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整理
健康报对话江泽飞
乳腺癌防治
4月21日,中国乳腺癌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江泽飞教授,做客由《大众健康》杂志、健康报、健康中国联合主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直播节目。小编特意简练出部分文字,以便各位读者了解更多乳腺癌的防治知识。
主持人:健康报社副社长 肖景丹
乳腺有结节,是离乳腺癌不远了吗?
Q
单位年度体检中,好多女性会发现乳腺上有结节,有的女性很担心,是不是离乳腺癌不远了,或者需不需要再找医生看下,需不需要做治疗?对这个问题,江教授您怎么看?
肖景丹
A
就乳腺健康来说,一位十八岁的女孩和一位六十岁的女性采用同一种方法或去同一个体检中心检查,我相信对乳腺组织良恶性的甄别能力会产生问题。
在医学角度来说,乳房上发现一个包块,长在十八岁女孩子的身上和长在六十八岁的老人家身上,它恶性的可能性和临床价值是不一样的。
十八岁的女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激素水平升高,正是乳腺发育的时候,乳腺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增多是正常现象。到了七八十岁,激素水平下降,乳腺会慢慢萎缩,如果这时候发现质地较硬的肿物显然是恶性的。
有的体检中心在检查时发现乳腺可疑结节,会建议你去找乳腺专科的医生进一步检查。这样的体检对大众是有利的,第一能够告诉大家一些科学的知识;第二定期看专业的医生最大的好处是:医生通过他的检查,手查、超声或者其他设备检查会告诉你没事或者可能有事。我们安排进一步的后续检查,就是要把普通的体检和专业的检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如果初筛都来医院的话,其实医生的压力也很大,况且可能还挂不上号。
江泽飞
乳腺癌的自检自查,有必要吗?
Q
过去有一段时间特别提倡女性的自检自查,网上甚至有一些视频或者图教你怎么做乳腺癌的自检。那么后来有一段时间说自检可能能查出来问题的几率很低,那么自检是不是不需要呢?像乳腺癌的筛查手段,有B超也有X射线的检查,那么在筛查的阶段我们到底选哪种对我们来说更好一些?
肖景丹
A
在临床上会遇到有的患者乳腺肿物长到八九公分才来就诊,有没有自检,不知道。如果每个月能够定期查一次,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还以为是自己发育长得美、长得好。如果一侧乳腺没变化,另一侧缓慢增长的时候——不要那么高兴,可能是异常情况。
甚至有些女孩子怀孕的时候,听说怀孕的时候乳房就是会肿胀,她也不去看,结果乳房长的比“脑袋”还大才来看病。
所以一定要加强自我检查的意识。自我检查至少应该对比一下两侧乳房大小高低是否一致;同一侧乳房中不同的象限是否一样;皮肤有没有改变;乳头有没有异常凹陷等。这些自己总能发现。
有专家说检查要趁“澡”,这个澡是洗澡的澡,趁洗澡的时候女性朋友可以自己摸一摸有没有肿块、看一看两边高度是否一致。这个是可以的。
另外,如果过于在意每天都摸也没有必要,一个月一次就可以了。还有些人不会查,到处捏,捏到哪儿都是一个包。好不容易挂上我的号。我问:“怎么了?”,她自己拿手捏着乳房说:“这儿有一个包”。我说:“你这样捏捏到腿上也是一个包”。所以如果检查方式不正确也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恐慌。
江泽飞
得了乳腺癌,可以怀孕生子吗?
Q
您在临床治疗的病人里面有没有坚持治疗的情况下又怀孕生子平安渡过的情形?
肖景丹
A
有的,每年在我们治疗的病人中都有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有些年轻的女性在得病时都会担心能不能结婚、能不能生孩子、能不能陪伴孩子成长。
一开始都会告诉她们,踏踏实实治疗,有人喜欢你,你就恋,恋差不多就爱,爱差不多就结婚,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根据你的病情和身心情况去评估。我有时候开玩笑说:记得等你生完孩子过来给我们报个喜。我们每年都会遇到20岁、22岁单身时得病的年轻女性,治疗结束后两口子一起过来,有时候还带着孩子或者带着孩子的照片来。
这给我们一种提示,乳腺癌本身可治疗,不要千篇一律打掉女性对美好家庭和美好生活的愿望。就告诉她,只要治好了,你是有机会的。我们时不时都会在这份喜悦的回报中让医生感到更有信心,而这种信心可以传递给下一位患者,“你看隔壁的患者就是五年前得病的,现在小孩三岁了,甚至前两天看的患者小孩都十多岁了”,因为我们看了很多年轻的患者,有些患者现在孩子都很大了。我想这就是给患者一份生存希望的同时,也给她一份生活的希望。
江泽飞
如何判断治愈标准、理解生存率?
Q
数据显示,70%的乳腺癌病人是可以治愈的,这个治愈在乳腺癌治疗的范畴里面,治愈的标准应该怎么来判断?尤其大多数癌症都以五年生存率来做判断。要么觉得我只能活五年了,非常悲观;要么觉得五年过了我就算好了,以后该复查的也不用复查了,在家里呆着就可以了。对这两种观念,您希望对公众解说的是什么?
肖景丹
A
这两个都是极端现象,如果担心五年过不去可能过于悲观了,如果过了五年就没事了也过于乐观了。公众所说的治愈率要平衡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瘤种。对乳腺癌的专业医生来说,五年是不够的,十年甚至也不够。乳腺癌的治愈率是说:这个人终有一天离开人世的时候,去世的原因不是因为乳腺癌,不是因为乳腺癌这个疾病导致她生命的终结,这是我们严格标准的治愈率。这样理解的话,一个六七十岁得病的人,当她100岁、90岁离开人世的时候,乳腺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年轻患者更应该关注,因为你的生命历程很长,治疗模式也不太一样,治疗的态度也不一样,治疗的转归也不一样。
不要悲观觉得自己只有五年的时间,你要有一个跟它长期斗争,甚至跟它长期和平共处的意识。正如我们一时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高血压,通过合理的药物控制,终身不会因为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而离开人间。乳腺癌也是一样,如果控制好不复发,不会导致危及生命的转移病灶,也是相对来说一个缓和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慢性病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很多病人已经达到了这种慢性病的标准。
江泽飞
疫情期间,短暂停药可以的
Q
我们也知道,乳腺癌的治疗可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这个治疗周期非常得漫长,特别在最近新冠疫情期间,大家到医院去就诊,可能第一没有现场挂号,我可能挂不上号。再有一个,我可能也害怕去医院,我可能想着如果把这个病拖一拖不会马上致命,要是染上了一个更严重的疾病,我可能很担心这样的事。这期间对已经既有的乳腺癌患者,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不能通过在线的方式对她们的后续治疗或者后续有些什么帮助?
肖景丹
A
在整个疫情期间,有些人真的可以不用来医院,因为病情没那么严重。一个长期的治疗,比如这个药本身需要用五年,过了正月初八没有药了,哪儿都去不了买不到药的时候,完全可以休息一两个月,等疫情相对缓解了再去取药。
第二,病情相对有点重的病人,来医院的过程中受到的损害会更大。好好休整一下,病情不至于恶化到哪里去。我们一些网络上的直播、义诊的平台,都会告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患者,您不用那么着急去挤到医院里面,这个药本来吃五年,现在断一两个月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再有,政府现在鼓励长处方制度,不用每个月都去开药,可以一下开三个月的量了。以前有些病人特别纠结,我去年10月份复查,掐指一算四个月可以复查了,正好2月份。不查怎么办?啥事都没有。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去医院?不去就碰不上发热门诊的患者。等到5月份天气好了,很多医院恢复正常工作的时候,您再去查就可以了。我们当时提出来疫情期间十大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病期、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提出应该去做什么事情。
我们坚持原则的情况下还是要适当灵活,有时候在网络上回答病人问题,待在家里就可以提供医疗咨询、提供医疗方案、甚至可以用及一些药品。患者踏踏实实在家里进行口服药的治疗总好过跑到医院去输液打针,能简单就简单。
江泽飞
男性也会得乳腺癌 但概率小
Q
我们提前准备的时候也曾经有人问过,男性会得乳癌吗?男性乳腺癌和女性在特点上和治疗上有什么区别?
肖景丹
A
会,不多,200个乳腺癌里面可能有1个是男性。我看了快十万个乳腺癌(病例),应该看过几百个男性乳腺癌,这种情况还是会有的。
女同胞发现乳房长包块就会去看病,其实男同胞房子(乳房)不大反而更容易发现,但老爷们儿觉得自己不会得癌,挠一挠不去看。稍微年轻的还以为是腺体发育,甚至有些老同志说:“我还发育,开什么玩笑?五六十了还发育?” 这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意识问题。
对于男性患者在治疗模式上,从我目前的经验来说,很多内分泌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应该说也不用太担心。我们都不想得病,得病以后咱们就好好看,当然男性乳癌也不涉及到保乳的问题,本来就没有,把瘤子切干净就行了。
从分析来说,有一点区别,同样3公分的肿物,长在女性乳房上相对体积不大,但在男性乳腺癌上就容易侵犯到胸壁和胸肌,在处理方式上还是稍微有点特殊。男性乳腺癌需要综合的大数据,很难去积累更多的经验,像我们这样一年看个一二十例(男性患者)有可能,但如果说有些医生一年就看一百个乳腺癌病人,可能一个(男性患者)都看不到,这还是需要有更多的积累,应该说总体治疗原则还是一致的。
江泽飞
做过乳腺纤维瘤手术,会得乳腺癌吗
Q
还有一个网友提出来,我20岁的时候做过乳腺纤维瘤手术,担心会患乳腺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吗?
肖景丹
A
这种担心的确没有必要,显然也是多余的。这种说法肯定是因为听哪个阿姨说自己二十几年前得了纤维腺瘤现在得乳腺癌了。只能说这对她个体是一个巧合。
一个肿物,只有把它切下来,才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它本来就是良性、那它就是良性的。尤其二十来岁的时候,正是女性乳房的发育期,很多现象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我们不太主张做过多的手术,不要动不动就去开刀,这种担心的确是没有必要。
江泽飞
便捷大众的智能版诊疗指南
Q
在直播开始之前,我们跟业界联系的时候,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也在做乳腺癌的大众治疗指南,您能给我们讲讲,对于大众,在这个版本上我们能了解到什么,什么人最适合看大众版本?
肖景丹
A
我们在完成了专业版以外,也在做人工智能版,希望普通大众也能基本看懂的通俗的界面,了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治疗”“我在做治疗应该注意什么”,以及“我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采取什么样的登记和咨询制度”。
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会尽量避免用一些比较深奥的学术术语,用更通俗的语言和方式告诉患者。
例如,智能版里有个方案是:您手术后需要四个月六次化疗;您需要五到十年的内分泌治疗;您需要一个月的放疗。我们就会把它变得通俗化,解释“什么是放疗”“放疗有什么副作用”“什么是内分泌治疗”“吃这个药可能出现什么反应”“出现什么反应应该停药”“什么反应应该减药”等等。
我们希望,CSCO指南既是专业人士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又是一本便于大众快速查阅实时动态的智能版。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跟《大众健康》杂志和健康中国有更多的合作。
江泽飞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编辑:李君 张丹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