,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

家庭学校需要父母中的一方呆在家里,不外出工作,或只做短工,仅这一点,就不是每个家庭所能承担得起的。

 所以说,孩子“在家上学”这样的家庭学校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如果只注重对孩子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孩子的品格培养,将来孩子会面临人际关系上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宽容而又理性的对待家庭教育。

不过,孩子“在家上学”,各个孩子,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以及孩子的兴趣能力如何设定?

 也就是说,“在家上学”的孩子,教育是不能千篇一律。

甲孩子这样安排好,放到乙身上可能行不通。

同一个孩子,今年这种方法好,明年不一定好。

教什么?

学学什么?

课程怎么样安排?

那么,孩子“在家上学”,家长的教与学理念是什么?

我们看——

第七章 孩子“在家上学”:教与学理念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章 孩子“在家上学”: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