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开我”看郎寨诗歌部落几颗纽扣之四:杨杰
杨 杰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们一行十多人去遵义湄潭看茶海摘新茶。
回来时王力农老师提议去绥阳看看。
车将近绥阳县城时,迎面一座气势宏伟的大牌楼横跨在县城公路之上。我抬头望去,“中国诗歌之乡”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直扑而来。字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文化部长贺敬之题写的。
一个贵州偏僻的小县怎么就敢称之为中国诗歌之乡?并且看架势这称号还是政府授予的。
我不解。
车继续前行,忽见前面一个诺大的诗歌广场,广场上坚立着好多用花岗岩石堆砌的诗歌墙,墙面上携刻着从《诗经》到李白,屈原,从雪萊到歌德,李发模,廖公弦,从贺敬之到舒婷,顾城,真的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诗歌这里全包括了。
这种大张旗鼓宣扬诗歌,这样不分界限不怕忌讳的将各类诗歌刻立在广场墙壁上,这应该也是政府允许下才能搞的。
我诧异。
广埸上流览诗歌的人很多。忽然,我在诗歌广场的一角看到了一幅令我惊憾的埸景。
一个衣服打着补丁,双腿裤子上沾滿泥沙,脚踏一双烂拖鞋,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蛇皮袋,肩背一个洗黄泛白的旧书包的农民,正捧着一个小本子在聚精会神地抄写墙上的诗歌。
我悄悄站到他身后看他抄谁的诗。天啊!他居然在抄写舒婷的《致橡树》。一个如此贫困质朴的农民竞然在他心里盛开着如此浪漫的花。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我怕惊扰他,只有含泪无语向他致敬,向诗歌致敬!
那一刻,我知道绥阳为什么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诗歌之乡了。那一刻,我也不再为这诗歌广场对诗歌的包容,尊重而感到诧异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绥阳的印象。
但当我与杨杰结识后,对绥阳的诗歌之乡就印象更深了。
杨杰是绥阳人,笔名小语。他现在贵阳工作。是贵州诗人协会常务副主席,《贵州诗人》杂志主编。现已发表几百万字的诗歌作品,为当今贵州诗坛的佼佼者。
他当兵十八年,是王力农老师在部队的学生。从绥阳回来不久,力农就将杨杰介绍与我认识。我仿佛感觉到力农那次带我们去绥阳是有含意的。
杨杰写诗,并且写长篇诗。他现在出版的三部长篇诗集,《没有退路是路》,《大道出黔》,《决战贫困》可以说是目前贵州诗坛最具震撼力的扛鼎之作。
他写诗并不是沉浸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以诗歌的形式来剖析贵州经济落后的原因,寻找贵州经济发展的道路。他的诗虽然是长篇政治叙事诗,但也是政治抒情诗。但诗中没有那些空洞的政治说教,没有那些虚伪的歌功颂德。所以读他的诗,你不会感到枯燥,不会像读某些政治诗那样感到厌烦。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杨杰倾注这么多精力,这么长时间来创作这么宏大的巨诗呢?又是什么原让他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呢?
杨杰是一个来自农村的贫苦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大山深处历经贫困。但由于他的家乡历来就是诗歌盛行的地方,那里诗歌的土壤培养出他对诗歌的喜爱。生活虽艰辛但诗歌却深深扎根在民间。
因为受他舅舅,中国著名诗人李发模的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诗歌,喜欢思考。
李发模是他诗歌创作道路上第一位老师。
当他走出大山来到军营,才真正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好,自己的家乡是那么穷。那时他就开始用诗歌来抒发他对家乡的情感。难得的是他在軍营他遇到了他人生道路上另外一位恩师王力农。
王力农发现了这个虽然来自农村,但好学上进,喜爱创作的小青年。他倾尽心血培养杨杰,在教杨杰文化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教杨杰如何做人。时至今日,杨杰每当提起王力农老师,言辞中都充满着敬意和尊重。
杨杰写诗就像他做人一样,执着,真诚!他的执着首先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选择了一个目标,构思了一个宏图,他就一心一意,脚踏实地的做。像这三部长诗没有一种执着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没有对贵州,对家乡有着一份深厚的情感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杨杰对他的老师,对他身边的朋友也是非常执着的。每次遇到王力农老师,他都是毕恭毕敬地给王老师,给师母让座敬茶。他曾多次在不同埸合下对身边的朋友说:“王力农老师是我这一辈子都要感恩的人!”他说这话时言辞诚恳铿锵有力。
王力农老师对这位学生也真是寄予无比的关怀。他一直都在支持着杨杰的诗歌创作。杨杰出版《决战贫困》,他给题书名,写评论。杨杰组织笔会,采风活动时,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帮杨杰一起做。
杨杰对朋友亦是如此。十八年的军旅生涯铸造了他血性好男儿本色。
有一位好友来贵阳创业,因刚起步遇到资金困难。杨杰知道后主动找到他说:“我是工薪阶层,钱不多,只能借你十万。你先拿去吧!”毫无商量就将钱拿过来了。后来才知道他这钱是攒着准备给妻子买台小车的。朋友知道后觉得为难。他轻描淡写的说:“这车可以缓点时间再买,你这事可得急着去做啊”。这对朋友的真诚才是男人真本色啊!
杨杰做人真诚不虚伪。他写的诗歌也是这样。
确实有些人曾议论他的诗太政治化了。其实这是对杨杰诗歌的误读。从古至今完全脱离现实,脱离政治的诗歌是很少的。从李白,杜甫,到王维,李清照,他们的诗歌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分不开。不要认为那些低吟浅唱,谈惮话道,喊活呼死才是诗。
真正的好诗歌是不要去人为划分类别的。
杨杰“主旋律”长诗三部曲
杨杰的诗歌是源于他的心声。贵州落后,家乡贫穷,他都是亲历者。他希望贵州腾飞,家乡变富,这没有错。他是诗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故乡的情,对家乡的爱!贫穷不是错,如果抹着良心去粉饰那才是错。杨杰没有。读他的诗你就知道,他是在为贵州的振兴呐喊,他是在为摆脱贫困而呐喊!
这样的诗人才是真正称得上是有良知,敢担当的当代优秀诗人!
如果说杨杰只有血性,只有执着,那是不全面的。他另有他柔情的一面。
每次来郎寨,远远的你就可听到他那特殊略显粗旷的歌声飘来:“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他从歌声中走来,带来的是一股轻柔的暖风。每次酒过三巡,他都会主动站起来唱这首歌。有时深更半夜他都会通过微信群来轻唱这首歌。
刚开始听他唱不觉得怎样,但听多了,听久了,你的心就会不自主地被他的歌声打动了。我仿佛感觉到他内心那柔的一块时时在引起他的思乡之情。这歌声,这诗歌就是他丰富情感的最好证明。
我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杨杰的长篇叙事诗,其实杨杰的抒情诗也是相当不错的。
他曾出版的《思想家》就是一本悦心,很好读的抒情诗集。还有他平时偶而写的一些短诗,言简意赅,寓意深长。
“地球更年期/人类青春期/浮躁了/到湄潭喝一杯茶/静静。”还有他的“情定土城/诗人来看你的时候/好多好多苕汤圆/咬了我的舌尖/有血/染/血透立青衫。”这诗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一个新的意境。
很多诗人都善豪饮。杨杰是诗人,但他好饮不善饮,偶而也豪饮。因为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又是一个工作极认真负责的人。
他的时间是很精贵的,他却喜欢呼朋邀友到郎寨。所以每次他都是在群里热情地招唤:“老师吔吔,今晚郎寨甩酒吔吔”,他那独有的拖音很有魅力,一下子就来了一大帮朋友。酒,他拿来了。甩酒开始了。每次都是他挑起甩酒高潮,煽动起滿桌人的激情。
每次喝到晚上八点半,他起身告辞:”各位老师,对不起,我要回家了!”非常准点,从来不违背。他有一对儿女,他曾给儿女们承诺,爸爸工作忙,在外有应酬,但保证晚上九点准时回家。
做父亲一诺千金,这么多年他从来就没有爽约过。这也是杨杰做人的原则。
杨杰诗集《诗想家》
我认为,一个人的经历造就了他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诗歌取向。
杨杰他来自于农村,他感知到农民的疾苦。他又在军营十八年,部队炼就了他阳刚血性。转业来到政府机关工作多年,这工作岗位又给他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所以说他的诗歌更多地关注民主,表达民意是很正常的。
目前他又在策划写一篇有关贵州旅游大开发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他在长篇叙事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广。
我们期待着这个社会能涌现出更多的像杨杰这样有个性,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
吴老满 2016.3.23于贵阳
《垂钓》(杨杰 摄)
“郎寨冬至狂欢夜摄影获奖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