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得不另谋出路。最近刚换了新公司,本以为是新的开始,没想到是新的焦虑。
作为80后的产品经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互联网公司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在这里,90年的都是哥、姐,大部分人都是95年左右。可想而知,一个80后的人,该作何感想。
前段时间,招聘小伙伴在群里发了下面这样一条求职信息,并扎心的说“这个人都快赶上我爸了,还在找工作,不容易呀”。
如果我们就是这个求职者,请感受一下内心的绝望。
如果你也超过30岁,而且依然做着执行工作,我想下面这些话,你可以听一听。
一、年轻人,你比不过
加班加不过
身处互联网,对加班这件事,大部分人都是默认的,毕竟大家都这样,习惯习惯也就适应了。
而且最近几年经济趋势也不太乐观,能加班也算是福报了。(之前不懂,最近深有体会)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下降是必然的。如果你的效率还一般,那加班更加是板上钉钉。
想想自己前几年,几乎都是996,身体上也没有说吃不消。
可一旦过了30,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力不从心,不是你不想,而是你不行。
和年轻人比,拿什么?
创意比不过
在互联网行业,而且还是产品经理岗位,好的产品方案、好的产品设计,比什么都重要。
面对新鲜事物,无论是接受程度还是适应性,我想年轻人的那种冲劲和优势,是咱比不了的。
举个直播的例子,据我观察,我的同龄人,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大部分人看的都是微信、淘宝、微博这些传统内容。
这时候,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新的业务方向。而对你来说,这些都是新事物。对年轻人来说,这些就只是普通生活。
还记得之前罗胖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互联网里。而我们,只是移民。
80后的大伙伴,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电脑是什么时候吗?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是初中。
固有思维对开放思维,也许这就是差距。
经验没啥用
如果你是属于深耕某个领域的话,那经验对你来说是加分项。
可如果你属于跨行业,那这时候,你之前的工作经验可能几乎就没有什么用。
能有用的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但绝大多数人又没有形成固有的内容,凭感觉比按模式来的多。
就像我自己,之前几年的工作经历都是在售后服务领域,当我转型到新的营销领域的时候,才发现4年比2年,多的只是数字。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一直扎根某个领域,可当你准备跨出自己熟悉的认知时,考验的就是你快速适应的能力了。
学习赶不上
这里说的是学习能力,上面也说了,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天然的敏感度。
无论是学习一项新技能,还是学习新知识,年轻人的优势显而易见。
这是由脑力、体力双重因素决定的,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只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说完上面这今天,与年轻人比,能有多少胜算,不用说,心里都明白了。
那如果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是不是只能这样认命了呢?那也未必,毕竟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有提升的可能。
下面,说一说可能存在的出路,仅供参考。
二、中年人,也有出路
从思想层面转变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是历史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得认。
21世纪,是快速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以我们意向不到的速度和方式在进化。
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发现自己成长的空间;了解这世界的规则,才能找准自己以后的方向。
转变必然会发生,你不主动去寻找,那势必会被时代逼着调整。主动寻找的你,多的只是一份从容;被动调整的你,多的是一份焦虑。
改变,永远不晚。
从执行层面提升
有时候,脚踏实地和仰望天空并不矛盾。想要改变,必须从单纯的执行工作中进行提升,抽象剥离核心能力。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暂时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建议自己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总结。
不试着改变,就永远不会有进步的机会。
执行力决定了你能够走多远,而规划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决定了你能够有多高。
从专业层面专注
所谓的专业层面专注,也就是说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扎根深挖。
我们需要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家,掌握该领域内的主要技能,了解该领域内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形成竞争壁垒,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就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不仅要研究行业趋势,还要了解竞品动态;不仅要研究宏观政策,还是了解前沿技术……
真能如此,已经是厉害的存在。
从业务层面拓展
紧接上面第二条,如果在一个领域内已足够专业,那横向扩展能力也十分重要。
产品经理,最好的状态是成为T字型人才。专注某个领域,熟悉尽可能多的其他领域。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未来的趋势,我们也无法感知未知的风险。
只有多涉猎,才能看清世界;只有多了解,才能心中有数。
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5年前的区块链,2年前的人工智能。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有可能。给自己一个机会,为未来开扇窗。
三、一些想说的话
中年危机,任何人、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会有。
相同的是危机的冲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应对的措施。
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胆战心惊,是一种方式。
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胸有成竹,也是一种方式。
我们无法评判哪种方式更好,但无论如何,请保持积极的心态,毕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源 | 明天上线(ID:mingtianshangxian66)
作者| 明天上线;编辑 | 鱼丸汤圆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