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泾|《村落效应》

8月29日,又是一个美好的周二,在漕河泾园区的虹梅庭,书虫部落读书会又如期举行了。今晚四人说同一本书《村落效应》。

本书最近很火,亚马逊上销售量排名榜上有名。作者是加拿大苏珊平克,书中很多神经的研究和实验统计让人耳目一新和扩展认知,也吸引了不少围观的听众。

经主持人介绍,今晚来讲述的有四个女生,她们分别是yating, 郭丽,aliss,如意,同样的喜欢这本书籍,所以选择在今天一起分享。

yating的三十分钟演讲里,让听众重新审视自己的“村落”健康状况:夫妻,亲子和朋友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以及人脉的连接。也提出了五个问题,引发大家激烈的讨论:

微信触手可及的沟通让我们变得更幸福吗?可以促进我们和朋友家人的关系吗?友情会随着物理距离变而变吗?弱关系在某些方面比强关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吗?和孩子一起吃晚餐,可以让孩子表现更优秀 ?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1张图片
yating

第二位上场的是郭丽,她主题是:孤独群体性。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wifi获取知识和友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际沟通的主体,关系的维系逐渐被点赞代替。手机党不停翻开微信,能跟人时刻保持互动,哪怕几秒钟也会开始坐立不安,你怕失去什么。低头族对技术期待得更多,而对个人期待的越少,不愿意去真正的倾听,注意力被分散。

当由浅风朗读着《独居老人的一封信》时,把一个将近70岁独居老人一个人的生活展现在大家面前,“我独居习惯了,但是依然感觉到不自在。”引发了对老人面对面沟通的必要性的思考。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2张图片
浅风

最后引郭丽引用的朱自清的一句话“我热闹也冷清,而独居也爱群处。”来呼吁重建真实的村落。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3张图片
郭丽

第三位上台的是aliss,她主要的方向是社会神经科学类。首先她用渭川田家王维的诗来引入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阐述了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利于健康长寿。并给大家推荐了《笛卡尔的错误》一书。aliss这个视觉很特别,也说明了她对此神经科学的专业性。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4张图片
aliss

最后一个上来的是如意,她是一名从事着“通过构建良性关系,推动人和环境改变”的公益人,可是今天的演讲她并不同意赞同苏珊平克的论证过程。她通过自己生活当中的三件事,第一件是关于免费的老年卡。很多年轻人很反感老年人,在高峰期跟她们一样也挤在一个车厢。年轻人觉得老年人在这个年龄时间阶段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因为老年卡免费而滥用资源去。在高峰期的残疾人电梯里,残疾车一旦进来,年轻人反而觉得不大乐意。这也说明了弱势群体真正走向人群的话,未必也会得到尊重。最后如意作为志愿者,给大家展示了在云南的地震灾区,四个人手搭手的温暖的照片,告诉我们人跟人之间需要关爱,连接才能形成村落。

你善待人群,人群未必善待你,你走向人群,人群未必走向你。

还是如意总结的话。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5张图片
如意

今天的话题比较贴近现实,听众也提了很多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讨论时间最长的就是朋友会随着物理距离而变淡吗?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读书引发思考,读书引发辩论,这就是今晚两个小时的读书会最大收获。

漕河泾|《村落效应》_第6张图片
合影

@aliss复盘演讲心得:

1. 前面讲者已经介绍过的,需要临场发挥迅速砍掉,砍过头。没有加入即时元素,比如如意对现场小孩案例的巧妙嵌入。这个需要一定的积累(素材和临场反应)

2. yating讲的时候设置很多问题,有个启发,要撕的话,其他把自己讲的点拆开揉进去。最后三个人各自小结,有利于控场和加强听与讲互动。

@青木 听后感

今天听的村落效应的书分享,四位分享者分别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分享。村落效应简述的是,人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网上交流,网上交流只是为了提供便捷性。人的人际关系是需要很多网络来维系的,最亲密的关系可能是夫妻关系,其次是子女,朋友亲戚的关系,这个世界上,陪你最多最久的人就是伴侣,但很多夫妻为了孩子而忽略了夫妻关系,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现在社会低头族,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也什么为成为低头族,因为,人们害怕孤独,所以哪怕是几秒钟,也害怕错过什么。反面教材,如意分享了他在云南发生地震,当志愿者的经历,她帮助一位老人,认识了新伙伴,找到了新的小小村落,如意真是善良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漕河泾|《村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