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科幻小说标本读物——读《太空神探鲁文基》

绿杨的书是第一次看,他的名字其实也是第一次听说。

在吴岩老师的相关中国科幻史的作品中,印象中是隐约提到过这个名字,但是回头去找,反而仅仅发现两处。《追忆似水的未来》书中《中国科幻小说:一个百年载人航天梦》一文提到:

绿杨的《鲁文基探案》展现了月球中的多元文化。

绿杨在《鲁文基系列》中构建了一个太空研究站,在这里可以日复一日的观察宇宙的变迁。

在读过了这本《太空神探鲁文基》之后,只能感到这种疏忽是遗憾的。如果能够武断地为这种遗漏找一个理由,就只能用“生不逢时”这四个字来形容。

绿杨最为知名的鲁文基系列作品,第一篇是发表于1993年的《鸟巢里的笑声》,最后一篇《黑洞之吻》是1997年发表。这本书一共收录了19篇文章。

19篇文章,质量有高有低,篇幅有长有短,可以看得出绿杨在创作时候的惯性与创新。大概地说,他的文章还没有摆脱科幻小说“点子文学”的特征。尤其是在凸显鲁文基”神探“的这一方面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其实这一点就像是最基础原始的推理小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猜谜书一类的作品。利用知识上的不对等——毕竟鲁文基是两次诺奖的获得者——鲁文基往往可以将常人视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利用科学予以解释。这在获奖作品《黑洞之吻》中表现的就非常明显。

故事的模式就是:出现不可思议的天文现象,一种科学家束手无策,请教鲁文基教授,教授予以解答。这种故事模式反复出现,像是《古刹之光》《鬼屋》《真实的幻影》等篇目,都差不多如此。略有不同的就是对话和悬疑的主线。如果放在现在,每一篇都可以变成类似《X档案》的剧本,用简单的科学猜想建立起一个还算好看的故事。但是架不住经常反复出现这种模式,其实也挺无聊的。

但是绿杨的作品中,也有后来出现的“软科幻”,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人文性”的科幻的色彩。在一些较大篇幅的作品中,他开始关注的是“科学”本身对于人的影响,没有仅仅将故事局限在点子上。我最喜欢的一篇《失落的影子》就属于此类。作品的科幻核心是引力透镜,而故事的主线则是鲁文基和助手一起找寻观测站。故事的结尾,他俩自然成功地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利用引力透镜原理,观察到了宇宙大爆炸的最初景象。他们成为了时间空间开始的见证者。核心内容非常简单,但是却能直指人们对于科学最基本的追求,非常让人感动。这点与《朝闻道》不遑多让。遗憾的是,此类作品非常有限,更多的还是沉湎于上文说到的窠臼。

还有一类文章,是对于科学的哲学思考,这点上表现的最好的一篇是《天演》。故事的模式其实和第一种非常类似。开头是发现奇怪的陨石,然后去该星球上一探究竟,最后发现星球上有生命痕迹。但是精妙之处在于,不是简简单单的给出了一种看似“科学”的解答就了事;而是给予了这种解答非常丰富非常精细的解释,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构成、定义、表现都考虑的面面俱到,而且是用两种生命形式予以对比:一种是超越了人类智慧的硅基生命,他们的特征是对于信息的保存与传输(资讯统合思念体?);另一种则是有自我意识繁殖的蛋白质。一个复杂一个简单,一个高级一个原始。但是生命的意义,在这种罗列之中就展现无遗。不过同样的遗憾就是,这种对于科学有深刻思考精妙设定的文章还是极为稀少。除此之外,《雅典娜号案件》算是一例,篇幅不大,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不过从总体上看,鲁文基系列缺少对于科学发展的批判与反思,也缺少对于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还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基本上呈现了简单的乐观主义。这与现在的主流,有着很大的距离。他动作片恰恰是落在了从“乐观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间隔之中,无意中被人忽视,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在这19篇文章里面,绿杨塑造了鲁文基和梅丽这两个人物。如果还有重要配角的话,算得上是巴恩斯。此人因为轻视鲁文基的猜想,在文章中被反复的鞭打。

人物的形象,通过十九篇的文章,基本上是建立了起来。但是完全不让人喜欢。鲁文基和梅丽,一老一少,一男一女,放在现在的作品中,会出现很多的互动方式,但是他俩的互动,完全不是现在广受欢迎的那种。这个当然受困于时代的局限,也就不能要求的太多。

《太空神探鲁文基》这本书,虽然里面有很多作品有点无趣,有点过时。不过,其中还是有几篇值得欣赏。除了上面说的《失落的影子》《天演》之外,《空中袭击者》《情系反宇宙》《黑洞之吻》这些也是不可错过的篇目。当然,如果是想要全方位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科幻小说的转型,这本书更是一个很好的标本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型中的科幻小说标本读物——读《太空神探鲁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