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

浅浅清如许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听T和XM的对话,不由得再次感叹:“人与人是多么的不同啊!”记得蔡志忠在一席的演讲中说,他4岁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要怎么过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他有些浮夸,可是我相信,是有那么一些生命,天赋才情,不必像大多数人那样走很多弯路才会悟到人生的真谛,不然,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产生(人生的时长太短,经不起多少折腾的)。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子,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涉及到佛教、基督教、心理学的内核,以及文学世界中的莎士比亚、李煜、苏轼和辛弃疾对人性的诠释,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阅读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文字,你和那些你永远不可能相见的丰富的心灵可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并经由这样的对话增进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相信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XM无疑也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悟性很高的一个。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要有边界的,无论你多么的舍不得,你最终也要目送着他离开!”(这句话有让人想流泪的冲动)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经历了分离的(或正在经历),不经历分离就不知道分离的痛(这种分离不一定是指向物理学上的,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分离),这也是为什么分离可以让一个人迅速成长的原因,因为那种痛里有对过去的告别,有对曾经的依恋对象的割舍,有面对不可知命运的忐忑和孤独。分离让人痛苦,可是人又不得不经历分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的长大,无法去过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如何面对人生的分离才成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分离,我们每个人获得了一种实现自身生命圆满的可能!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信仰宗教不是为了寻求护佑,而是悟到,悟到人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寺院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喃喃的祈祷声常常让人误以为宗教就是人在困顿时所寻求的一种心灵安慰,有时甚至带上了某种迷信的色彩,然而它不是,宗教绝不是你付出了高价就可以显灵的无所不能的神(如果有,那这个神其实就是你自己),佛家常说:“心中自有神明在”,如果你对人对事有足够透彻的了解,也就是说,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那你完全可以坦然的去面对它,而不必去依仗外在的庇护,而宗教,也恰恰是在帮你获得这样的一个路径。

“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心智。”有人曾经问说:“学习了心理学,就可以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吗?”这是把心理学等同于所谓的厚黑学了,当然不是。如果心理学的学习让你更能理解他人,那是因为心理学让人在广泛的意义上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人有了更多一些的懂得与包容,这种对人性的了解,是可以归结到心智的层面上的。

“基督教中有很世俗的精神内涵,它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比如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自我欲望的克制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主张一个人可以合理合法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将其视为一种天职,然而他同时又强调对财富的最大限度的珍惜,即无论你创造了多少的财富你都没有权利去糟蹋那些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教给人的,是如何在世俗的生活里始终保有内心的纯净,追寻一种自己想要的富足的且不被物质牵着走的生活!

“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什么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深刻的描述了人性。”在这个人性里,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客观的存在,作者也不做评判,他把这个任务交给读者自己,读者在他塑造的人物身上,会看到自己,崇高的、卑微的、贪婪的、热情的、冷漠的……那些人性,是鲜活的,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伟大的作品从来都是人性的、立体的、真实的(虽然经过艺术的处理它看起来和真实的生活不太一样),而人性,本身是没有对错的。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花了那么长的篇幅去回溯XM说过的话,是因为这些话确实再次打动了我,而这些话之所以那么深的打动我,是因为它始终在表达一个最主要的意思,那就是:人生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由你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被迫以身体的方式;兴奋性客体。字不多,然而囊括的内容却很丰富,或许可以说,这里隐藏着的关键词是——关系(模式)。走到这样一个节点上,我想自己最需要反思的,是生命中一直以来的各种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物的关系,乃至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这样的反思不是为了去怨责谁(包括自己),也不仅仅是为了反省而反省,而是在反省中去进行一种自我的澄清和梳理,从而更深的看清自己生命的路径和出口。在放纵(暴饮暴食疯狂购物包括无限制的熬夜看连续剧等等都是一种放纵)和节制之间,是什么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习惯性的借助种种颓废的方式去挥霍掉自身珍贵的生命能量?借助对内在驱力控制的体察,可以看出个人对于原始依恋对象内化的模式。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在关系当中的反应完全是自动化的,根本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冷漠,或者热情;放纵,或者克制;夸大,或者卑微,都像是已经在身体内部安上了自动发报装置。那些反应,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想要洞悉其中的奥秘,只有把目光再次投向我们的原生家庭(再次强调绝不是故意要去翻旧账),让生命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场景中,你生命中的恶意与卑微,会像电影回放一样清晰的呈现在眼前,那个你又爱又恨无法释怀的人,在你的人生里,扮演了抹杀不掉的角色,只有你洞悉了那个场景中的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之后,你才能超越那个场景,重新站在距离世界较为真实的位置上,你那些紊乱的生命能量也才具有了某种转化的可能。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回过头去看孩子,他们对待身边最亲密的人为什么常常会呈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呢?一个太过安静的孩子和一个太闹的孩子,或许后者具有更多链接的可能性,因为攻击性,是孩子原初情绪的基础,是他们精神的活性。可是这种精神的活性,作为一种情感的渴求如果不能获得恰当的响应,如果成人不能把它引导到一个健康的渠道上来,无法让它转化成一种创造性的力量,那这种潜在的力量就会像一只被压抑的猛虎一样,时不时的会爆发出来伤人的。这种伤害,是一种信号,它在以另一种方式告诉父母亲:你冷落我了!或者是:你给予我的管控太过了!我真的很不高兴!不读懂这些信号,父母永远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的父母亲(包括我自己在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常常抛给孩子一个极端的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让孩子没有中间的路可以走(成人的世界太功利,因为我们自己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已经太难保有心灵的纯净),父母急于把孩子指向可快速实现的目标,结果却使孩子失去了享受过程的乐趣,更让孩子养成了懒惰的习性!和孩子的交流,也常常变成父母单方面的说教,我们常常说:“遇到事情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讲道理!”可是这个讲道理,却是一门技巧性(智慧)很高的活计呢!

抑郁的深渊其实是主体的丧失!对于这句话的诠释,我想引用TT在朋友圈里说过的一段话:“在意识与潜意思的断裂处,我们试图在逃离些什么?掩饰些什么?在创伤引起的失神处,我们又在错构些什么?你说要信任,我说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向自己宣布,这个主体合法!”当你的主体不合法的时候,你可以不抑郁吗?很难。不能畅然的表达,不能快意的舒展、不能自由的犯错,心灵被捆住了,是无法尽情呼吸的。当我们刻意在掩饰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当下意识的沉浸在创伤的记忆中时,我们反复去回想的,是那个低到尘埃里的自己,而且无力回转!生命的活力、生命的主动性、生命的独立,都以主体的确立为基础!一个焕发着精神活性的人是自信和可爱的,做为一个兴奋性的客体,他享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乐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和他链接,这样的客体一旦被孩子内化,就可以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帮助他建立起较好的信任感、自主感和主动感,而这些,对孩子形成自我的同一性是非常有益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在现实和理想的缝隙之间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路!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