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听过无数道理,依旧做不好自己

参考书目:《你的灯亮着吗?》 [美]  唐纳德·高斯、[美]  杰拉尔德·温伯格。

为什么你听过无数道理,依旧做不好自己_第1张图片
你真的知道问号后面的答案吗?

为什么你听过无数道理,却依旧做不了做好的自己。找不出问题?看不到原因?不如去看看这本书吧——《你的灯还亮着吗?》。

这是一本关于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书。书中通过几个小故事,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从本质上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1、问题是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大儿越来越叛逆。不管我怎么做,总是不能如他意。经常找各种理由跟我抬杠,小到菜不合胃口,衣服颜色不喜欢,大到抱怨作业太多写得慢错题不愿意改,甚至有一次把试卷揉成团扔垃圾篓……

最近还迷恋手机游戏,有时候甚至悄悄的把我的手机藏进书包想带去学校。我对他先是讲道理,继而训斥,到最后咆哮。结果就是他越来越叛逆,不理你,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饭,大有我就是要跟抗战到底的架势。

要知道大儿自小懂事听话也疼人,因为长得偏胖,更显得憨厚可爱,几乎是走到哪里,都人见人爱。可眼前这是怎么了?难道真的是传到了七岁八岁“狗也嫌”的时刻?传说中的“叛逆期”来了吗?

百思不得其解。前几天我俩一起念睡前故事的时候,我心平气和的问他,为什么现在越来越爱和妈妈抬扛呢,是不是心里受了委屈,或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不如跟妈妈好好聊一聊。儿子想了想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弟弟长大了,越来越可爱,现在在电梯里别人都说我弟弟又好看又可爱还聪明,你和爸爸也总是逗弟弟玩,弟弟做错事从来不会被批评,我做错事了你们就会训我,弟弟整天在家没事干,我天天上学写作业好辛苦,弟弟一哭你们就去陪他了,很少有时间陪我玩、讲故事或读书,所以我就想看电视玩手机……

听儿子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心里想的话都倾诉于我。我真正知道了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缺爱,渴望爱,想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行为引起爸妈的注意,渴望重新被重视。


2、问题往往来源于“我”。

这也可是普遍二胎家庭会遇到的问题吧。

二宝的到来,我已经尽量努力平衡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爱和陪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爸妈的心思总是容易向小的孩子倾斜,也许觉得他小需要更多关爱,也许小的更加天真无邪笑容可掬,所以更易深得父母疼爱。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给家里那个大孩子贴上“已经长大,要懂事要乖”类似的标签,要他“要有担当能分担,弟弟(妹妹)还小,你要谦让和照顾他(她)”。如果他做不好,就会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要求或批评他,忘记了他虽做了哥哥(姐姐),也不过是个刚刚独享完父母全部的爱,而现在又被人分享掉一半的那个大孩子而已。

父母的言行思想,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3、问题由“谁”来解决。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问题已经发生,而且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

首先我要自我反思反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年多自己确实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变化。而且对他有过多要求和期待,总希望他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非他自己天性使然的去做自己。现在开始,我要动员孩子他爸跟我一起去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以《父母规》为行为准则,从此刻起:

001、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 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002、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003、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004、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005、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006、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找到问题是什么,问题来源于谁,问题由谁解决。我们相信,任何行业和领域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听过无数道理,依旧做不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