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转发“鸡汤文”?

原创作者/摄影:戴德文。版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及原文出处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转发“鸡汤文”?_第1张图片

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有许多人除了喜欢发各种广告、自拍之外,还特别喜欢每天转发一些励志文章,或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句子。这些文章或自称是“心语”的句子,大多矫揉造作,喜欢煽情喊口号,政治正确,基本没有实质的内容,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没有一些被称为“干货”的方法论。网友将这类文章戏称为 “鸡汤文”

那些天天转发鸡汤文的朋友,仿佛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

他们天天充满正能量,他们积极向上,志向远大,充满对生活的激情与斗志。

然而,事实上呢?

虽然他们每天正能量,但我却很少听说他们能真正吸收到一些“营养”,真正让自己充满能量,我并未见他们有所行动,也未听闻他们有所实质改变。我曾经也掉入过转发鸡汤文的“坑”,后来经过一些努力与挣扎,还好终于走了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依然天天地转发?是什么原因使那么多人喜欢转发鸡汤?

下面我来简单聊聊我对于“许多人喜欢转发鸡汤文”的看法及其背后的原因。

1、只博取认同而不启发思考。


鸡汤文总是喜欢用一些笼统、模糊的字句,来说明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以达到“政治正确”、博取他人认同的目的。
比如,为了强调“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他们会说:

保持乐观的心态,好事自然会发生。

诚然,积极心态是促进、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能本末倒置地认为,有了好心态就有会好事发生。为什么这种逻辑上明显站不住脚的话语,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听喜欢看喜欢转发呢?我认为,这可能与人的大脑有关。

人的大脑其实是懒于思考的,它并没有“思考”的习惯。

若把人的大脑比作是一台电脑,思考就像是检索“硬盘”里的数据一样,需占用较多的内存,大脑会“本能地”拒绝这种行为,“思考”只是一种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习惯。“只要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好事自然会发生”,它符合如今很多人的“投机”心理:不需要苦哈哈的努力,不需要漫长的等待,只要将心态变得“乐观”就行了。

所以它很符合许多人的心理预期,因而能轻易获得他们的认同。

2、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中里有一种认知偏差,叫做韵律当理由效应(Rhyme as reason effect)。很多人只要一读到一些有点节奏,有点韵律的句子,便下意识地认同它,觉得它一定很有道理,而不会去思考、分析它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科学理论依据。再或者,它只给出一些模糊的概念,从而使自己可以正确到“难以反驳”。

比如这样的一句话:

你给世界一个态度,世界还你一个高度。

它看似颇有“哲理”,实则假大空:你不知道它说的什么是“态度”,什么是“高度”,他们也不会告诉你什么叫做“给世界一个态度”,世界又如何“还你一个高度”。好像说了,实际上什么也没说,故弄玄虚而已。

3、行动的错觉。


杨绛先生曾说:

你的问题是,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过载的今天,我认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我们天天阅读着一大堆碎片化的信息,便以为自己懂得了很多,还错以为已经践行了很多。

我们来看一条这样的句子,大意是这样的:

多少年轻人每天玩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煲韩剧……每天做着一些老年人都能做的事情,这样对得起你们的青春吗?

比起之前那些鸡汤的“言而无物”,这类句子似乎还能多少引发人的思考。它的出发点是想让人明白时间的珍贵,不要浪费青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值得学习、反思的。然而,那些人转发完这类文章之后,下一秒又被下一篇更有煽动力、“更正确的”文章吸引了,然后又继续转发,继续刷朋友圈。

这时可能便不是文章的错了,错的是看文章的人。他们每天刷着这类文章很爽,感觉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错觉:

“我已经行动过了,我已经成长了。”

然后便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把文章“分享”出去,以换取别人更多的“赞”,获取更多的认同。

但他们可能未曾意识到这种一种事实:

知识本身并不是力量,只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生产力才能形成力量。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而不去吸收其中的营养,不去结合理论去践行,就难以将其长成自身的“肌肉”,形成不了可以武装我们的力量,也难以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4.从众效应。


“这篇文章最近很热门很流行啊,一定是最新爆款!转转转!”

“为什么啊?”

“因为XXX都在转发啊,不转发不收藏就OUT啦。”

……

这类人判定文章对自己是否有用,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很多人在转发。

首先,要认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好文章会可能会传播较广,但传播得广的未必见得就是好文章。“好文章”与“传播广”是充分不必要的条件关系。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

知识可能比其它信息(如娱乐、八卦、谣言)更难传播。

像娱乐、谣言这类信息,它们往往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进行包装,简单粗暴,充满画面感,更能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兴奋,激发好奇心。

而知识类(这里尤指非虚构类)的文章,则往往相对严肃一些,并非他们写文章时“故作高深”(当然不排除有这类作者),而是为了尽量做到客观、理性地陈述,就必须要剔除带有太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语言和文字,避免为了吸引注意力、为了点击率而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有意扭曲事实。

结语


理论指导固然重要,但不应成为你天天转发一些没有营养的鸡汤的理由,也不是你迟迟不行动的借口,不要沦为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记住: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持续践行才是王道!


P.S.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者你也喜欢摄影,喜欢健身,那就大方地给我点赞关注我吧。因梦想而觉醒,因觉醒而践行。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起 并肩作战!

【往期文章浏览】

为什么你连“感兴趣”的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有毅力?

【爆照+干货】健身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容貌?

掌握这些“高频小套路”,你就是摄影达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转发“鸡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