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行 - 草稿

侗族,是先秦百越支系之一。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于侗族的历史来源,已无从考证。侗族的自称最早见于宋代的史籍,明清以来,侗族被称为“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侗族。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性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乡行 - 草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侗乡行 - 草稿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侗乡行 - 草稿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侗乡行 - 草稿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风雨桥,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

关于风雨桥,在侗族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夫妇俩儿赶着去地里干活,过河时,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培冠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美丽的培冠。布卡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布卡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培冠。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由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

侗乡行 - 草稿_第5张图片
三江风雨桥,为世界之最。

侗乡行 - 草稿_第6张图片

侗乡行 - 草稿_第7张图片
程阳永济桥,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侗乡行 - 草稿_第8张图片

侗乡行 - 草稿_第9张图片
程阳合龙桥

侗乡行 - 草稿_第10张图片
程阳永寿桥

侗乡行 - 草稿_第11张图片
皇都侗寨普修桥
侗乡行 - 草稿_第12张图片
侗乡行 - 草稿_第13张图片
风雨桥上供奉的神位

侗乡行 - 草稿_第14张图片
通道县城夜景

无鼓楼,无侗寨。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追溯鼓楼的起源,也许要追究越僚人的“巢居”了,就是“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梁柱、照面坊,是经过族中长辈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选定,木材优良、粗大,高度均匀,树龄古老,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以杉木为主。鼓楼一词含义,应该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因此,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习惯,俗称鼓楼。鼓以桦树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风雨桥的建设即利于交通、休息避雨、会友、观赏江面风景,同时可美化侗寨环境,所以,风雨桥又叫花桥。

侗乡行 - 草稿_第15张图片
冠洞侗寨鼓楼

侗乡行 - 草稿_第16张图片
皇都侗寨尾寨鼓楼

侗乡行 - 草稿_第17张图片
皇都侗寨系凤鼓楼

侗乡行 - 草稿_第18张图片
芋头侗寨芦笙楼

侗乡行 - 草稿_第19张图片
平寨独柱鼓楼

侗乡行 - 草稿_第20张图片
三江县鼓楼

你可能感兴趣的:(侗乡行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