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别人读书

读李开复的《向死而生》的第二部分,发现了他无意说到的自己判断一个人的观点、一些书的方法。

1.

先来学习他看人的方法。

他说自己的本性里埋有很深的“骄傲”。他说,当他拥有千万粉丝的时候,他其实看不到这些个别的“人”,只看到他自己。他说这是比“好名声”更具伤害性的东西。

分析自己的骄傲时,他说到了乔布斯和比尔盖茨。

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最后说:“求知若渴,虚怀若愚”(Stay Hurgry, Stay Foolish),作者说他对乔布斯的一段话心有戚戚焉:

你的世界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与直觉。只有自己懂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懂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作者说,生病后,再理解这段话,还有再把比尔盖茨2007年夏天哈佛的演讲也一起看了一遍后,发现,修过死亡学分的乔布斯和没有历经过生死劫难的比尔盖茨相比,两者的生命力道不一样。

这本书读到这里我也好奇,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跟着作者的感悟走,看作者在感慨什么,还可以跳出来为自己问题,他在分析自己的观察,得出一个观点时候,用的什么方法呢?会发现输入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他说盖茨做事的确很了不起,但他做事情,看问题的方法,是用他的智慧找到“对手”,挑出“对手”的弱点,用他的好奇心和执着努力,知道战胜对手。

再看乔布斯,工作会议种突然从椅子上滑落倒地,曾被人嘲讽到死不忘工作。但深悟禅机的朋友却淡淡说到:等修行到和他有同样的境界时再嘲讽也不迟。

作者说,自己鬼门关走一遭后,会发现在死亡面前,人们最终都会把注意力转回到自己身上。会反身向内。从乔布斯身上看到,他观察世界的角度,是他更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工作,不太理会这个是世界如何评价他。他只在意如何满足自己对生命无穷的探问。他说的那一句:Stay Hurgry, Stay Foolish,其实是说:永葆初心。人生尽管迂回多艰,但永远要“莫忘初心,如泉始发,如婴儿般对未知保持开放的心态”。

最后作者通过比较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得出的观察是:他觉得乔布斯更有智慧,更有初心。

那么结合作者对比尔盖茨的观察,是不是也可以说,作者也认为比尔盖茨或许还是没离开骄傲,和赢?

2.

作者第二部分提到一些书都和禅修,灵性有关。比如他说看见自己的骄傲,接受它,放下它,他学会了感恩。

他说他开始不在紧张兮兮地计较得失,更愿意倾听内心的声音,做没有任何目的地付出。不再是为了做一个好人而做一个好人,他提到了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话:

如果你刻意去做一个好人,那善良之花不会绽放。如果你刻意培养谦恭之心,结果也只会令你失望。善良和谦恭恰如一缕清风,会从你偶然开启的窗户翩然而至,但你如是有意敞开门户恭请大驾,它永远不会眷顾。

他还提到一本书,凯瑟琳 辛格的《陪伴生命》,作者凯瑟琳观察到,病人从得知自己的癌症已药石罔效,必须准备面对死亡,直至最后他上死亡的路程,其实是一段从悲剧走向恩宠的道路。

李开复还说到一本书,亚历山大医生的《天堂的证据》。压力山大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因感染脑膜炎,几乎脑死亡,濒临死亡和昏迷后,奇迹般醒来,用医学知识证明他的复活应该是奇迹,写了这本书。他描述的天堂:1,你没有恐惧;2,你不怕犯错;3,你被爱拥抱。

亚历山大说,人在世间是为了灵性的成长,不要信宿命论,必须拥有自由的选择。

关于亚历山大的这本《天堂的证据》,有不少网友质疑,问李开复:你曾是科学家,怎么会相信这些没有证据的说法?李开复的回答是:

(1)作者是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对人类陷入昏迷状态的分析研究是有科学深度的;

(2)这本书是最近畅销的书,作者的文笔深刻感性,好书当然值得一读;

(3)无论是进了天堂,还是只是做梦、幻想,我相信作者是真诚的,写的也是他个人的体验;

(4)看了书并不代表一定要相信,信与不信完全由自己的判断。

这也是读这本书对我有启发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一本书里面总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学到的,作者的观点,信与不信,应该由自己判断。这判断能力也只能靠不断的多读书积累得来。

就像李开复总结:我们来这世上都是为了学习,来磨练自己的灵魂。

3.

在第二部分的结束,李开复说人生何必在乎自己留下了什么,更重要的是:

1.我们是否凭着良心做每件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世界是否更好?

2.我们是否用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周围的人?

3.我们是否能够真诚对待自己,然后真诚对待别人?

4.我们是否真诚体验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是否度过有所学习,有所成长的人生?

5.那些和我们特别有缘的人,打从心里特别喜欢的人,我是否感恩他们?我是否曾花最多时间和这些有缘人在一起?

6.如果人生真要留下什么,那就为世界留下心存善念的孩子,让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将世界的希望与爱传递下去。

读完这些,我觉得也可以尝试问问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看别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