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五一假期期间。
长征5号 B 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与宇宙的距离,又迈进了一大步。
这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艰难攻克。
而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宇宙的探索。
总是这样,不会停下——
《宇宙:潜在新世界》
Cosmos: Possible Worlds
这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出品的一部纪录片。
2014年的时候,曾播出过第一季《宇宙时空之旅》。
IMDb上十万人打出9.3分,豆瓣评分也高达9.7。
获得2014年艾美奖的13项提名,并最终拿下包括非剧情类节目最佳编剧在内的4项大奖。
时隔6年,第二季终于姗姗来迟。
制作团队清一水的大佬。
解说尼尔·德格拉塞·泰森,一名真正的天体物理学家。
跟其他着力于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不同,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广天文学的科普上面。
也因此在美国有着极高的名气。
还曾去《生活大爆炸》客串,跟谢耳朵互相杠了一整集。
在让谢耳朵连续吃瘪之后,贱兮兮地给耳朵打了个电话↓↓
没错,这个当初轰动一时的国际天文界大事件。
将冥王星剔除太阳系行星范畴,太阳系九大行星变为八大的想法,最初就是由泰森提出来的。
专业性保障不仅来自于泰森,更来自于卡尔·萨根。
同样是美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
在美国太空时代的40年里,他几乎参与了所有航天探索任务。
实际上,这个纪录片系列的前作是1980年播出的《卡尔·萨根的宇宙》。
内容的架构更是离不开他所建构的理论体系。
片中,泰森作为解说,会乘坐着造型炫酷、看似绝对光滑的飞船,穿梭在宇宙所有的时间与空间里。
可以身处土星环之中,与无数陨石一起飞行。
也可以去观看一颗恒星的爆炸,抑或欣赏银河的星云锁链。
如果这些都还不够。
那就去参与一场两个黑洞在引力下相互纠缠的场景。
不仅如此,片中还会穿插动画。
力求把科普性和趣味性做到一致。
第二季名为「潜在的世界」。
其中就提出了一个大胆又有启发性的假说:
当太阳老去,发生氦闪成为红巨星后,人类要去哪居住。
流浪警告
如果将海卫一作为届时的新家。
人类一天的时间将会变成144个小时。
同时月和年的概念也会一并跟着改变,人类需要一个全新的编年体系。
而更重要的,是变化的四季。
按照推算,到时候海卫一的冬天会有50年之久。
凛冬将至警告
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如果离开太阳系,人类又要去向哪里。
面对动辄光年计算的路途,又该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载我们前行。
这些问题,在片中都有大胆的假设。
并在假设的基础上,按照物理学的逻辑进一步推理。
很多科学家的脑洞,其实比科幻作品还要大。
可以说十分有趣了。
不少人觉得,宇宙太空遥不可及,没必要了解。
但知识的一大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去探索和了解那些日常实践中得不到的东西。
我们习历史,是为了寻未来;
我们仰望星空,是为了内观自己。
了解天体物理、浩瀚宇宙,有助于打开视野,探寻哲学,更宽容且谦卑的姿态与世界相处。
片中就提出了一个十分奇妙的概念。
宇宙年历。
将整个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的时间,按照比例换算成一年。
每个月代表十亿年,每天代表四千万年。
大爆炸是1月1日,那么银河系诞生在3月15日,太阳系诞生在8月31日。
地球出现在9月14日,是年轻的晚辈。
那时候,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近十倍。
而引发的潮汐,比现在高1000倍。
几乎到处都是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巨浪。
《星际穿越》中,主角曾经短暂降落到一个受到极大引力的星球上。
远处的巨浪如接天的水幕,快速靠近。
月球形成初期的地球,差不多就是这般景象。
等环境渐渐平息,生命开始出现。
第一朵花,开在12月28日。
我们人类呢。
有记载的人类活动,出现在午夜前最后一个小时。
释迦牟尼,诞生于6秒钟前。
基督耶稣,诞生于5秒钟前。
而我们开始使用现代科学解读自然秘密的过程。
只发生在最后的一秒钟里。
对于宇宙时间而言,整个人类文明不过一呼一吸之间,短短几秒罢了。
夏虫不可以语冰,是因为它的寿命只在夏天,没见过冬天的样子。
而个体寿命不过一个世纪的人类。
在亘古的宇宙面前,又是何其的渺小与无知。
但是。
人类历史虽然短暂,可构成我们身体的所有元素:
呼吸的氧,肌肉中的碳,骨头中的钙,血液中的铁,又都是从最初恒星爆炸时产生的分子云中而来。
今天的一切,包括你我。
都是自恒星的星尘中诞生。
同时,我们虽然活在了最后一秒,但却又可以看到很久之前的事情。
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从太阳跑到地球需要8分钟。
因此我们日常所看到的一直是8分钟前的太阳。
而宇宙中那些遥远星球上发生的事,传到地球需要的就更久了。
星星一次不起眼的闪烁,很有可能是一个恒星爆炸,连带摧毁了它周围的行星。
而这次爆炸,或许发生在几万年以前。
换句话说。
当你望向夜空,满目所及,群星璀璨。
这是浩渺宇宙的历史正在头顶闪耀。
在1977年,NASA发射了旅行者1号。
它携带着刻录了55种人类语言、音乐的金唱片,向无垠的宇宙中前行。
开篇说到的卡尔·萨根,就是旅行者任务影像队的成员。
在旅行者1号越过海王星,即将离开太阳系的时候。
他说服了NASA,让这架至今走出最远的飞行器调转摄像头,最后回望一眼家园。
拍下了这张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相片。
一片无垠的深空里,一个毫不起眼的淡蓝色光点。
那就是我们的地球。
这个小点上,有着古往今来所有的快乐和苦难,产生了数不清的宗教和学派。
这里发生过族群迁移的壮举,探究过万物运转的规律。
圣人和罪人都在这里诞生,文明在这里被创造又被毁灭。
这是一切起源。
它是如此的丰富和伟大。
人类穷尽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智慧,也没能揭开它一路走来的所有秘密。
可在群星的幕布上,它又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时间的横轴上,它是一个年轻的孩子。
在空间的纵轴上,它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
这上面所有发生过的胜利和辉煌,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火花。
在一个学位授予仪式上,卡尔曾这样形容:
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
这样的情景,让人不由得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沧桑感。
而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则始终是人类不变的期待。
NASA曾经有过一封公开信,面对民众的质疑,解释了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其中举了一个例子。
在显微镜研究之初,很多人认为这是浪费资源的消遣。
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不如多去帮助被瘟疫折磨的人群。
可正是显微镜的成功,让人们发现了微生物。
从而解决了大部分瘟疫和传染病。
对于太空的探索,其意义也绝不只是实现地外旅行。
它对人类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在1969年登月的时候,无数的声音在乐观预言,50年内人类就将登上火星。
但实际上,非但没有上火星。
就连阿波罗计划,也成了目前人类唯一的登月经历(共6次)。
苏美冷战过后,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研究进入了低速期。
太空探索依赖于技术发展。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基础物理学的研究,很可能正在进入低谷。
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萨拜因·霍森菲尔德,有一本名为《在数学中迷失:美如何使物理学误入歧途》(Lost in Math:How Beauty Leads Physics Astray)的著作。
她在书中就有过无比直白的批评:
如今的物理学基础研究是一潭死水。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诞生已有百年,却依旧是当前的科学前沿。
还成为了科幻片的膏药
我们感到生活日新月异,每天都看到黑科技。
其实只是信息互联网技术这一个方向在迅猛发展。
同时它的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空间。
刘慈欣曾在不止一次采访中提到过。
“相较于信息技术,核能、物理学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实在是有点慢。”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像一层‘迷雾’,掩盖了其他科学领域发展相对迟缓的现实。”
对于一个文明来说,星际开拓是发展路上必须面对的一道门槛儿。
1968年阿波罗在月球轨道上拍下地球第一张自拍。
1990年旅行者1号离开太阳系前最后的回首。
到了今年,中美欧都有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计划。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7月发射
尽管人类想走出母星,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太多。
但宇宙就在那里亘古的等待着我们。
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在等待人类大规模的造访。
距离地球16万光年的麦哲伦星云如果能看到地球,应该正是智人在努力走出非洲的景象。
需要几十年才能迈出一步,对我们来说或许太慢。
但放在宇宙年历当中,这也不过是几个毫秒内发生的事。
无论个体对脚下的土地有多眷恋,但人类整体必须仰望星空。
「走出去」的野望不只是写在生物进化的基因里,更是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携带的特征。
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会让人类永远向真理的尽头出发。
因为那里,是生命的未来。
助理编辑:张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