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读书梳理——排除、执行

【290萌心学而思D3/3】42《精要主义》2017. 9.12

《精要主义》读书梳理——排除、执行_第1张图片
构建自我的突破

        今天的带读,有感于“执行”两个字,让我感慨良多。有段时间总是苦于学习很多,生活却依然不变,凭空生出更多的烦恼出来。今天从“排除”“执行”两大板块入手,让我更多地看到纵深的成长,其实也不是止步不前,只不过是自己期望过大,失望更多而已。

        “排除”里讲到澄清、勇气、放弃、编辑、边界等几个要素,让我感触更多。

        第一个是澄清,这里讲到“找一个短期标杆是十分可行的方法”。 这一部分里联想起我们正在进行的“姚业智慧集团”活动,这两天进展非常顺利,大妞今天中午又在兴致勃勃地发掘新的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搞的我心里扑通扑通的,因为我发现我内在里有些许的恐惧。恐惧什么?恐惧他们过多的零花钱会不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带来负面的一些效果。在前期筹划的阶段,我对他们岗位的设置里还增加了很多的关于自我管理的部分,包括作业的及时完成、个人卫生整齐(这里面就包括了床铺、窗台、书桌、玩具等等),这里面有我想要“一口吃成胖子”的功利之心。还好在正式成立后及时做了刹车,就问了自己:是不是有些多了,过犹不及呀。今天中午大妞提出她可以整理自己的飘窗,我就在考虑:这个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如果保持不能良好,每天整理一遍岂不是念歪了经?请允许我的小人之心,暂且理解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亦步亦趋的恐惧。彭彭讲到标高不要太高、太大、太远,我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总想一棍子捅到底,从1分一下子飙升到10分。 具体实在是比鼓舞人心更为重要,先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

        第二个就是“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在活“一口气”,为了一口气不仅没有让损失停止,而是制造了更多的损失。放弃不代表软弱,而是不让更多的损失发生。我参加小妞一年级第一次家长课就听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本来也没有多大个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结束了。可是他家奶奶不依不饶,跑到学校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各种的索赔,最后闹到老师、学校都是怕了的。结果是什么?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后,发现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全校皆知,同学和老师对他的态度明显的戒备,惹不起我躲得起,这个孩子渐渐被老师和孩子孤立了起来,这个状态对于一个小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了归属感,成绩自然一塌糊涂,状态慢慢堕落。表面上家长赢得了战争,其实却成了最大的输家。这就是“止损”的意义,我们要学会抓大放下,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

        “执行”里面讲到了缓冲、扫除、心流、进步、专注等。缓冲指做好充分准备,减少任务时的阻力,改变环境、注重过程、提供奖励。这让我想起陶然讲到转化时空,把家里的闹钟时间调快,帮助孩子解决拖拉的习惯,最终反败为胜。想起家里同样的环境,造就出两个不同的孩子,大妞自律,小妞却是不能集中精力,如何改变环境?努力去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到小妞是当前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们的生活、努力减少话匣子爷爷奶奶在孩子学习时的干扰,让孩子分开写作业等等。扫除相关事件的障碍,激励进步总是比看到错误更能让人快速前进,提升孩子们的专注力,才能达到心流的效果。经历了孩子们的成长,看到一个家庭人员的互动模式给到孩子的影响,不得不说说我家孩子的状态。家里爷爷奶奶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总是不断打扰到他们,很多时候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都会被打断。昨天大妞在写作业,看见我们下班回家,奶奶说:“喊她出来吃饭,吃完饭再写。”,我回她:“如果孩子不饿,就写完再吃吧”,有时候真的很无语,这是一个以吃为第一要务的家庭,孩子总归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精要主义》读书梳理——排除、执行_第2张图片
学为下 行为中  悟为上

        无论如何,努力去建设正向的积极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努力去构建父母的意识心态更重要,思维决定行动。史蒂芬.科维曾经说过,我不是周遭环境的产物,我是我决策的产物,我是我人生思维的产物。未来的一年内,我将全力倾注哪1件事?那必将是转变思维,让未来的自己更加优秀和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要主义》读书梳理——排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