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招 让你的演讲直入人心
各位朋友:
我现在是一个慈善组织的负责人,我正在为资助非洲贫穷国家的孩子募捐。因为有一种叫疟疾的病,通过蚊子传播,每年都会杀死80多万个非洲孩子。算起来,平均每三十秒,就会有一个非洲孩子因疟疾而死。我们募集的善款将用于购买蚊帐捐赠非洲。各位,你愿意捐多少呢?
我再换一种说法:在非洲一个普通村落几棵干枯的树旁,有一座红土堆成的新坟,有个14个月大的小女孩就葬在那里,她两天前死于疟疾。小女孩的父亲悲痛欲绝地描述道:“她发高烧、不停地哭、吐胆汁、全身抽搐......”各位,你又愿意捐多少呢?
有研究者作了实验,对第一组实验者展示了一张来自非洲的战乱国家的孩子照片,看了这个照片的人,平均捐款2.5美元。然后又给另外一组实验者,展示非洲国家饥荒的统计数字,看了这些数字的人,平均捐款却只有1.7美元。人们只觉得统计数字冷冷冰冰、毫无作用。而只有那些具体的人,具体的画面,才能让他们感到饥饿的触目惊心。
这就是画面感的力量。画面感不一定要直接展示一幅画,也可以用演讲的语言描绘出来。
演讲要有画面感。
让听众听你演讲,脑海里面不受控制就会冒出一个画面来,就像我们看小说时,头脑中会不由自主在闪现小说所描绘的场景,跟电影一样。经常会把自己幻想成男女主角。
在演讲中制造画面感没有写小说那么难,有时只需增加一点简单描述,比如,你说小明很高,听众是没有感觉的,但说小明很高,每次回家进门,都要弯下腰,那听众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
制造画面感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你用到3个方法:具体到细节,常常用想象,时时作类比,你的演讲就有了画面感。
具体到细节。
就是要阐述细节,通过细节的组合,来构建一个画面。
有位演讲者讲述《游泳横渡北极》:“我的父亲很会讲故事。他会把一件事讲得 让你觉得完全是身临其境。 我小时候,他常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是在英国进行的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他在现场亲眼看着它引爆。他说,当时爆炸声之响, 光线之强, 使他不得不把手蒙在脸上去保护他的眼睛。 他还说他甚至看到了他手指的 x光影像, 因为光线实在是太强了。这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脆弱。当我得知北极的浮冰在一天天减少时,我想用到北极游泳的方式,告诉人们,气候变化是真的, 我们需要行动起来。 而且我们需要马上行动。”把手蒙在脸上,看到了手指的 x光影像,这样的细节讲述,多么震撼人心,你一定看到了那个手指的x光影像。
有位演讲者讲述《中国如何改变购物的未来》:“这是我的侄子,圆圆,五岁的他非常可爱。有一天我问他:‘今年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说:‘我想要个眼罩是单面镜的蜘蛛侠面具。’我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所以问他:‘哇,听起来很酷,要怎么才能得到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告诉妈妈,并且在睡前闭上眼睛许个愿。妈妈在手机上点几下,然后把手机在我面前摇一摇。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送货的叔叔就送到了。’我本想逗他一下,但突然意识到他只是告诉我实话,这是他这代人眼里看到的购物实况。”演讲者没有给我们讲中国现在的网购数字多么惊人,而是描绘了一个场景,有具体对话,有闭上眼睛许愿,有拿着手机摇一摇,让我们看到了画面。
我们来试着用一用“具体法”,比如你想说“大家现在刷朋友圈的时间太多”,充满画面感的说法是:“你们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早上起床之后,睁开眼睛,摸到手机,打开微信,先刷朋友圈,半小时后再穿衣起床去刷牙?”有床、有手机,有牙刷,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
常常用想象。
让听众想象一下,让大家走进你设定的特定情境中,通通过自己的想象,经历一场奇特的场景。
有位演讲者讲述《飞机坠毁时想到的三件事》。他一开场就是让大家跟他一起想象:“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坐上了飞机,然后到飞机爬升到三千尺的高空的时候,你坐在窗口位置上看到旁边的引擎,然后这个引擎突然那个声音有点怪,就好象卡住了一样。这个时候你看到引擎冒烟了,这个引擎不光是目前冒烟了,它还爆炸了,然后在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他用这样的讲述引发了台下几百位观众,每一个人的脑海都会想到飞机失事的情景,以及他们自己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会关心的人,他会想到的事,然后演讲者才引入他想说的是什么内容。
有位演讲者讲述《拯救生命的温暖怀抱》,推广一种适用于贫穷国家的低成本的早产儿保温袋。他让大家想象:“请闭上眼睛,打开双手,想象下,你们的手中可以放些什么? 一只苹果?或者钱包? 请睁开眼睛. 你曾否想过一个生命?这是一个早产儿。看起来,他似乎在安睡,但实际上,他正与死神作斗争。因为他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这个婴儿实在太小了,他没有足够的脂肪来维持体温。很悲哀,每年都有两千万这样的婴儿诞生在世界上,其中的四百万无法存活。”
听众仿佛手里就捧着那个脆弱的小生命,看到手里的婴儿在跟自己的体温作斗争。
我们来试着用一用“想象法”。比如你想说“演讲能力很重要”,充满画面感的说法是:“你想象一下,当你站上讲台惊慌失措,而下面的听众都拿出手机来刷,有人闭目养神,有人窃窃私语,你是不是想快点结束这场噩梦呢?你再想象一下,你站在讲台上气定神闲,大家都把眼光齐刷刷地望着你,屏住呼吸听你讲述,时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你是不是感觉很爽呢?”让听众想象一下,就像自己真实地处在那个场景中,画面一幕幕在眼前。
时时作类比。
类比就是把一个陌生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做类比;把一个抽象的东西,用具象的东西做类比。一个复杂的概念要说到让人马上就懂。
有位演讲者讲述《你有拖延症吗?》:“在拖延症患者的大脑里,除了有个理性的决策者,还有一个及时行乐的猴子。这对拖延症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一旦理性的决策人做出理性的决策,要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而猴子不喜欢这个计划,他会抢过方向盘,说道:’我们还是去看看微信,去看看视频,去打打游戏吧。以上这些事情都得花时间,所以我今天没有时间再来工作了。’”听到这里,那只顽皮贪玩的小猴子是不是就在你眼前跳来跳去呢?
有位演讲者讲述《让偷走你时间的人滚蛋!》:“这是啥?一把椅子。假设一个礼拜一的早上,你来到办公室,准备为这天工作做安排。然后呢,有个你好像只是在楼下大厅见过一面的家伙,正好逛到你办公室,随手就拿走了你的椅子。他也不说一句话,也没给你任何解释,完全不管你今天是否可能用到这把椅子的事实。你可能就受不了了,想和他大吵一架,你要他给你一个解释。每一天,我们几乎都在允许别人偷走我们一些东西。我说的,不是被偷走的那把椅子,而是一些比你办公室家具更重要的东西。我说的是时间,是你的时间。”时间被人偷走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直接说没有画面感,类比成有人搬走了你的椅子,画面感十足。
我们来试着用一用“类比法”,比如你想说这辆车很贵,要怎么说:真贵?非常贵?真是太贵太贵了?反正我是买不起?这样明显无法让大家对贵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够在上海市中心买一套房子了?相当于100人的年薪?这个表达稍微好一些。我们看下这个表达:这辆车到底有多贵?一个农夫,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就开始种田,不吃不喝一直干到新中国成立,也许才能买得起。大家听完以后会去想农民弯腰种田的情景,想秦始皇一统天下是什么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经过了多么漫长的历史长河。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直观感觉,就是“画面感”。
在演讲的世界里:得“画面感”者得天下。
我们的大脑,更喜欢记住画面,也很容易被画面所打动,而不是干巴巴的文字。
最后,有一个非常惊喜的消息告诉你。
现在有2个条件相当的人同时向你表白,你会选哪个?
一个说:“你好,某某同学,你知道你和我在一起的五大好处是什么吗?一是我长相不错,跟我在一起倍有面子。
二是我很善解人意,你遇到问题和困难我都会理解你而且会无条件支持你。三是我多才多艺,跟我生活在一起很有情趣。四是我家庭条件好,我们会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五是我眼光很好,因为我看上你啦。”
另一个说:“一年前的一个早上,你忙碌着为我准备早餐,看着你的身影,我恍惚看到了天使,美极了,那时我便默默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要用一辈子去爱的人。我们会像永不分离的两只蝴蝶,起风时就一起飞舞。你想象一下,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们依然手挽着手相互依偎,在傍晚的花园里散步,花香四溢,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的满头银发上。”那画面太美,说着说着,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对面的你还能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