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七堂思维成长课》

看见自己的大脑

--《七堂思维成长课》

引言:

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它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你还称其为命运。 ——卡尔·荣格( Carl Jung)   

总评:

  我用“看见自己的大脑”作为主标题,这也是本书的主要阐述目标。作者描述了大脑的三个重要特性:双系统大脑,发现-防守之轴和身体-精神回路。

并在这三个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认知科学近年来通过科学的方法证明的实验性结论,来阐述了一些生活建议,希望帮助大家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对我来说的重要内容:

书的内容非常的多,也有许多可以切入和讲述的角度。

我个人选择了自己体会最深的几个内容。

1 反思的作用

一般我们认为反思更多的作用是总结。以及可以提供资源给下一步的分析。

甚至很多时候会觉得这些反思是大脑的负担。

而在本书中,

反思是帮助大脑的重要步骤。

反思分为30秒反思和每日反思两种。

30秒反思在一天中任何时候,一个阶段或事件完成时,飞快的记下自己最大的发现和感想

每日反思建议在一天结束时做对于一天所得的回顾

30秒反思可以帮助大脑清空一个阶段的思维,

清空的好处是减少深思熟虑系统的负担,因为如果还有一些未处理完成的想法在后台,我们大脑的运行效率就会降低。

并且及时记录下感想。

与之联系的原理是“选择性注意过滤机制。它是这么运行的:如果我们遇到和期待相匹配的信息或行为,无意识系统大多会确保让我们察觉到这些信息或行为。但如果遇到的和我们的预期相悖,无意识系统就会无视它。这个被称为“证实性偏见”的认知捷径能节省大量脑力,因为每次我们碰到与自我信念相违背的证据时,证实性偏见会阻止大脑重新形成一套关于世界的新模型”

所以如果有些发现不及时记下来,大脑会很快的忘记它。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第三个好处是可以将过去一段时间的内容集中到正向发现上。

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很好的激励。

第四个好处是大脑通过短暂的休息可以表现的更好。

这个概念来自于赛车比赛的维修站策略。

维修站策略“这个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大脑的深思熟虑系统需要定期休息、加油才能保持全速运转;第二,你在“休息”时,也就是没有主动执行一项任务时,你的大脑实际上正忙着帮你了解情况,形成新的见解”

每日反思也有两个对大脑的好处。

同样的第一个是讲一天的内容集中于正向发现。

第二个是说睡前的每日反思能够让无意识系统接收到这些信息,并更多的处理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无意识系统的表现。

2发现和跳出防守模式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友好的会谈和交流,更容易的和别人达成共识,推进事情发展。

确切的说,每个人都处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而美好的社会关系也是人幸福的巨大来源。(有科学实验证明人际关系给大脑的愉悦反应,人就是一种社交性生物)

那么怎样能做得更好呢?

当你和别人有冲突的时候,或即将有冲突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些信号发生。

留意这些信号,然后给自己一个向后一步的选择。

比如 问一个问题 我开始时的目标是什么? 我能描述的事实是什么?我能做些什么?

这些简单的“能”的问题都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回到发现模式

大脑非常容易被触发为防守模式。

很多时候可以说是过于敏感。

通过留意身体信号和自己对时间描述的“绝对化语言”来发现是否快要进入防守模式了。

同样,也可以用这些信号来看到别人是否进入防守模式了。

你需要理解在防守模式下人们就是很难冷静的思考。

与此联系的概念有《正面管教》里的动物脑。

我们与孩子沟通,遇到困难时,大脑盖子打开,动物脑无法冷静思考。

这个比喻其实同时集中了切换到防守模式和防守模式时深思熟虑系统无法冷静工作这两个概念。

与此联系的技巧是冷静角。

正面管教中冷静角的概念非常难以让人理解。

虽然有金句“是谁有这样荒唐的想法,想要让孩子表现更好,却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但是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希望纠正行为时,要使用积极冷静角而不是用其他方法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用防守模式和深思熟虑系统下线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就很好理解。

当孩子或我们勃然大怒时,我们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对话,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时候最理性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觉得舒适,尽快回到冷静模式来。

这就是积极冷静角的用处。让深思熟虑系统重新上线。

同样与之联系的概念是班会和家庭会议。

我记得说到班会和家庭会议时讲到的最大好处并不是不良行为消除,而是孩子从参与中得到的力量感,以及孩子们学到了事情发生后有个时间空隙再去处理会更合适。第二个好处其实参考的原理也是使用等待时间和平和方式来跳出防守模式,关注解决方案也是用正向的关注问题来帮助发现模式。

3 个人才能和特质优势

这里说的优势并不是能力优势,如你会弹奏什么曲子或能说出去年的所有财务数据。这种能力只在特定场合发挥作用。

我们谈论的优势是你的才能和特质优势,它可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展现。

他们要求我们不只发挥擅长的能力,也要发挥我们最在意和最能令我们振奋的能力

有许多心理测验能帮助找出个人特质。(塞利格曼和彼得森的性格优势)

作者在书中举例了自己的两次项目后说“不论是对我还是对公司而言,以上两种办法后来都成功了。没有哪种方法是“对”的。但第二次我通过利用外向型性格获得的能量,让我觉得总是处于高峰状态”

寻找个人特质优势相关的认知科学理论是发现-防守之轴

你受到威胁时,大脑需要为做出防御反应加大马力,将资源从复杂但缓慢的深思熟虑系统中转移出来。如果你正在大草原上被一只老虎追击,给大脑里负责进行存在主义反思的部分降级理所应当。

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艾米·安斯顿( Amy Arnsten)最近发现,陷入防守模式对思维的影响比之前预计的更严重。她发现即使是相当轻微的负面压力,也会极大地降低大脑前额皮层的活动量,而那正是深思熟虑系统完成大部分工作的区域

当处在发现模式时,我们使用的是大脑的激励模块,关系着我们的长远目标,使我们觉得兴奋,充满期待迎接挑战,通常也更有创意。

而防守模式的思维模式使用的是避免风险的模块,因此这时分配给深思熟虑系统的能量也会比较少,我们更容易疲倦,创意也不足。

同样有关的技巧是为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设定使用正向语言和联想长期目标。

这也是为了避免让大脑进入防守模式,从而更容易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在发现模式,始终充满热情。

再同样的技巧 把要做的事用问题的方式提出来

问题似乎会鼓励我们的大脑进入发现模式,激发好奇心,灌输这样一种感觉,即“噢,我想知道答案是什么”,而不是“我还得干这破事儿”。

4 任务分批时间分块

这个技巧的意思是给每天的任务进行重新分类。时间也重新划分。

建议的每天任务可以分为“深入思考或创意工作 •回复邮件和信息 •阅读和研究 •会见(网络会面或面见)•个人项目•行政事务”

然后“下一步,确定哪批任务该放到哪个时间段。这一步的目标是不要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避免注意力从写报告跳到回复邮件再到接听电话上。如果没有其他事,专门分出一个区域进行深入思考/创造

把最长和最好的时间段分配给需要深入思考的任务”

这种使用大脑的技巧在《精进》一书里被称为图层工作法。

也是指把同一类工作放在一起做。

这样做的认知科学原理是因为我们的深思熟虑大脑系统包括:推理、自我控制,以及前瞻思维

也就是说,不但是分析文档,处理邮件内容,考虑方案,还包括为事件寻找解决方案,比如切换任务怎样比较好,都属于深思熟虑系统内容。

而且此系统容量极小,能思考的范围不超过5个要素,还极容易感觉疲倦。以及所有内容还会占用有限资源。

举例而言,研究发现要求深思熟虑系统记住随机的 7位数字会让系统更难获得自制力,让人抵不住诱惑去吃一块热量过高的蛋糕。 9难怪我们在没完没了的会议中没有创意,深思熟虑系统已将所有精力花在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讲礼貌上了,分配给想出绝妙见解的精力所剩无几。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尽量集中处理同一类事务能减少大脑的其他使用资源。保证更高效率。

5 规划谬误和现状偏差

原文

“我们预期完成任务的时间一般比实际耗费的时间要短,因为我们的预期是基于单个突出的记忆——我们过往的最佳经历——而不是过去完成类似任务所花的平均时间

如果我们已经很忙了,那么一件小事可能就会扰乱我们的状态,比如正在休假的同事、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意料之外的问题,或仅仅只是接受了本应该推掉的任务。

我们都有经济学家所称的现状偏差

我们想避开的大部分任务都有可能带来长期收益——关系更融洽、事业蒸蒸日上、个人满足等——但都需要我们马上付出努力。

重新调节大脑比较短期代价和长期收益的方式。这一点对克服拖延如此重要”

这两个术语都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可以说每一天都在发生。

过于乐观的估计,避重就轻的选择,加起来就是回顾一天时的糟糕表现。

这会让我们想要做的更好的心情变得非常沮丧。

所以当进行一天的规划时,一定要警惕这两个心理倾向。

可以使用的相关技巧是心理对照和心理演练,心里对照指可以选择一个最差情况进行对比,有利于理性判断。心理演练是想象遇到的具体阻碍并尝试解决。

想象做一件事的收益和不做一件事的损失场景,同样有利于我们克服心理倾向,做出更理性的事务安排。

写在后面的话:

11月,读书和写书评尝试的方式记录一下:

1 阅读原书,有kindle版的尽量kindle版 2 对着书摘写导图 3 从导图里寻找出想写的卡片内容,并对照书摘和其他资料完善卡片。 4 拼接卡片直接变成书评。

希望下个月有更好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七堂思维成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