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是高端技术人聚集和交流的组织,我们会定期对会员进行专访,在展示会员风采的同时,也分享会员们对技术、对工作、对人生的感悟。本周,我们邀请到了UCloud技术总监俞圆圆。从巨头微软首席开发经理到创业公司UCloud技术总监,EGO带你走近这位融合海外文化的技术leader,看看他怎样理解国内外云计算水平的差距以及团队文化的不同。
俞圆圆:原微软首席开发经理,参与/负责Azure的虚拟网络、混合云网关等一系列产品从早期设计到具体实现的工作,2015至今任UCloud基础云计算研发中心总监,全面负责UCloud虚拟化、容器、网络等产品研发部门的工作。因名字(俞圆圆YUANYUAN.YU)充满Y,江湖人称Y3。
过去10年以BAT为首的中国云计算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与Amazon/ Microsoft/ Google等巨头企业相比可能还有差距,2015年中国相关企业开始向海外传播国内云计算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够吸引海外工程师。
当时在云计算巨头企业微软担任技术负责人的Y3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决定回国发展。有猎头推荐他去阿里,但是Y3最终还是婉拒了,
“相较大企业的环境,我更希望有机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这是Y3对自己的定位。
其实刚开始Y3很怀疑自己能否找到一家做云计算的创业公司,以他多年来对行业的理解,他认为云计算基础设置,像水电供应一样,必须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资金支撑才能完成,一个创业公司去做这些会很困难。
然而,经过10年的沉淀,国内的云计算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优秀的云计算创业公司涌现很多,UCloud就是其中之一,UCloud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定制化服务吸引了Y3的注意,创始人风格也与自己契合,于是他加入了UCloud。
与微软的两段情缘
2006年,Y3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加入微软,服务于Windows Live Developer Platform,开发了一些大型的web service。2008年主导实现了Azure的第一版数据分析系统(DevLive Analytics Project),并因此获得“微软金星奖”以及申请过美国专利。但这些只是很小的成绩。最终在微软工作四年之后,他辞职去了亚马逊——云计算领域的真正领导者和创新者。
亚马逊早在2006年就推出弹性云计算EC2,那时大多数竞争对手根本还没有这方面的举措,亚马逊几乎成了“云计算”的同义词。但是到2009年的时候,EC2被黑客、恶意用户利用,他们用EC2的便利发垃圾邮件、攻击网络、扫描别人端口等,导致EC2名声受损,亚马逊收益降低,为了阻止这种恶意行为,亚马逊开发了ThreatManger,自动化监控、检测和遏制这些异常行为,Y3加入亚马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ThreatManger这款产品的维护和升级,但这依然不能满足Y3的职业理想,两年之后他决定重回微软。
“此时的微软跟以前已经大不相同,Azure开始从头去做一些新的事情。”
Y3这样解释他重回微软的原因。的确,此次回微软,Y3参加了整个IaaS平台从无到有的搭建,这也是微软第一次高调涉足云计算。
尽管微软实力不可小觑,可它在云计算市场还是一个新玩家,很多事情还在向亚马逊看齐。亚马逊在C端用户和长尾用户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微软要突围必须结合自身企业特色做出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
相较于亚马逊,微软对TO B的行业领域有独到的经验,过去的20年微软都在服务B端,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都是微软的用户,在B端发力抢先占领企业市场是明智的选择。于是,Y3带领1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完成前后两代混合云网关(Hybrid Gateway & Express Route)的项目,成为微软在TO B端的一柄利刃。Hybrid Gateway和Express Route产品能够把用户自己数据中心里的IT网络跟公有云打通,从而使用户能够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两侧自由平滑地部署和迁移业务,这就是混合云解决方案。这个项目对微软来说非常关键,直到现在还是Azure针对企业级客户最核心的突破口和差异化的点。
2015年国内的云计算企业频频向海外华人工程师抛出橄榄枝,Y3也发现了国内云计算行业独特的挑战和魅力,于是决定回国发展。而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这是Y3选择UCloud的原因之一。但从国外到国内,无论是团队管理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有很多差异,Y3对此有自己的方式和见解。
公开表扬、公开批评
中国人好面子,领导者的管理方式倾向于“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尤其在批评的时候,言辞会比较含蓄婉转,但Y3多年来在美国工作和学习,他身上有很多西方化的做事风格,比如开放和透明,在Y3的团队里,批评和表扬都是公开的,说话也不会太注重修饰和包装,Y3认为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团队效率的提升。
“一开始团队有些不适应,有人建议我, 表扬要公开,批评要私下,但我坚持表扬和批评都公开,包括信息传递也尽可能公开。如果一个领导岗位有两个候选人,我会同时对两位开诚布公。我并不是要造成一个竞争上岗的状态,而是想告诉他们,你们两个都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假如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要过多地变相说法,不但增加沟通的成本,还可能引起误会,说不定还会影响你的可信度,吃力不讨好。所以我认为简单直接、公开透明不仅能减低管理成本,而且对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提升,有助于创业公司简洁明快的人际关系氛围。”
我是工程师我骄傲
在美国,技术人员对自己做的事情有很强烈的自豪感,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而回国之后Y3发现很多工程师喜欢自称码工或屌丝,他表示,
“这样的人我不希望他出现在我的团队里,因为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自豪感,就觉得这是一份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工作,这样怎么能够把工作做好?我们应该对这个真正可以给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带来推动力的事情感觉很有使命感才对。”
人才选拔
关于招聘技术人员,Y3认为现有的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考察标准,他更在乎员工是否能带来清晰度和能量。
一:清晰度 - Can you bring clarity?
清晰度即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不能把主要矛盾和核心节点梳理清楚、表达到位很重要。计算机行业已经复杂到一定程度,没有项目是一个人能从头到尾搞定的,一定会牵涉到团队合作,那么表达沟通能力就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执行效率。一件事情说一遍还是说三遍,或者说三遍还不清楚,这个差别很大。如果每个人能够一次性清晰正确传达信息到位,让各有关方都能无岐义明白,没有细节误解,对整体团队效率提升是一个巨大的帮助。但是Y3也承认这样的人才需要在实战中培养。
二:能量 - Can you bring energy?
能量不是盲目狂热、冲动,而是饱含智慧,面对困难要有绝不放弃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寻找各种可能的办法,直到把困难解决。
Y3认为这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承认差距、乐观面对
刚刚结束的云计算技术盛会AWS re:Invent已经完美落幕,AWS发布的一系列新产品再次引起轰动,很多业内人士感到震惊,
“原来我们跟AWS差距这么大,而且在过去一年里面差距不但没有变小,反而更大了,没想到AWS能在已经领先这么多的同时,还保持着这样大的加速度。”
但Y3认为这是正面的心态,
“最怕的就是明明有察觉,还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真正看到差距、承认差距然后努力追上去,这是好的态度。在这个信息很扁平的时代,只要肯学、肯花时间,差距会越来越小。”
同时也要看到这种差距是有历史原因的客观现实,毋庸违言,我们教育短板需要时间去改善。美国的教育系统一方面培养更多真正的精英,另一方面也全方位国际化地汲取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但这些正在逐步改变,现以BAT为首的公司从世界各国广纳英才,这是很乐观的事实。
机遇与挑战
UClould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怎么能够在人这么少、技术积累又不如大公司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怎么与阿里这样的公司竞争,这是需要深度思考、不断打磨的地方。Y3表示,UCloud也已经探索出一些方法,但是涉及到UCloud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所以不方便透露。
另外,对UCloud来说很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不仅要达到预期,还要超过预期。用户的预期就是在你的平台上业务不受影响,但是平台不可能永远不作变更,一旦变更就可能对客户的业务造成影响。怎么能够在不断更新的平台上使迭代升级平顺无缝,甚至不让用户有所感知,也是UCloud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UCloud虽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已经算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而 Y3拥有行业领先的理念和深度的技术背景,他的到来,将帮助UCloud完善SDN、NFV、混合云等新兴技术,并在网络、虚拟化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
扫码关注EGO公众号,每天都有精华文章和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