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基金君邀请了银华内需精选基金经理刘辉做客粉丝会,为大家分享当下市场的投资机会和思考。
刘辉是一位经过实战证明,能够横跨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绩优基金经理,自2017年3月起,刘辉开始掌管银华内需精选,他精准预判了2019年农业基本面反转和科技产业的爆发,并提前于低位布局。2019年银华内需精选净值稳步上升,取得了100.36%的投资回报,夺得同类413只基金冠军。
基金君整理了当天活动的文字实录,与您分享:
中国基金报见习记者 文景 陈小聪
在刘辉看来,疫情是一个导火索,把美国持续积累、深层次的宏观经济和债务结构问题暴露出;A股在国家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短期震荡后,将迎来上升格局。在品种选择方面,长期看好科技股的机会,但科技股短期依然需要震荡蓄势,之后会出现分化行情,部分品种能创新高。此外,看好必选消费行业,其中,农业、医药股都是重点关注领域。农业股方面,看好养殖业、种植业的龙头。而对于外贸等短期看不清的行业,暂时观望。刘辉认为,当前市场情绪偏低迷,有可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长期看好的标的。
长好科期看技股
短期调整时间还不充分
问:对今年5G建设怎么看,疫情对建设进度会不会有所延缓?另外怎么看待5G板块目前的估值?
刘辉:5G建设进度不会放缓,经济下滑的压力反而会促使政策转向宽货币、强财政的方向。5G建设可能还会加速,作为新基建的一种方向,在政府的推动下,今年的速度应该会比预想的快。
目前5G板块的估值在相对合理的状态。随着整个5G建设的进程,订单和业绩逐一兑现,对后期订单和业绩的把握性增强。有的公司估值可能还会提升,有的公司则可能略有下滑。但从目前来看,整体上相对合理。
问:科技股近来回调普遍超过30%,但整体估值还偏高,而且反弹偏弱,还看好科技股后市吗?
刘辉:我非常看好科技股后市。2018年的下半年,中国的成长股,主要是科技股出现了较大跌幅,我从中看到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是一个至少三年(2019年到2021年)维度的长周期投资机会。
近期科技股调整的幅度较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去年8月初科技板块强力启动以后,一直到今年三月初,差不多6个多月时间,基本上处于一种持续上涨的状态,始终没有充分调整,持续的上涨累积了很多的获利盘,同时也出现了短期阶段性估值偏高的状态。目前估值偏高,主要是针对中短期业绩,即6个月以内的业绩状态而言。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和国外经济下滑等方面的冲击下,投资情绪发生重大逆转。大家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投资情绪对这种高估值的支撑力度就下降了,从而出现了明显的调整。
总体来说,我认为反弹偏弱也是一种好现象。有一句老话叫“底部不反弹,反弹不是底”。前面在下跌的过程中时不时出现那种大阳线的一个反弹,我们叫反抽。大阳线的反抽是整个调整还在继续的特征。我预计,目前整体调整幅度基本上接近到位,但是调整、震荡的时间可能还不太够。因此,我们还在静静地等待整个科技股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基本到位。
我们要对科技股进行有效地甄别,看看哪些标的后续的基本面会是一个不错的状态。此外。还要核算它整个估值水平大体是否合理,这个合理既包括中短期的合理,又包括可能更重要的通过基本面的推演。观察今年年底甚至明年上半年,它的估值会不会出现一种还不错的状态。如果相对好的话,可以考虑买入。
科技股将会分化
年内整体创新高概率不大
问:新基建的大力建设能否继续推动科技股冲击新高?
刘辉:总的来说,对科技股整体2020年的表现是持谨慎乐观态度。因为调整幅度基本到位以后可能还会有一定时间的筑底,筑底以后会反弹,反弹以后还会分化震荡。科技股实际上要有像去年年底那样的一种持续的上升,估计难度还是偏大的。所以科技股作为一个整体去冲击新高,还是要持谨慎的态度。
同时,科技股会存在分化,预估有相当一部分科技股在今年的高点基本上已经出来。而有一些基本面特征非常好的股票仍有可能在后续某个时点继续冲击新高。但能够冲击多远,得根据基本面来认真地进行甄别。每一个标的背后都对应着它本身的基本面,有可能是5、6个月的基本面,也有可能是一年多的基本面,需要对它进行匹配。
问:科技股开始降温了,剧烈震荡之后,科技股哪些细分板块已经跌出机会?现在投资科技股会不会高位套牢?疫情过后,会不会出现结构性通胀?
刘辉:目前调整的幅度实际上比我的预想要大。说实话,这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跌出机会。但这里的机会是指一个中长期的机会,而不是短期的机会。如果要是看的特别短的话,像明天或者说下星期会怎么样,其实都很难说的。只能说整个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从长周期来说还没有走完。
谈到细分板块,首先在新基建像5G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存储等,应该说他们本来在今年业绩的确定性相对比较好,所以后续应该都还会有一些机会。而半导体现在是跌幅是比较大的,由于前面它涨得太多了,参与者众多,所以调整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需要更多的耐心。它们的调整幅度也可能还没有完全到位,但也接近了。
银华内需基金也会在后面的过程中对科技股保持密切的关注,对科技股中长期的投资比较有信心。
另一方面,至少对于机构投资者、职业投资者来说,市场的涨跌本身不应是做出投资行为的基础。市场亢奋或者低迷都不是做出买和卖的理由,背后需要考虑基本面的发展变化,以及跟股价的匹配关系,这应当是考虑问题的重点。
至于通胀,疫情过后确实存在出现结构性通胀的可能性。经济如果不是太好的话,整个需求可能会相对偏弱,同时油价也出现大幅下跌,所以工业端出现通胀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但民用消费,尤其是必选消费,比如农产品等,影响主要是在供应层面的隐忧,我们也在保持密切的观察。
疫情对农业上市公司影响不大
但需要观察气候异常现象
问:目前国外疫情对农业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大吗?又如何看待?
刘辉:总的来说,国外疫情对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应该说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国内的农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和最终的消费总体上都在国内。整个生产过程在国内,整个14亿人的消费端也在国内。虽然可能会涉及一些进口,很多人也对国外进口总是很担心,其实对国内消费影响是不大的。
如果关心数据的话,可以看到无论是像小麦等主要种植作物的进口,还是说猪肉、鸡肉等肉类的进口,中国的消费习惯本质上跟发达经济体的国民消费是差不多的。我们国民的消费量是很大的,一般国际上的进出口,尤其在主要肉类和主粮的进出口额基本上只占我们的消费额很小的比例。
国外疫情对国内农业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但可能这次疫情的出现,可能会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农业这方面的问题,关注农业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正常运转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去注意到并且重视农业公司的投资,而这有助于农业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以及未来在市场中内在价值的表现。
问:因为疫情期间国外很多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和非洲蝗灾预期,农业板块被逆市看好,怎么看待农业板块的后续行情?
刘辉:整体上来说,我是比较看好农业板块的后期表现。至少上半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往后需要再继续观察。从传统上来说,全国范围的疫情过后,往往都会出现水旱灾害。疫情往往就是整个气候或者循环系统产生异常特征的一个反应。疫情期间很多国家开始限制农产品的出口,尤其是一些粮食出口国他们在针对疫情过后可能会出现的农产品或者气候的异常,做出了应急性反应。这种情况后续需要仔细的等待和观察。
农业板块被逆势看好是因为现在参与在里面的人非常多,各自都有不同的投资方式,有好几种类型的资金,他们的投资逻辑也不完全一样。其中一部分的资金认为在这次大规模的疫情过后,一般情况下气候都是会出现异常的。这种气候异常会导致农业上的生产低于预期量。而农产品又是一个必需消费品,所以短期会引起价格的重要变化。这个应该是目前市场中包括种植等很多公司的股价大幅变化的背后的一个因素。
看好养殖业、种业龙头公司
问:农业板块哪些细分领域值得看好?哪些板块有机会?
刘辉:对于我个人而言,可能更看重在养殖这一块的产业。中国原有的养殖产业是非常分散的,主要是个人散养户来完成肉食的提供。但在非洲猪瘟下,这一切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以猪肉为例,中国那么多的上市公司的猪肉供应量其实加起来也不超过10%。这和国外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的肉食供应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这个产业本身就是极度分散化的供应结构,从前年年底开始的非洲猪瘟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染性非常强,散养户已经逐渐很难养活猪了。
由于非洲猪瘟的强传染性会导致生猪大规模的死亡,而且死亡以后这些养猪场会转入阳性。转入阳性以后,这些养殖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能用的。这不但意味着企业需要大规模的提高防护成本,而且要求企业对这个防护过程中要有很高的成本控制能力。而对于擅长这种精细化管理、工业化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来说,它们其实在这一块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供应份额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养殖产业最主要的逻辑。中国对肉食的消费量总体的变化是不大的,但这些肉应该由谁来提供?在过去主要是由广大的散养户来提供,而未来中国的肉食将主要就是由那几十家养殖上市公司,以及一些非上市的养殖公司来提供。这些大规模企业提供的肉食市场份额,可能会在几年的时间内从百分之几上升到50%,甚至一个更高的规模。我觉得这是目前养殖这块最重要的一个投资逻辑,在本质上是一个成长的投资逻辑。
要把农业板块从传统的周期逻辑转向了成长逻辑的思路理解清楚,才能够看明白整个养殖产业上市公司价格的运动。为什么越是龙头的公司,它上涨的幅度就走得越好,上涨幅度越大。为什么越是工业化的集中养殖,它整个的涨幅就越好。为什么是成本控制越好的企业,它的涨幅就越大。只有把这个理解清楚了,才能明白当前市场养殖股价格运动的模式。
因为我本质上在农业这方面是一个产业研究者,所理解的投资机会都是基于产业的研究。除了养殖这一块,农业它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变迁的机会。在逆全球化里,市场实际上也在演绎,比如像转基因它所带来的种子行业格局的变化。如果深入研究种子行业的结构,大家会发现种子行业的供应结构其实跟几年前猪肉养殖的供应结构是差不多的,也是非常分散,每个省都有几个种子行业公司。而龙头公司实际上在整个产业结构里面占的份额是很低的,在百分之几左右。
相对于其它非龙头公司,极度分散的产业结构会使得龙头公司在种子行业的起伏周期里面,所占到的优势实际上是不大的。在中国有数量庞大的种子行业公司,但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没上市的。而且几乎每个省甚至有育种公司。对于转基因的出现,可能有的人会冲着主题去,但还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会给未来产业结构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转基因的出现会推动中国种子行业公司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可能会发生像过去养猪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的过程。
所以,这个集中度不断上升的过程实际上对龙头公司是非常有利的,他们由此会进入一个漫长的成长发展通道。在农业股里面,我还是比较看重种子行业的投资机会。当然看中种子行业投资机会的背后是由于转基因的高技术特征、以及生物农业对农业生产的介入,使得龙头公司和非龙头公司之间的技术差出现了重大变化。由此预计未来的种子行业会逐渐向龙头公司集中,相信对龙头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消费股择时要从长期角度考虑
要具体分析板块、公司,不能一概而论
问:国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推出大规模的消费刺激政策,这对消费股后市有影响吗?
刘辉: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更多是在产业中长期的发展演进上思考很多问题,好多投资可能都是不能建立在国家推出的大规模消费刺激政策的基础上的。
当然预计将来会在某些方面会提出一些刺激政策,而且这种刺激政策的推出,估计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必选消费品上,比如肉类、粮食,家庭日常生活必须用的一些东西等等。刺激政策对这些必选消费品可能会更有利一点,但对于可选消费可能没那么大的影响。但其实现在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了一部分预期在里面。
问:很多机构都预测消费会发生“报复性反弹”,但目前消费指数还处于高估,现在这个时间适合布局消费吗?
刘辉:作为一个长周期的基本面研究者,看问题的时间周期会比市场参与者中的多数人长,因为我是以年为单位。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股涨了一波以后,短期估值可能处在一个不便宜的状态,后续是否继续涨很难预测。
如果这个时间点去布局的话,其实很难做出一个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因为需要回到具体的行业或者公司、产品。12到18个月的业绩增长能不能让股票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状态。如果可以保证,那我认为是可以的。
有的股票跌得很多,有的股票可能还能往前走,做股票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事情,但同样也要考虑到回报的问题,把时间拉长了来看,得到回报概率的大小是在布局时要考虑的问题。
问:白酒,医药是长期牛股板块,也都在历史高点,以未来3年看,是否会继续不断刷新新高?
刘辉:要看是作为板块不断刷新高,还是作为公司不断刷新高,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路径。作为公募基金经理,思考板块亦或公司,最终都还是要落到公司内在的发展演进和发展变化上。这种发展变化最终要体现在它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上,从而推动其股价的变化。
无论是白酒还是医药,都需要从板块往里面看,要看到一些重要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其实在前一阶段,我们会发现白酒里面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价格的表现差异是巨大的。可能对于茅台、五粮液它是一个价格的走法;对于口子窖可能又是另外一个走法;可能对于酒鬼酒又是另外一个走法。白酒虽然是一个长久的板块,但如果拿一个板块的思维去做个股的话,有时候会形成一些误导。
由于现在一拨拨年轻人的出现,其实白酒的消费总量实际上是不增长的,甚至还略有下滑。但喝的酒是越来越好,而这主要是白酒里面的一些中高端,尤其是高端品牌酒的重大投资机会,而不是白酒行业整体性的机会。因为实际上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整体上是不增长甚至萎缩的,而国内高端品牌白酒赢得了这个市场里更大的份额,所以说这是他们的投资机会。
对于中低端白酒,我的信心可能是没有那么的强。白酒作为一个后周期品种,它会阶段性的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但为作为一个板块,可能还是需要服从它在整个经济运行周期里面的特征。对于一些市场份额不断集中的像五粮液和茅台,可能会体现出另外的一些特征。
医药也属于长牛板块,但需要仔细去看。医药作为一个大板块内部的分化是极其厉害的。有的股票可能已经涨了非常多了,要是去深入研究基本面,会发现它可能将来还能涨。而有些股票可能已经跌了很多,但深入去研究其基本面会发现它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没有机会。所以医药作为板块来说,很难说它是否会不断的创新高,还是要找准方向,找准公司。医药是一个能够产生长牛股的板块,核心是要找到这些长牛公司。目前银华内需也在医药板块里做了一些布局,目前来看整个进展还是不错的,希望能在这里面挖掘出一些长牛股吧。
内需板块中看好必选消费
问:银华内需的投资板块结构是怎样的?未来看好哪些板块?
刘辉:银华内需目前关注农业、科技以及医药三个比较重要的方向。
三个方向持仓的比重都不算太低,农业和科技的比重可能相对更多一点,但医药占的比重也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之外,还在一些低估值或者逆周期等方向也有布局,例如估值较低的有色、以及建材、环保等。
问:“内需”有没具体的定义?不考虑疫情、经济情况下,内需主要对应的板块和增长点怎么体现?
刘辉:内需没有具体定义,不需要考虑具体对应哪个板块。但基本上投资方面例如营业收入和利润,至少其中一项主要的部分是来自于国内。若70-80%以上来自于国内基本上就认为是内需驱动的行业或公司。目前的情况下,内需说白了就是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的生产,中国人的消费。
14亿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基本构成了所谓的内需。类似对应的板块和增长点其实是挺多的。板块比如说分成可选消费或者必选消费,必选像农业、调味品、卫生用品、家庭生活对应的等;可选像家电、汽车等。
我个人对于必选消费会看的更重要一点。因为未来从整体上看国内经济的增长的确定性不强。但无论是怎么样的变化,必选消费应该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无论是生产商还是大家的消费影响都不会太大。
问:每一次大灾后都要有大变局,这次疫情同样会改变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方式。什么是疫情后的新消费新内需?这些新消费新内需又会对我们的投资理财有什么新的启示?
刘辉:这次疫情事件引起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反思。例如现在的网上办公、音频视频会议、网上路演等,包括将来的云游戏等新消费新内需,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吧。
以往要想让多数人都接受不见面的工作方式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但这次疫情已经在逐渐培养一种非面对面的工作模式。虽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会采用的工作模式,但更多有能力、有条件的行业或公司会逐渐采用非界面工作模式。在内需里面,像金山办公等等将来会不会面临更大的需求,还是需要认真斟酌和考虑。
树立投资原则
预判行业和公司前景
刘辉: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看到的是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有涨有落,有时是在短期涨落,还有中长期的涨落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些价格涨落背后整个行业的公司随着时间不断的变化的另一面。
理解投资既要看到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其背后产业的变化,以及产业里相关公司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评估价格和这些变化之间的匹配程度,然后来判断这是否为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对内在投资价值和投资潜力的分析,我认为在判断的时候,首先应先立足于一个行业。
我们最好能找到一个比如说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个维度里面,整体上处在持续上升的一个行业。整体上升的行业实际上是对投资活动风险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上升的体系遭受重大损失的概率会降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寻找景气的行业。对于景气行业,有的人会看3、5个月或者1年;对于我而言,至少要看两到三年这个维度才可能会带来投资价值,从而产生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需要在相对好的行业里选对公司。同样一个行业里,如果从产业研究或者实业研究的眼光来看,整个产业是有形成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的格局,而且他们相互之间是会不断变化的。对于这种变化,有的可能是中游,它会向上游延伸,也可能会向下游延伸。上游的有可能会向下游延伸,也就是说它的产业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由于在不同的环节上,他们的竞争关系、竞争格局不一样,有时候它谈判能力是不一样的。当公司处于景气行业时,有的公司谈判力强,它就能很好的留住利润。有的公司谈判力弱,虽然行业很景气,但它很容易在价格谈判里被其他的链条和环节削低盈利能力;因此还是要认真地进行产业的推演,找到其中可能出现的产业链的变化,以及留住盈利的能力。
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处在一个高景气的状态。从一个长期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时候还需要评估该价格;若价格严重低于它内在的价值,这时也会构成一个投资机会。一般来说,A股市场投资的情绪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当一个公司不够景气的时候,可能会遭到众人的嫌弃,而A股又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嫌弃行业和公司的市场。如果处在持续的嫌弃里面,有些公司的价格会出现非常低的状态,低于它的内在价值。
判断内在价值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做产业分析;把一个行业里面重要的公司,通过观察其至少两个产业周期(盈利上升和下滑)的情况来追踪或分析它盈利能力的变化,这样大致能够做出一个判断;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产业周期里这样的行业或者重要公司大概能赚多少钱。而赚到的钱又大体能给予一个什么样的估值?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推出大体上正常合理的定价估值。如果这个价格在市场过度情绪化反应后,出现了较大的偏离,低于其内在价值,也会构成一个重要的投资机会。
我做投资的时间相对较长,从业20来年,做投资也15、6年了,在如何调整好状态方面,我想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像选行业选股,包括自我对问题的认知等,这些是会逐步趋于稳定的,也就是说,对问题的判断是要建立在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在投资过程中,通常我会做出推演,然后再去坚持我的判断,去维护基本的投资原则。但是,在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上做事情,有时候结果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并不完全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比较好的是把一个投资过程做出来,并且把它执行了,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对我个人而言,投资失误带来的沮丧迷茫可能更大程度上是自身清晰的投资原则被破坏的时候。因为我们去面对的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时是起起落落的,不能缺少基本投资原则。如果没有投资原则支撑自己去做出很多判断的话,这个人将会处在一种很不安定的状态。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判断和推演的时候感觉很好,然后就买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某些行业、某些公司整个发展变化和自己原来的推演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不及预期,对一些根本问题产生了怀疑。面对这种问题,我总体上不会沮丧和迷茫。因为这种问题是投资过程中间的常态。当感觉这个出现的偏差比较大,而且需要作出调整的时候,就去纠正它就好了。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投资应该还是应该建立在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包括对价值的判断,坚定贯彻投资思路。只有坚定地贯彻投资思路才能对结果没有遗憾和后悔。相反,如果破坏自己长期形成的原则,这应该就算是投资失误了。当然很多普通投资者会特别在意得和失。如果股价涨了就很开心,觉得自己买对了;而股价跌了就很沮丧,觉得自己买错了。但得与失并非是对和错的理由,而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究竟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亦或被公司发展的前景所左右。这可能需要我们认真地斟酌一下。
刘辉:市场价格的变化都是一个现象、表象,投资是要具有前瞻能力、预判能力。必须要突破现象,走到现象背后的实质上去。实质就是中国整个经济的变化,产业的变化,产业里公司的变化,这里讲的变化都是真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股价的变化。真实世界的变化推动了股价在某些时点、某些阶段产生相应的变化。我个人是建立在基本投资理念的基础上,所以可能表面上看到我们踩准节奏,但实际上在这个节奏之前,也许半年一年我们都已经在做深入研究。
比如说像猪肉、鸡肉暴涨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怎么今日一暴涨就发觉内需已经重仓了。但大家仔细去看的话,也许可以发现我们差不多提前一年就已经在做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在逐渐的增仓布局。再比如说科技股暴涨以后发现内需持有那么多的科技股,而且买的科技股都还不错。实际上我们可能在2018年7月科技板块调整以后,就觉得这里面蕴含大机会;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和调研,并为这个机会做准备。表象背后,实际上需要扎实深入的研究。
新基建首先对应的是3年的5G建设周期,去年、今年、明年。在这三年里5G建设相关公司的业绩的可靠度、可预见性都会比较好。尤其在当前很多公司盈利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5G建设相关公司就显得比较珍贵。
大家整体上在这个阶段是比较看好5G建设的。一方面是成长路径,另一方面是景气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持续时间意味着它的估值就越可靠。比如现在看好的光通信领域,因为5G建设要大规模运用光通信技术;5G建设完成后,一定会建数据中心,这也需要用到光通信技术,所以相应地会比较看好该领域。另一方面是服务器,因为现在美国和国内服务器的开支同时处在一种上升的状态,所以它们的景气在今年应该都会是不错的。
除了当下的景气不错以外,其实在进入5G以后,整个社会的流量都可能会上一个大台阶。流量消耗量也因此会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对服务器、云计算等需求都会上升。另外不单单从这些角度看到它这几年盈利的景气,也要看其持续盈利的时间是否足够长。
关于思考如何入手这一方面,由于下游的应用都是一些重要的大公司,因此首先还是要从客户粘性入手。假如没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是谈不上客户粘性的,甚至连进入重要客户的使用都很难做到。如果能够具有一定的客户粘性,那一定是技术能力至少在国内还处在一个还不错的位置。在客户黏性的基础上,再来谈成本问题。此处的研究和分析一般来说都是来自像中移动、华为等大的需求终端。通过大采购方最终的采购方法进行倒推,判断其所需要的元器件的上游、中游是由主要是由哪些重要的国内的厂商来提供的;然后对所有的提供厂商进行比较和动态跟踪,分析他们的研发能力,现金流的维持能力;从而推断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整个变化里会有什么样的竞争能力,以及会不会被其他的厂商所替代等。
看好农业股、医药股
科技股长期看好
刘辉:农业我是会比较看好的。因为整个农业处在整体上行的态势。一部分是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对于内需或农业提供的社会运行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背后也是在于整个行业的结构演进也到了这个阶段。比如说养猪,它的利润都在今年进入了爆发期等。
医药板块也还是比较看好的,银华内需也做了一定的配置。中国整体医药发展水平实际上不是太高,但需求巨大。由于存在14亿人的需求,所以医药板块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关键是看哪些公司能抓住机会。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有一定技术能力或者具备产业引进能力的重要公司也逐渐在浮出水面。同时,由于这次疫情也算是一次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全社会也会对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反思,补齐短板。
科技板块也是中长期比较看好的。目前跌的挺多,而且大家的投资情绪都比较差的时候正好是配置其中真正好的公司的阶段。通过研究去判断和跟踪整个科技产业里比较重要的一些龙头公司,分析判断其价格在未来的可靠度,我觉得这块也是比较看好的。
作为基金投资人,其实就是选对基金、选对人。做公募本质上是委托代理,最终要把钱交付给你信任的人去做一件事情。要想做对,其实难度挺高的,还是应该做一个大方向的判断。
第一个大方向的判断,是判断当前中国的股市是否处在系统性风险相对较大的状态。多数人应该会认为系统性风险其实是不大的,虽然时涨时跌,也牵动着人们的得失心。但真要去评估系统性风险,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系统性风险并没有那么大。
第二个大方向的判断,是判断未来行业和结构的变化。应当静下心来去挖掘价格背后的东西,要不然就去寻找能够看明白它背后的东西的人。
美股很难再次上涨
A股有结构性机会
刘辉:对于美股而言,它已经连续上涨了12年,创了近几十年最长的牛市周期。但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尤其是08年雷曼危机以后,它整个的债务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而在过去的10多年里,美国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根本性的解决。它的基本逻辑仍在通过美元的强势地位向外输出危机,所以它本质上是在用货币手段来维持长牛。目前的下跌实际上是对过去12年牛市的调整。预估美股在其后的时间里可能会反弹,而反弹过后还是会很难出现持续的上涨。
A股的逻辑是不一样的。2018年11月份开始,A股转入了以成长股风格为主导、产业升级为背景的结构性的牛市,震荡牛市。这是我对A股一个基本的判断。基于这种判断,A股可能会在这里完成震荡,静静等待这个震荡的完成。震荡完成以后,指数整体上会恢复到重心震荡上升的过程中间去。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一看2015年7、8月份的A股和美股。我认为现在的A股和美股就是相对于2015年的7、8月份,只是各自所处的位置调换了一下。当时A股的成长股跌了大概40%,和过去一段时间美股的跌幅是差不多的。随后A股经过反弹以后又进入了下跌,在相对很低的位置折腾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上升。
当年美股下跌的幅度跟现在A股的下跌幅度差不多。当时美股是跌到一定位置以后,出现一个不太大的反弹,然后又跌了一把,之后就进入了它原有的震荡市,或者说结构性牛市通道里。当年A股的牛转熊并没有改变当时美股的运行特征,用到今天,就是目前美股的下跌不会改变A股的基本运行特征。
我对目前A股偏乐观,因为无论是疫情还是欧美的冲击都改变不了A股市场内在的动力。其内在动力是市场目前已经转入了一个成长风格;而成长风格的背后,是中国在内外压力下通过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推升产业升级的大背景,这一点是我们是需要看到的。
所以相应的,我们要看到,A股最重要的机会可能是在国家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整个大的历史进程中间所催生的投资机会中。未来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应该是缓慢下行的过程,再指望经济出现非常高的增速是不现实的。某些产业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上升,而有些产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份额会逐渐下降。不同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盈利能力的变化,它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行业里面比如龙头公司和相对比较边缘的公司,它的盈利能力的变化也会是不一样的。我预估整体上相对龙头公司的相对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刘辉: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产能蛮大的。全球订单什么时候能恢复很难判断。从出口转成内销要完全消化不太现实。
今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供应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时在需求方面,国内外的需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就供应和需求哪一部分的产生的影响更大,这个问题很难判断。因此在这种很难判断的时候,投资就会转向容易判断或者有把握的一些方向上。对于很难判断的东西,我认为先以观察为主。刘辉:首先,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A股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统计数据显示,半年以内股票的涨跌变化跟基本面关系其实是不大的。但如果做的是一年以上的投资,涨跌变化跟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变化、演进的关系又是非常紧密的。短期股票涨跌跟经济的关联度其实是没有那么大的,长期来看可能会有影响。
另一方面到底是买卖指数,还是买卖行业,亦或买卖优势公司?这是每个做投资的人都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是买卖指数,指数的涨跌在后面的变化可能不会太大。买卖行业方面,要看能不能在经济增速不高,甚至略有下滑的经济体下,找到仍处在景气上行,快速成长的行业。买卖公司方面要判断公司在时间长河里,其盈利能力能否持续上升。如果盈利能力会上升,其竞争能力也会相应上升;以此来看,经济增速下调一到两个点可能影响不大。
当前的时间点,大家情绪很差是有原因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还不错的标的。对银华内需而言,现在主要考虑能否以足够好的价格买到在中长期处于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行业和公司的股票。
从过往历史来看,当市场上投资情绪极差时,这时做投资赔钱的概率其实是大幅降低的,而赚钱的概率是大幅上升。
长按以下二维码
与3万人高质量交流理财
”暴富“许愿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