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文内观点留言讨论。智谷君将抽取3位参与读者,各送出一本《新火》(北京大学路风教授著)。本书以实地调研为基础, 破解中国高铁、核电、液晶面板、数控机床发展之谜, 讲述中国工业鲜为人知的历史和英雄故事,探寻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
◎作者 | 李洋、一夫
全世界都在拼命阻止“大衰退”,作为世界经济的两大火车头,中美两国做出了不同选择:
美国祭出“无限量化宽松”,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美国经济,底气是来源于美元霸权。
中国则上马“新基建”,希望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技术提升产业,绝地反击。
这是一场“事关国运”的选择。
“新基建”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上,马化腾、雷军、李彦宏、丁磊等互联网大佬的议案、提案也都和它直接相关。
“新基建”绝非疫情的应急之选,看看当下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虎视眈眈,就明白,大国博弈争的乃是通向下一个时代的钥匙。
纵观人类发展史,从18世纪的蒸汽时代,到19世纪电气时代,再到20世纪信息与互联网时代,英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关键机遇,崛起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
前三次技术革命,都没中国什么事。眼下,中国难得站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潮头,如此接近这把钥匙。
或许正是因为疫情初步揭开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化的高度渗透力助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让全球竞争突然加速。
这一把,中国无论如何都要赢。
特殊的国家竞赛
无声的比拼早已经开始。
只是在危机爆发后,我们才意识到其重要。
很多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用手机购物、支付、缴费、医院挂号、政府预约……原来都属于智慧城市的范畴。
疫情爆发的时候,老牌发达国家英国、德国,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确认病患传播路径的重要性。但是,很快他们就不得不放弃了,因为技术很难支持。
世界范围内,能够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有效追踪的,只有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少数几个。
其中,尤以中国最令人惊叹。
大数据,动态监控人员流动,追溯感染人群的时空路径;
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为诊断新冠肺炎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云技术,让在线复工、复产、复课以及在线消费娱乐,成为新常态……
因为疫情,那些以往总是让中国人抱怨的城市,一夜之间就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正是那些不起眼的创新,聚合到一起,在重塑我们的城市。它们或许有些凌乱,建筑也说不上讲究,污染当然更厉害……但是罕见地多了一些人性,而人性恰恰是由技术赋予的。
就像铁路、公路、电网分别支撑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城市革命,智能化的城市,正是由“新基建”支撑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是全世界最系统地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国家。
自2012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超过94%的省级城市、超过71%的地市级城市、超过20%的县级市及城市群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可以说,疫情以一种特殊方式对中国这些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来了一场“大考”。
结果表明,智慧科技手段运用得越好的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疫情防控工作表现越好,城市治理越精细化、人性化。
当广西、河南的很多地方还在“一刀切”封锁之时,佛山、义乌的包车已经把工人从千里之外运到了工作地。
疫情指明了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对“城市病”的降维打击
“城市病”是一个让人类头痛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它不只体现为人口、社会功能的极大集中,更体现在由于这种集中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污染、拥堵、治安等病态问题。
据联合国预测,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在提速,到2050年将有68.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中国城镇化率2019年突破60%,城镇常住人口8.48亿,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城镇化率有望提升到70%。
由于中国高速追赶,所以中国的“城市病”也是最突出、最复杂的。
以污染为例,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染是分阶段按顺序发作的——1920年代,粉尘污染;1940年代,光化学污染;1960年代,PM2.5污染;1970年代,拥堵、噪音污染…… 中国呢,三十年时间浓缩了所有妖魔鬼怪。
城市消耗了全球80%的能源,也是地球上最关键的污染源。中国早已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这些使得中国城市治理、升级难度之大,世所罕见。
曾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在经济上追赶上发达国家节省了多少时间,那么在治理“城市病”时,就要准备用同样多的时间。
如何打破这个魔咒?中国努力了四十多年,但直到最近才算有了解决之道。
那就是,建设可持续的智慧城市,用最新的发展观念以及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对老工业时代累积的城市病进行降维打击。
艾瑞咨询在《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中展望,智慧城市的相关应用能使城市中袭击、抢劫和偷窃率降低30-40%,使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和不可回收垃圾减少10-20%,使市民通勤时间减少15-20%,使城市就业数量提升1-3%。
有众多企业诸如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远景科技集团……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并基于自己的优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016年,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与杭州市合力打造中国第一个“城市大脑”,力图把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并连通“城市大脑”的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
以交通为例,经过3年多的数字治堵,杭州交通拥堵排名从2014年的全国第2位下降至2019年的第35位。“城市大脑”还能1秒发现交通事故,交警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到现场处理。有时候,当事司机报警电话还没打,交警就已经在边上了。
金融巨头中国平安则是和深圳联手,主打智慧服务和生活理念,提出了“1+N构架”——即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政务、交通、金融、教育、医疗、房产、养老等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新能源起家的远景则更重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提出建议:从国家到各地方政府,下一代智慧城市必须将数字化和低碳化结合起来。
智慧城市是新技术最好的承载平台,要融合“新基建”中的各种技术要素,而“新基建”七大领域,与能源有很高的关联性。5G和大数据中心,都是能耗大户,例如5G基站的能耗是4G基站的3倍,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更是和能源直接相关。
而此前中国智慧城市近100条招标标准与评价指标中,并没有纳入低碳或可持续的要求,对城市可持续的评估没有约束性。
“新基建”当然不能重复传统工业时代的错误。
在远景的构想中,用智慧赋能城市,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无疑对中国当下的“城市病”更加对症。
智慧城市是一盘大棋
第一个提出智慧城市设想的不是中国,而是由信息技术的引领者——美国IBM公司在1953年提出。
它的最早应用,今天的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熟悉又愕然,就是用一个电子订票系统(Sabre)替换了美国航空的纸质系统。这使Sabre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计算机项目。
这就是今天全球电子商务的源头,也可以看作智慧城市的源头。
事实上,直到2008年信息技术应用开始大爆发,智慧城市才真正具有了可行性。那年,IBM提出“构建智慧地球,从城市开始”。由此,“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式提出。
迄今,中国智慧城市实践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中国对智慧城市做出了颠覆性贡献。因为中国人总是可以把美国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快速“白菜化”,将其大规模应用于现实,运用在普通人身上。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试点项目,数量超过700个。
然而,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治理”,如果只是通过手机完成一些日常的操作,我们的城市还远远说不上“智慧”。
疫情中,中国有不少城市展示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面。
有不少地方,虽然街头满是高清摄像头,监控电脑都是高清大屏,但人员摸排、信息填报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封锁小区、封路堵人,沿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手段。
放到全国范围内,问题更加显著,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部门最初的时候都仿佛一个信息孤岛。
某市大数据局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之所以到2月中旬各地才陆续推出健康码,并非地方政府反应迟缓,而是三大运营商不给地方提供人员移动轨迹数据,后来通过工信部协调,才开放部分权限。
城市产生智慧的前提,是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连接,但“孤岛”的存在,阻碍了城市的智能化转型。
上述问题,对智慧城市布局较早的远景深有体会。张雷在议案中特别强调了“顶层设计”。
城市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整体长远规划。而顶层设计要克服各自为政,打通信息孤岛,实时动态管理好城市的信息流、社交人流、交通流、物资流、基础设施流。
同时建立“城市智能中台”,相当于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最终让数据融合,让开发者可以基于这个类似安卓的操作系统,开发智慧城市的各种场景应用。
如果信息不能流动起来,空有漂亮的外表,智慧城市依然是一句空话。
中国要有自己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一百多年前,伦敦向世界输出了地铁,巴黎输出了下水道,纽约输出了电网,三者极大改变了世界城市的面貌和发展进程。
二十年前,智慧城市在发达国家问世,此后,中国开始了奋起直追。
但让中国人想不到的是,尽管自我感觉良好,但直到2018年之前,在国际上智慧城市的诸多排名中,前二十名长期没有中国城市什么事。2018年,有三个中国城市杀入前20,排名最靠前的无锡,也只是第17名。
(英国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 Research发布了全球最智慧的城市排名)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城市升级,都需要大量的新技术,需要一大批掌握这些技术及其应用的世界级企业。
2019年,华为、腾讯、远景和特斯拉等一起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前十。
有意思的是,这几家企业都着眼于智慧城市。
新加坡排在全球智慧城市第一名。除了人均高收入之外,新加坡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实施方面一直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国家。
2006年,新加坡提出“智能城市2015”计划,目标全部提前实现。利用大数据技术,新加坡在交通、医疗、社区治理和政府管理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一个以信息驱动的智能化国度。
2014年,新加坡又公布“智慧国家2025”十年计划,希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强调通过覆盖全岛的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从而预测公民需求,实现更科学的决策。
这个过程中,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扮演了总策划师与总工程师的角色,为政府制定IT标准、政策、指导方针和实施流程的监督。
2018年,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智能开发的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从9家世界知名信息技术公司中脱颖而出,中标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的物联网开发平台项目。EnOS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接入、分析及处理能力,帮助新加坡打通各个政府机构间原本独立的数据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开发跨部门应用。
未来,新加坡一百多个政府机构都将基于这个系统,开发覆盖交通、政务、能源、医疗、人力资源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成为新加坡实现“智慧国家2025”战略的一部分。
例如,远景智能与新加坡楼宇建筑局协作,为当地住宅提供智慧楼宇冷机自动优化系统,它能让楼宇的中央空调更灵活,根据天气变化,楼内人数变化,电价变化以及电网负荷预测,有效安排开启时间,从而让楼宇实现10-15%的耗能降低并减少碳排放。
不仅如此,当更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时,将大大激发中小企业围绕平台进行创新和创造增值服务的动力。这意味着,“城市智能操作系统”将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它将通过数字产业平台和开放生态系统来推动实时商业模式和创新解决方案。
远景在新加坡的实践经验,也将积极助推中国的“新基建”战略,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赢”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地缘割据,而是让已经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通过全球生态合作打造最优解决方案,实现共赢。
结语
前三次技术革命,基本和中国无关。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连能看到先行者的背影都是一种奢望。
但现在,在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起跑、跟跑,努力朝着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的方向迈进。
疫情中,我们发现很多城市颇能让人眼前一亮。
不是城市的规划、布局,更不是生活氛围或者人文底蕴,恰恰是中国人长期最技不如人的新技术应用层面。
在此过程中,众多中国高科技企业诸如华为、阿里巴巴、远景……默默地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现在疫情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老牌发达国家已经注意到新技术的应用,正准备全力突进。
智慧城市的激烈竞争即将开始。
可以预见,有了“新基建”加持,中国或将迎来一批最聪明的城市。
你的城市会成为其中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