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就是“沒有後代”

近年來各種古書“新解”令人目不暇接,其實這倒也無可厚非,不過你們玩“新解”的人啊,還是要學習一個,要知道古人吶,比你們那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你們畢竟還too young,把《三字經》讀順沒有你就來臧否古人?一句話,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不要搞得別人目瞪狗呆。

《孟子》里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句話,歷來都沒什麼爭論,但是現在有人說“無後”的意思是“没有盡到後輩之責”,至於歷來所說的“無後”是沒有後代,那是東漢時候為《孟子》作注的趙歧欽定的,完全曲解了孟子的原意,孟子沒有任何這個意思。

這個說法站得住腳嗎?

今日的好事者,只顧著把古人的話按照自己的意思橫加解釋,根本沒有想到一個問題:“你憑什麼說趙歧說的是錯的?”然而他們並沒有給出任何證據,反正就是一副“我爽天下爽”“老子最牛其他人都是傻逼”的架勢。

解釋古文也要按照基本法啊!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見《孟子·離婁上》

乍看之下,即便按照“新解”,也說得通啊,毫無違和感。

然而你覺得以舜的名人效應,這種典型案例孟子會只用一次嗎?

萬章問曰:“詩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見《孟子·萬章上》

把兩段話合起來看就很清楚了:孟子是認同舜的“不告而娶”,並為其辯護的。

所以“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如果有兩種解釋:

1.“舜不告而娶,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的。(但是)君子認為跟稟告了一樣。”

(喂喂,你不覺得這個太神展開了嗎?再說了,你憑什麼可以腦補那個“但是”?)

2.“舜不告而娶,是因為害怕沒有後代啊。君子認為跟稟告了一樣。”

你覺得哪個對?

當然好事者也會說“你憑什麼能腦補個‘害怕’,我就不能腦補個‘但是’?”“我覺得第一種解釋也很順啊,先批評后保護,辯證看待嘛”。

所以接下來我直接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證明“無後”指的就是沒有後代。

有多粗暴?搞語言學的有一句話:“例不十,法不立;例外不十,法不破。”所以接下來我要列舉“無後”在先秦上古漢語中的語例:

1.喪不慮居,毀不危身。喪不慮居,為無廟也。毀不危身,為無後也。(《禮記·檀弓下》)

2.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酖之。曰:“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飲之,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3.韓厥言於晉侯曰:“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左傳·成公八年》)

4.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

……(為圖方便,引文來源於台灣中研院的“漢籍電子文獻”,未加查證)hanji.sinica.edu.tw/

其實例子不止十個,但限於篇幅,就放四個。看了之後一目了然,根本不用討論更深入的語法問題。

講講1和4, 1中“為無後也”與《孟子》的“為無後也”結構完全一樣,意思就是說守喪自殘也要有個限度,不然你死去的父母就沒有後代了啊。4同樣語出《孟子》,同一部書的語言有其系統性,所以這個也是很有說服力的。

而那些說“無後”的意思是“没有盡到後輩之責”的人,能否舉出一兩個例子呢?沒有證據就妄言古人之非,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狂妄罷了。

所以說你們啊,不要聽的風是的雨。不然報道出了偏差,你們也要負責任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無後”就是“沒有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