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关老师打 call
现在房价到底是冷是热,成了“罗生门”——看跌的底气十足,看涨的也有凭有据。
有人评论说上海是“假摔”,那是想多了。
今天讲“中国房地产”已经太过空泛了,没有实际意义。不同的人群在房市上分流、各取所需,将是未来趋势。
4月5日上午9点,招商蛇口太子湾“湾玺”再度开盘,单套总价2900万起,共计54套。开盘半天,全部售罄,吸金约23亿元。 这一房地产新“壕”的消息吸睛无数,继此前不久的苏州三楼盘“日光”之后,成了“后疫情时代”房市新传奇。
这边是壕盘日光的如火如荼,那边却是3月份北上广深二手房房价下跌的雨雪交加。其中上海的跌幅最大,环比下跌了5.85%,位居全国首位,跌出了血花四溅。
楼市的冰火两重,让人有些看不懂。房价到底是冷是热,成了“罗生门”——看跌的底气十足,看涨的也有凭有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
二手房跌了?
上海房价一向比深圳要稳,过去的经验是上一个台阶后横盘数年,甚至微跌,而后再上一个台阶。动态非常有规律。
▲数据来源:搜狐焦点
主要原因是上海市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较低,多年来平稳地保持在20%左右。而且上海土地资源较为稀缺,“不差钱”加“不愁卖”,上海市政府牢牢掌握了土地供给的主动权。 从财政结构看,上海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和政府财政赤字直接挂钩,反正财政有坑了,就拿地出来填。加之上海的基建饱和度比较高,增量可控,也无需透支土地财政。所以,魔都的房价比较稳。
3月份,上海出现这样大幅下降,确实比较罕见。 有人评论说是“假摔”,那是想多了。这次短期急跌当然不假,由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01
成交量大幅下降
疫情影响后的成交量,同比下降达到了四成。
交易量大跌会放大其他降价因素的最终体现。
但是,疫情期间看房不便,交易量仍然达到了1.5万套,是2月份2.3倍,并不冷清。
02
3月不是传统的房产旺季
而且目前还处于疫情阶段后半场的暧昧形势下。
选择此时卖房的出售方有不少是急需用钱的,急售当然要降价了。
因此,200平米以上的二手房降价幅度最大。
03
购房消费降级
3月份上海二手房中“老破小”的成交比例大幅增加,50平米以下的创2019年来新高。
从2016年开始,上海的落户政策收紧、加强拆违等一系列政策,导致“老破小”在二手房市场交易中的比例明显上升。
2017年,上海二手房市场“新上海人”超过本地户籍者,占购房者比例的52.7%。
因为担心落户政策再收紧,很多“新上海人”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选择了“老破小”作为在沪置业的起点。
2018年二手房交易中面积70平米以下的房子占了50%以上,去年至今年年初这一比例还在上升。 同时,“老破小”也呈分化趋势。地段好、配套全的价格平稳,学区房更是有明显涨幅,而郊区缺配套价格下降明显,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这样两三年盘整下来,优质房源的消耗更快。3月份内环线内的成交占比创六个月新低,整体成交价格下滑是顺理成章的。 由此可见,
上海二手房市场的价格下降,是住房消费降级为主的结构性因素所致,再加上疫情特殊条件的放大。但是,新房交易却是另一副光景。
2
新房稳了
限价政策导致新房价格只是名义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所以,看价格不如看场面。
深圳、苏州的豪宅热销,上海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成交量top10的楼盘中,四成是豪宅,套均总价1570万的瑞虹八期连续两个月霸榜。 地段分布上看,每平米价格破十万“宇宙中心”的黄埔、老静安、长宁、老卢湾、虹口照样坚挺。黄浦在三月最后一周成交了1万平米,均价每平140000元,也算多年未见的——主要是黄浦的新盘供应稀缺。 紧随“宇宙中心”之后的杨浦、新闸北、普陀、徐汇“四大金刚”,还是超过每平9万的均价。结论是,
“壕圈”购房热情并没有被疫情浇灭,而且还有点“报复性买房”的架势。 郊区的情况也没有呈现出结构性的改变,嘉定、青浦、原南汇成交量分列一、二、三位。成交量都在4万平米到5万平米之间,价格波动也不明显。 郊区购房的主要是居住改善和“新上海人”的中产阶层,价格区间在每平米3.5万元到5万元之间,较能反映普通需求。
整体上看,上海新房市场的整体变化不大,无论是价格还是各区的版图都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限价之下的价格小幅变化对普通购房者意义不大,开发商为了增加利润,是有很多规避手段的。
比如过去送车位的,现在改成购买总价四百万的房子再买个二十万的车位,就相当于5%的房价了,名义价格每平米跌个一两千元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是郊区复式、合院、联排之类的产品,还有跳空、地下室等的面积调整空间,二三十万很容易就做出来了。 总体而言,上海的房价有自身的特点。仅仅一个月的二手房均价下跌不足以说明房价整体在下滑,新房市场基本稳定,更能反映这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貌。
3
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3月份的中国楼市出现了很多戏剧性的场面,豪宅热销和二手房跌价都有各自的逻辑。 中国房市从一哄而上的“大跃进状态”进入了市场细分的精准时代。
所谓的“罗生门”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本来就是不同的剧本、不同的舞台,讲不同的故事。 对购房者而言是种考验。买还是不买的纠结,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确的决策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有共同的起点——那就是逻辑。 中国房地产发展至今,有很多情绪化的表达。“房价腰斩党”、“刚需一族”的受伤感是主流。处境可以理解,心情也该体谅,但是经济运行的逻辑不会受情绪影响。房产调控政策收紧曾经被“受伤人群”寄予厚望,现在可以复盘一下。 全面限购、限贷、限价之后,虽然没有实现“房价腰斩”,名义价格上涨是被控制了。但是,又有多少“刚需一族”因此受益了呢?
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有的甚至变成了“买不了”。整体经济运行也没有因此受益,不投楼市不等于必须去投养猪吧。 房企转型、跨界是输多胜少,购房需求被抑制的人群,也不会把钱投向其他领域。经济有经济运行的逻辑,房地产有房地产的逻辑,不以人的情绪为转移。
和所有市场活动一样,房地产市场的逻辑无非也是供需关系。特殊之处在于土地供给是政府垄断的,直接通着政府财政——而且是通着地方和中央两级财政,因为土地出让金是要分成的。加上相关税收分成,中央的分成比例也要近半。
▲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国仅2011年和2012年房价的增速高于地价增速,其余时段地价的增幅均大于同时期房价的涨幅。(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因此,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和财政状况直接相关,财政余裕大一点,控制力度就强一点。财政吃紧了,土地的水龙头就要松一松。这就是政策的逻辑,本质上是政府作为土地资产保有者的角色,和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之间的平衡。
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罢,最终都要回到解决政府财政问题的原点。从资产角度讲,国有土地是最大宗的国有资产。即便是上海这样财政结构较为合理、土地依赖不严重的城市,也不会听任手上的土地资产贬值。 在政府财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前,这一逻辑是不会变的。因此,房价调控政策的逻辑是不会变的,“稳房价”而不是“跌房价”。
比起供给端的万年不变,需求端的变化比较大,有明显的细分趋势。全国范围内,三四线和一二线显著分化,一二线又根据各自的地域属性分化。 产品层次上,豪宅、改善型、进城起步的“老破小”分道扬镳。甚至“老破小”这种底层资产都在根据学区条件、区位明显细分。 今天讲“中国房地产”已经太过空泛了,没有实际意义。
中国巨大的地区差异、财富差距,正在房市上充分体现出来。上海房价的涨跌和郑州的房价涨跌会分离,上海的豪宅和老破小之间的涨跌也不会紧密挂钩。不同的人群在房市上分流、各取所需,将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分流不等于分离,市场是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之间存在微妙的互动。比如上海房市,“新上海人”的购房降级让“老破小”热销,而出售了市中心“老破小”的老人走向了郊区的新天地。 这种微妙的联系最后会反映到市场信息中,即便限价之下的价格信息失灵,还是会有微妙的市场表达。
购房者要善于读懂市场信息,从中发掘市场的逻辑。
最重要的一点是,03年SARS、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阻止不了房价上扬的强势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造成的后果,都和当年大不相同。
如果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中国经济造成重创,那么房价一定会出现波动。 不要指望任何政策救市,包括经济刺激的货币放水。但是,“房价腰斩党”也不要指望经济下行中“捡漏”——真出现“房价腰斩”的话,说明经济运行已经出现大问题了,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买房的心情和能力了。 日本所谓“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又有多少人、哪些人买房了呢?买不起的更买不起,受益的只会是少数的幸运儿。
如果说过去购房置业考验的是资金能力,那么现在还要附加一定的智力和知识门槛。“随便买买也会涨起来”的“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4
给点小建议
上海的房市分化趋势会比较明显,除了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外,影响比较明显的是落户政策尺度、老旧小区棚改力度。落户尺度放宽、棚改提速都会推动房市,但不会出现短期之内的房价暴涨。政策实施比政策宣示更为重要,务必多多留意。
两千万以上的豪宅市场已经从大众房市中游离出去了,普通购房者不必对其小幅涨跌过于留意,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场的交易结构更为重要,而且比均价指标更为重要。要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去解读均价指标,而不是简单的看涨看跌。 个人买房注意当下宏观经济形势的特殊性,务必量力而行,重在长远。不是“壕”,就不要有投机获利的想法,经济形势变数太大。 杜绝冲动,每一个纳入选择范围的楼盘都要认真仔细地分析。相对而言,
地铁沿线的远郊中高端房源最值得关注(大片拆迁安置房请谨慎),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比较高。而且价格相对较低,长远的抗跌能力较强。市中心已经有住房者可以作为第二居所的选择,同时实现资产配置优化。
最后再强调一下量力而行,特别是准确评估自己的收入稳定度,目前可不是透支财力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