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术与做管理的二元化视野的反思

笔者以前在鹅厂的时候,有位大牛的内部分享过如题的文章,大意是这样的:

在中国的IT行业,做技术的同学都面临这个一个困惑。做开发、做技术是吃青春饭的,我们不能一辈子去做。最好30岁左右完成转型,完成从技术向管理的转型。

但实际上把“技术”和“管理”作为对立的两个面,然后谈转型,这是典型的简单二元化的问题。与“黑与白”、“对与错”等是一样的。简单的二元化视野容易让我们陷入极端,由于没有中间状态,很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

实时上任何工程师从事的工作,比如软件开发、测试、售前支持、售后支持、运维运营,都涉及大量的管理,而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技术,脱离不开其所存在的技术环境和氛围。所以我们面对的不是从A到B的转变,而是工作比重的逐步转移。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在从事软件开发的3~5年的时间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背景、业务背景、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影响力、人脉网络、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情商等等,在做每一个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不断的汲取各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那3~5年之后,你认为他会问“我应该如何从技术转向管理吗”这种问题吗?

多年后重读这篇文章颇有感触:

笔者早年做开发,技术在团队里是偏差的,所以开发时代码都尽可能的简单清晰(因为复杂了自己驾驭不了)、注释文档齐全(怕忘,方便快速查阅)、监控脚本完备(心里没底怕出问题),因此反倒被leader看中,被分配了部分产品和运营的工作(因为人手不足),最后绩效反而高于很多技术不错埋头开发的同学(当时感觉很心虚,因为自己技术水平确实一般,现在想想无外乎是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高于程序员平均水平的管理能力,得到了leader的认可)。

后来回到家乡运营商做电子渠道,亲眼见证了很多领导和同事(主要是市场条线)由于技术知识方面的缺失,活生生把简单的事情搞到很复杂甚至难以收场的事例,真心体会到对于ICT行业来说,越是非技术的岗位,越应该具备技术底子和技术理解力,只有对产品或渠道的运转细节一清二楚,才能对工作施加最有效的管理。

回头来看,确如当年那位大牛所说,技术与管理永远是同时存在于工作中的,往往只有比重的逐步调整,少有跳跃式的直接转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技术与做管理的二元化视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