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你会不会偏向更像你那个?

《世说新语·德行》

【原文】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辙喜,见敬豫辙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戏文】

如果你有两个儿子,一个像你,另一个正相反,你会不会也要偏心呢?

话说丞相王导有一堆儿子,其中长子与次子最叫他挂心。

长子王悦,字长豫,少年时就有高名,成年后侍讲东宫。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谨慎恭顺,面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

笑面虎吗?非也。《论语》中有言,子夏问孝,孔子答:“色难。”

意思是说,每个月按时给家里寄钱,那不叫孝顺,只是尽责而已,不赡养老人属于违法行为,很多人只是守法并无孝心;父母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那也不叫孝顺,捏着鼻子违心从命的大有人在,背地里议论是非辱骂老人的也不在少数。

孔子说的色难,指的是孝顺的最高境界,即:永远要给父母好脸色,是回到家跟父母说话而不是跟手机,是把最好的情绪留给家人而非领导和客户,是让他们看到你的幸福,觉得把生命带给你是一件正确的事。

这很难,所以孔子没说这事是否一定要发自内心,但假如有人能装一辈子,我认为也算本事。

王悦就是这么个始终笑眯眯的好孩子,所以王导一看见他就高兴。相比之下,次子王恬就显得很讨厌了,这孩子字敬豫,少年时好武,跟他爹完全不是一个套路,长大后又不拘礼法,性格傲慢荒诞,完全一副没有家教的样子,但是多才多艺,工隶书,尤善围棋,号称东晋第一高手。按说这孩子也挺有出息的,可王导就是死活看不上他,一见面就头疼。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时候的世家大族根本不缺有出息的孩子,最要紧是守规矩,王恬恰恰犯了这个忌讳。

说回王悦,这家伙跟王导说话,永远是那么的小心翼翼,把“滴水不漏”作为基本原则。王导每次要去尚书省衙署上班(公务员每5-10天有一个休息日,称为“休沐”,可以回家,平时就住在单位),王悦都送到车门前,估计车子发动了,他也还站在原地目送。

此外,王悦还常与母亲曹夫人一起收拾箱子,说明他与父母亲的关系都很好。可惜,这孩子死得太早,刚做到中书侍郎就挂了,死时尚无子嗣。

于是往昔种种,皆成痛苦之源。王导再去上班已无人相送,登车后便开始哭,一直哭到尚书台门口;而曹夫人则把儿子生前整理过的箱子封存起来,再也不忍打开。

原文到此结束,至于王导夫妇如何抵御那些悲伤来袭的夜晚,以及后来有没有跟次子王恬和解,这里都没有交代。我所知道的是,王恬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死去的哥哥,这小子后来官至太常;王导死后,王恬又承袭了即丘子爵位,并转任吴国内史,带兵镇守石头城,死后被追赠为中军将军,谥号为“宪”。

按照谥法,博闻多能曰宪,倒也不算辱没了家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个孩子,你会不会偏向更像你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