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认知差,成为人生“大赢家”

缩小认知差,成为人生“大赢家”_第1张图片
认知差

近些年,“人生赢家”这个词常为我们所听到或看到。然而,真的有人生赢家吗?在我看来,所谓的人生赢家,不过是他人的主观评判。客观来讲,赢只是相对观念。如果非要给人生赢家定下一个定义,我认为伊姐在《认知差》里对此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你认可你得到的,求仁得仁。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人生赢家”,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成为自己的人生“赢家”。

伊姐在这本书里,分别从“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这三个层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提升自我认知,来缩小与他人认知差距,进而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认知”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李笑来说过,人的大脑其实就像电脑一样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电脑需要不定期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来优化运行处理机制;人脑同样也需要时不时地进行认知升级,以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在我看来,人只有不断地进行认知升级,先学会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与外界和谐相处。

对于实现自我迭代升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不妄自评判他人人生。

所谓成长,意味着不断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在对待人和事上,学着不再完完全全去控制,而是富有弹性和灰度,用包容和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外界。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人生赢家“,仅仅是你以为的“人生赢家”,只不过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来解构别人的生活罢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影像,而非真相。没有人能拥有完美人生。即便举世闻名的戴安娜王妃也不例外,既有着光芒四射、分外耀眼的一面,也有着落寞不幸、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第二,学着用增量思维思考。

在这个日新月异,未来已来的时代,若想与时俱进,不被淘汰,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将存量思维转变为增量思维。增量思维,换言之,是成长型思维,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且保持认知处于开放状态,通过改变或升级认知,来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而拥抱和顺应变革。关于增量思维的一个很有名的例子:罗辑思维创始人兼CEO脱不花当初砍掉让业内吃惊的十分赚钱的业务——“卖货电商”这个存量,尝试专注于内容付费领域的“得到”这条商业变现探索之路,使之迅速成为业内第一名。

第三,别把太多人请进生命。

在处处讲效率的今天,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若分配得广,必然不能分配得专。工作如此,情感亦是如此。那些“朋友圈”需要你花大量时间点赞评论的朋友,真的称得上你的朋友吗?关于朋友,《认知差》里这样定义:“一种是完完全全的情感交汇,毫无利益瓜葛,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彼此的默契;还有一种,是你希望跟对方交换社会资源,实现共赢,这就是所谓的人脉,这建立在你们实力相当并认同对方价值观的基础上。”简言之,朋友就是你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成长的人。所以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人有多少值得你花时间与精力,能与你共同成长?我们的生命中,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把太多人请进你的生命,若走不进内心,只会把生命搅扰得太拥挤;若走进内心,心就那么大,人却那么多,心会觉得太憋屈。而当曲终人散后,你会发现过客只会匆匆而走,而留在你身边的,永远只是少数,所以不妨留些时间给他们,别让岁月成遗憾。

第四,尝试读懂自己做自己。

人生,从来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取悦,是对自己的扭曲,从来无法换来尊重,也从来不会带来真正的价值。真正自信的人,从来不卑不亢;宁愿沉默也不说假话的人,每一句话,才分外被尊重;拒绝无关人等进入生命的人,交往的圈子反而更精准,交流也更有质量。有时候,你的圈子大了,只是代表能交心的人少了。所以学着重视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的需求,真正读懂自己,学着做自己。心,只有一颗,别太累;人,只活一次,要学着为自己而活。

所以与其羡慕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不如努力去做自己心中的人生“赢家”。

End.

大家好,我是小小清心。

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一些力量或一点启发!

最后,让我们一起前行,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缩小认知差,成为人生“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