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岁月(二)

校堂

在小学读书时,是很好玩的。最有意思的是,大家一起朗读课文。老师在前面领读一句,我们跟着读一句。一遍下来后,让我们从头到尾连贯读一遍。那声音从窗外飘出,书声琅琅。不用看,只一听到:哦,便晓得了那是一座学校。课文中的故事,引人入胜。记得的有<鸡毛信>,<神笔马良>,<一幅壮锦>,寓教于乐。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课和地理课。现在想来,至今也符合我的兴趣爱好。总体来说,那时候各方面都还处在启蒙阶段。

乡土岁月(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时候主要就是贪玩,读书不当回事。大概到了五年级,逐渐形成我似是一个“可以读书”的孩子。性格也逐渐形成。不善言辞,内向,胆小。大概是个老实孩子的模样。所以,除了念书,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做。

只是小学不明不白的留了两年级。上了中学,环境各方面感到就不一样了。首先学校很远,离家大概有十余里。而且,只能全凭双脚走路。早上去,下午放学回来,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

学校很大,在县城北面一处靠山僻静的地方。一排排的房子,修长安静的座落在那个叫“小冲”的地方。校名又曰:天中,就是现在的天堂初中。在食堂吃饭,为了换饭票,得从家里背米到学校。大家从各家背来的米,品种各样不一,混在一起煮成大锅杂米饭。有的没有吹拣,还有粗糠,或者大沙粒。煮出来的饭,又像米饭又像是没有水的粥。有时还会吃到一股焦糊味的饭,粘粘的软软的,很不扛饿。这些,我们都不在乎,一样吃得津津有味。那时候胃口好,长身体,干大米饭都能吃二碗。

冬天上学,天还没有亮。早餐得自己做,便学会了做饭。起床后,点着锅灶,热点现饭现菜吃一点。然后,喊上同伴一起去上学。那十来里的路,我走了整整三年。

途中有一座职业中学。在这座学校的学生中有很多是非常顽皮的。那时玩起兴派,学着社会上的某些现象拉帮结伙。于是有了一群一派的,领头的像黑社会大哥。我们经过时,这帮人常来找我们这些老实同学的麻烦。拦住我们,搜拿我们身上的东西。没搜到什么,就推开,骂两句,有时还会踢上两脚。因此,每次经过那个校门口,就有点惶恐。

为这事,爷爷到学校了解情况。找到当事人家的家长,好好训斥说道说道他们。爷爷那时就是我的保护神,他一出面,不管在哪不论什么事,都能化解。

这期间,父母一年到头,不是在田间,就在地里忙活。常常放学回来,肚子饿的咕噜叫,灶上冷冷静静的。母亲还没有回来。有时就上外面地里去找她,帮担拿着东西一起摸黑到家。有时就自己先开始煮饭,等母亲回来了,饭也差不多煮好了。母亲会再弄个菜炒一炒。这时母亲就笑了,说,还好晓得做饭啊。

我是个并不聪慧,也不出众的孩子。性格不是很开朗,渐渐的和同伴玩得少了。在组上同龄人当中,一直读到了高中。他们有的初中还没有读完,就出来谋生活。有的去学理发,有的当了裁缝。有的就跟人出门打工,开始挣钱养家。在我的周围,还没有发现特别优异的孩子或家庭,大家都差不多。尽管如此,我渐渐认识到:他们特别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时间流逝中,生活也朝着按部就班的前进着。而我,一直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起源。

差别在一点一点积累,一天又一天中渐渐拉开。我们队有几家靠捡破烂先富起来的。那时候万元户就是首富了,这几家最先盖上像模像样的砖瓦房。其余的,还是祖辈沿袭下来的老屋,又旧又破,难禁风雨。

我家的情况一般。记得有碰到交学费困难的事情。有一次,为了凑学费,家里把猪杀了。可猪肉还没有卖完,要等杀猪师傅结好帐才有钱。可我偏要在明天上学前拿到学费,好面子,又十分倔强。母亲只好带我到师傅家先拿些钱来。这不是上初中就是小学时候的事。从这些可以看出,当时农村还是贫穷。经济来源,就是卖些农产品。直到后来兴起外出打工潮,随着生活逐渐变好,整个社会好像都变了。

九十年代初,又是高中三年。一开始去新学校,是有点不习惯。就盼望在每星期周末早点到,能回家。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在校住宿。网兜里装着我带菜的大瓷缸,星期天下午返学装满菜,到星期五拎着空瓷缸回家。有时,我会在校食堂打几个大馒头,装在大瓷缸里,带回来和家里人吃。

这三年印象最深的事。一个是不同于初中,青春期趋向萌发,同学间交往的点点滴滴记忆深刻。特别怀念校园旁的一片梨园。那是我们花前树下,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因此很看重高中同学的情谊,至于初中,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再一件事是,有一次周末放学回来。在快要到县城街上的路上,碰到了母亲和妹妹。母亲头上缠绕着布,妹妹搀扶着她。俩个人在大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着。原来是母亲头痛毛病又发作了,要去医院看看。我想一起去,母亲只让我先回去,说“没有事的,一会就回来了”。这场景一直记得。再就是参加高考了。本来这是件很重大的事,尤其是在我们那个时候。可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或相关言行。不过那时候成绩也不怎么样,至于高考的意义,我都不甚明白。

这些懵懂无知,后知后觉。最多的也就是留给了我现在的记忆。说明我潜意识里还是有意识的,只是没有萌动。直到离开了校堂,刚入社会那几年,也仍还是十分单纯。

回想起读书这件事,一个是父母为此花了钱,给她他们增添了生活负担。尤其是母亲,上高中三年的零花钱,三五七块的,每周回来都是从母亲手中接过的。那些五毛,一块,二块,花花绿绿的钞票,都是母亲捡废品换来的。她和邻里那几家婶婶们上街,四处奔走,一个纸皮箱,丢弃的铜铝线头,被母亲们粗糙的手捡起。中午就随便买个烧饼、米粑吃一下,填一下肚子。扛一下饥饿。一天捡个十块八块的,舍不得用,都用在孩子、家庭生活花销上。二是读书到底有没有什么用?听父母说过这样的话,人有用,书有用;人无用,书无用。在兄弟姊妹五个当中,我居然算是读书最多的,可我却是活得最落魄潦倒的一个,从这点上来说,我有愧对读书,有愧对父母。

乡土岁月(一)乡土岁月(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岁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