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己 以促发展——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第二章有感

      武义县桃溪镇中心小学 鲍莉丽

粗粗拿起这本《“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手册”两字给了我很不友好的感觉,促使我没有想要翻开阅读的欲望,甚至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然而,等我翻开第一页,再等我往下看的时候,我顿时发现之前我对“新基础教育”的偏见,实在是对这本研究手册内涵和精髓的一种亵渎!

它是一本教会我们研究的手册,同时也是一本对我们教育情感唤起的励志书籍。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引发了我对教育教学、对自身提升上的思考。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个整年,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处于被掏空的状态,应变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随着下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思想已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与社会、与学生存在着片段脱节。原先在心底储存的那一丝优势在生完二胎后完全消失殆尽。这真是应了这句“墨守成规只会被时代抛弃”。我特别能体会教书匠生活所带来的职业倦怠,它不仅影响着我正常的工作生活,影响了我的精神面貌,更是影响了我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观认同。所以,当我看到书中的这一句“与其被动改造,还不如主动寻求自身的变革”时,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社会在进步,新生活是得自己去把握、去创造的。

那如何才能完成自身的变革呢?

一、重新自我定位,找准方向

虽然我是一名有十余年教龄的老师,虽然我有“实战”的一些经验积累,但是要想突破职业的“瓶颈期”,重唤出生命的活力,就需要我对自己能重新定位,准确地找准自己的方向坐标。我特别感怀于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的“两问”:什么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我们一直了解不了我们的学生呢?俞特虽然我是一名有十余年教龄的老师,虽然我有“实战”的一些经验积累,但是要想突破职业的“瓶颈期”,重唤出生命的活力,就需要我对自己能重新定位,准确地找准自己的方向坐标。我特别感怀于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的“两问”:什么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我们一直了解不了我们的学生呢?俞特说,就是因为角色定位不到位,所以始终了解不了学生。他从数学教师的四个角色“娱乐者”“就业者”“工作者”“教育者”讲起,一步步向我们分析了真正的教育者所关注的重心就是孩子,真正的教育者特别能体会孩子掌握知识的不容易。所以,在“教育者”的心中,时时处处想着的都是孩子。心中有孩子,孩子散发出来的信息就会被我们吸收,就能促成我们上好课;当我们的心中弥漫着孩子的时候,我们就成了孩子。多么精准的定位啊!

从自身方面出发,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学习者。所以,首先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敞开胸怀,破除自我封闭的心态,放下身段,善于在倾听不同意见中智慧地学习,主动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寻求策略、积极重建,同时更要有先拿自己“开刀”的勇气和胆魄。

二、参与实践,积累经验

“新基础教育”的学习必须通过“做”来体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滋养。“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最难、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将理论内化,进而将内化了的理论,具体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将这种转变了的实践行为,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中,成为日常化的自觉行动。所以,我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体悟,才能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

于是,凡是有机会外出学习的,我都积极争取,努力在现场学习中主动思考,对照自己的课堂,及时地做好学习的总结。回校后,对知识体系做好重建,并把一些先进的理念融入教学中。正因为有这样的目标和希望,有把课堂当成研究的意识,在每每上完一节公开课后,我的心里就会多一份知足和自信,多一份对教学、对课堂、对学生的思考,多一份对自我提升的要求,多一份坚定和沉淀。坚定于自己所行走的教学之路,坚定于“只有课堂实践才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的结论。我明显地感受了实践所带给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坚定从课堂中锻炼自我能力,从中看透自我、净化心灵的决心与意志;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在常态课中呈现出自己的真实研究状态,才能找到自己发展中的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真发展。

课堂本就是研究的场所。在每一次的教研课上,我都收获了无限的芬芳!

三、理论学习与反思相结合

学“理论”,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会反思的人。每一次的学习积淀,都给足了我反思的深度和力度。

犹记得数学特级教师唐彩斌老师对“深度学习”的实践表达:实现深度学习的探索就要基于问题上展开,因为数学就是借助模型建构起来的。对于他充满佛系的“深度学习”的理念——“一道题,一张纸,一片叶,一朵花”,让我们明白,数学教学不仅要跟数学求联,也要跟生活求联;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犹记得数学特级教师唐彩斌老师对“深度学习”的实践表达:实现深度学习的探索就要基于问题上展开,因为数学就是借助模型建构起来的。对于他充满佛系的“深度学习”的理念——“一道题,一张纸,一片叶,一朵花”,让我们明白,数学教学不仅要跟数学求联,也要跟生活求联;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用透一道题,用好一张纸。让一道题串起一节课,让学生的思维慢下来,让学生的思维多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深刻起来。这在无形中冲击了我并不开窍的大脑,对“深度教学”这样解读让我很欣喜。回想在回来后上的那节《用方程解决问题》,我用好了一个素材,讲透了一道题,挺自豪!再如,聆听了县名师徐丽老师的《烙饼》一课后,让我对数学学习、对教学素材的选择有了全新的思考——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有的时候,当素材与生活出现了不衔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取舍,如何做好选择呢?就如“烙饼”,在生活中,我们只可能先烙完一个饼再换一个,但是在数学中,我们却可以考虑先烙好一个饼的一个面,拿出来换烙另一饼,之后再拿回先前的那个饼烙,从而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其实就是借《烙饼》这一课引发学生对“统筹思想”的感悟啊!这让我想到了《百分数的认识》,教材为什么要设定那样特殊的三组数据呢?其目的不就是要引出“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吗?如此一想,我就觉得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就应该看懂素材背后所蕴含的真正的意图,素材,选择适切的方式来统筹自己的数学教学。

我一直印象深刻于雷国强所长在《如何做教学研究》的讲座中所说的,世界上最奢侈的教育就是面对面的教育。所以在课后,我常想,这节课我给孩子们带去了什么?从中我又收获了什么呢?在一遍遍反复的追问之后,对数学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用好适切的素材;数学课为解决学生的困惑而在,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而在,也明白了一节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提问,更离不开要站学生的立场之上,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如果把自己比作是一棵小树苗的话,那这样的理论学习就起到了滋养这棵小生命根叶的作用,促进我在不断反思中让这棵“小树苗”开枝散叶、茁壮成长。

当教师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成长当作“自己的事”的时候,才能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最后超越自我,突然有一天发觉自己“静悄悄地变化”。改变自己,才能在改革中体验到“原来还可以这样!”“我还可以上的更好!”这不仅是自我发展的喜悦,也是专业自信的兴奋。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塑自己 以促发展——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第二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