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

1 、韩非子的帝王之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最后一位大师韩非子曾将法家治国要义概括为法、术、势三点。

法即国家法律制度、刑罚赏善,术即君主权谋、御下之道,势即君主权威、国家权力

简言之,韩非子推崇的治国模式是,一位精通权谋与治国的君主,通过笼络人心、掌控臣下、明断赏罚,确立自身权威的神圣,从而推行国家法律制度,最终实现国家法治与强盛。

帝王御下之道,首在平衡。只有大臣间争斗不休,而且斗地势均力敌,君主才可以居中仲裁、稳坐钓鱼台,如果大臣里出现了一党独大,君主就有大权旁落的危险。

2 、嘉靖的帝王之术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1张图片
嘉靖皇帝

嘉靖无疑是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皇帝。

查抄沈一石家产,却查出了浙江官场二十年贪墨罪行,首当其冲的就是严世蕃的门人郑泌昌和何茂才。

严世蕃受牵连,被踢出内阁,理所应当。高拱、张居正也被踢出内阁,就耐人寻味了。

看嘉靖的系列部署,严嵩仍然是首辅,却明确强调徐阶实领其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副职主持常务工作、干正职的事情,对严嵩来说,这是惩戒与警告。

此时严世蕃被踢出内阁,内阁里徐党人数占优,很容易加快徐党倒严的步伐。为此,高拱、张居正也只能被踢出内阁。

而让处于中间派的老好人李春芳、陈以勤入阁,就避免出现两党斗争升级、局势失控的危险,朝廷大局仍然可以平衡。

甚至嘉靖让徐阶传旨,也不乏嘉靖对徐党的分化意图,从后面的剧情看,徐、高、张三人之间随着严嵩一党逐渐垮台,也渐渐生出了矛盾和猜忌。嘉靖甚至为后来的隆庆都准备好了新的平衡体系,无非是从严徐之争变成徐、高、张之争而已。

3、 嘉靖的帝王心得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2张图片
嘉靖皇帝

全剧开篇和结尾,嘉靖的帝王心得都明确说出来了。

剧开篇严党、徐党在小朝会上互相攻讦,局势失控之际,嘉靖道长出来了,对两边都好言安抚、各赏五十大洋。

严世蕃骂高拱、张居正是奸臣,嘉靖轻描淡写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有些人是云有些人是水,只是干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全剧最后,面对不开窍的儿子,嘉靖终于将毕生心得说出,所谓忠臣、奸臣,只是长江、黄河之分,长江水清,能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水浊,也能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能肆虐各省,长江也可以。最重要的是,黄河泛滥了要治理,长江泛滥了也要治理。

由此可见,嘉靖深谙帝王术精髓,大臣没有所谓忠奸之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4、 嘉靖的复杂与孤独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3张图片
嘉靖皇帝

其实我一直觉得,嘉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好伺候、最难以捉摸、最善用权术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太多昏君、暴君,也有不少明君、贤君,却鲜有他这样的复杂人物——绝顶聪明又极度自私,其实没有干太多坏事,却也没有干任何好事,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皇权在别的皇帝那里,更侧重于“权”,在嘉靖那里却偏重于“术”,是他驾驭臣下、精于制衡的“术”。他惯好的套路就是:在一任内阁首辅如日中天之时,就培植拉拢一个年轻人,等这个年轻人逐渐坐大,便是现任内阁首辅被赶下台取而代之之时。嘉靖在位45年,手下也算能人云集:高拱、张居正、严嵩、严世藩、胡宗宪……可是无论清流还是严党,这些人下场如何呢?

张居正万历朝位极人臣,可最终被抄家,儿子活活饿死;高拱被勒令致仕;严世蕃被诛;严嵩沦落街头形同乞丐;胡宗宪含冤自杀……其实无论奸臣还是权相,谁又逃得过天家威严?所有人的爱恨嗔痴、兴衰荣辱,不都系于皇帝一人之身吗?特别是嘉靖这个有明一朝头等聪明的皇帝。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4张图片
嘉靖皇帝

可是我们看到的嘉靖,分明又那么孤独。他少年只身一人以藩王之身进京继位,没有父母(生母是继位后接来京城的,宫中还有一位名义上的“母亲”实则对他形成压制),没有兄弟,中年后笃信“二龙不相见”与亲生儿子甚少见面,稍微知心一点、能说得上话的,就是身边的太监了。所以我们看到嘉靖和服侍了他四十年的太监吕芳,有一种介乎主仆、兄弟之间的感情,甚至后来接替吕芳的黄锦,都能偶尔“嗔怪”于他,这等神情举止竟然比亲儿子裕王还相对亲昵……剧中不止一次的特写嘉靖身披长袍的身影,有时是在雪夜里踽踽而行,有时是张开双臂扑向镜头,有时是披头散发恣意奔走……可是这些长袍笼罩下的身影,却总让人觉得是孤单的,可怜的,对影成三人的。

嘉靖更不止是一个被权力腐蚀的独裁者,他也有自己的孤独。

权力,在《大明王朝1566》的叙事框架中,既是嚣张的,又是丑恶的,既是孤独的,又是疲惫的。

5、 嘉靖与海瑞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5张图片
嘉靖与海瑞

海瑞与嘉靖的纠缠,真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骂嘉靖骂得最狠的人是海瑞,可是听到嘉靖死讯最悲恸的人也是海瑞,史载海瑞在牢中闻听嘉靖死讯“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这其实不是矫情作伪,皆因海瑞是真心视嘉靖为“君父”,因不见君父爱民如子,才有那份“爱之深,责之切”的天下第一疏”。嘉靖对海瑞也是一样,看似最该痛恨海瑞的是嘉靖,其实最了解海瑞心思甚至最宽容海瑞的还是嘉靖。

这两个人,有太多相似之处,比如一样的孤独——一个是至高道德境界上的孤独,一个是至高权利境界上的孤独。所以剧中,等级悬殊的这两人竟有不止一次面对面的机会,要知道连内阁成员一般也只能远远在殿外候着,哪像海瑞可以与嘉靖近距离直面。最妙的就是在全剧的尾声部分,嘉靖为了见海瑞,竟然梳头更衣,穿了端正的龙袍而不是道服,修饰了病容,还召集了裕王跟世子,祖孙三代一起会海瑞——站在阶下的海瑞,是“海笔架”(海瑞在官场得的外号),坐在堂上的祖孙三代,中间高两边矮,也是个笔架。嘉靖就是要拼尽全力地告诉海瑞:你算什么笔架?坐在你面前的朱氏三代人,才是大明朝真正的笔架!

其实,看官们自然明白,他们都是笔架。要治天下,权力是笔架,制度是笔架,尊严是笔架,原则是笔架……人心,也是笔架。

6、 嘉靖的悲剧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_第6张图片
嘉靖皇帝

事实上,严嵩也好,徐阶也好,乃至吕芳,对嘉靖这套把戏又有什么不清楚的呢?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谁又不了解谁啊?

嘉靖自以为是棋高一招,俯瞰众生,只不过是众人不敢说破而已。

但皇帝的新装还是终于等到了不怕死的海瑞来说出,“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天下人不鸟你很久了!

被海瑞这么一骂,嘉靖终于从权利的游戏的快感中走出,他愤怒地让百官审判海瑞,看到的却是百官、黄锦还有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在为海瑞说话、想方设法保全海瑞。

此时此刻,嘉靖切身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原来这只是一场戏,所有人都在陪我唱戏!

天资绝伦、曾经被寄予中兴大明厚望的嘉靖唱了一辈子戏,却只能带着遗憾谢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