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计划是怎么变为空谈的

我向来自诩为“有战略规划”的人,而实际上我只是善于做“不去实施、无法实施”的假大空计划。
工作上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因为给自己贴了标签,或者是我真的在某种程度上热衷于计划,仿佛在计划中各种我想要改变的,想要实现的都已经完满了,越计划越有乐趣,洋洋洒洒的写了十几项,却并未考虑到把这些计划变为现实需要的时间成本和应用场景,最后这一纸纸的计划隔天就会被我自动翻篇,完全忘记它的存在,或者面目模糊。
在我尚未使用效率手册之前,那些夜半越想越兴奋的计划等天亮就了无踪迹,现在使用了效率手册,计划基本上是在越写越兴奋的状态下产生的,周一写下本周计划,周二去看的时候已经有些项目看不懂标记的是什么了;儿子的英文伴读计划我也是兴冲冲的打印了20多份,可是只是执行了2天,就因为各种原因搁浅。
工作中的计划也是坐在办公室慷慨激昂的部署,可是推行时常常遇到之前未预想到的困难,导致推行有难度,就不了了之,结果是我并没有值得记录的项目经验。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计划本没有错,错的是没有真正认识计划。

计划里必须有详细的时间表
只有项目,没有时间表的计划都是耍流氓。对比我的周计划和儿子的英文伴读计划,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儿子的伴读计划有详细的项目实施节点,早上7:00-8:00英文儿歌,晚7:30-8:30英文动画或者英文对话,晚9:00-9:30英文故事,而我的周计划就没有对应的时间表,只是写了本周的重点要实现的几大块内容:健身、天天学英语、每天500字、读《穷查理宝典》,可能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没有把周计划当作每周的固定模式,也因为实现这些项目的可能性时间太多,不确定性比较大

计划需要分阶段进行
计划难以匹配时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想要计划的项目太多,又想健身、写作、阅读、还想陪儿子女儿、做亲子伴读,工作上还想考虑职场发展,还要规划设计品牌,同时生活的品质和兴趣又不能少,而且我还在不断对新的东西产生兴趣,总之,我就是想要的太多,鸡血的时候计划了很多达成目标,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完成又给了我很深的挫败感,导致我对自己产生怀疑。而如果把这些目标查分成阶段性的,比如我的22天每天500字计划,(亲子伴读计划也要设定21天阶段目标,比如凯叔计划,并鼓励家属参与,让大家分担不足的时间)阶段性目标,简单试错,有完成期限,容易达成,达成后的成就感会推动继续前行,这就是很好的分阶段计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2|计划是怎么变为空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