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推送了一篇《公众号阅读10万+,死于没有广告》,谈到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条漫号声称内容优质却接不到广告要“死”掉的事情。但我们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以下这篇文章是关于这个号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
5月25日,20时42分,条漫内容公众号“大人别出声”(以下简称“大人”)发布了首篇全文字推送《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公众号在今天死掉了》,宣布现金流断裂并停止运营。
在这篇文章中,账号主理人讲述了一个坚持原创内容、拒绝过度营销的条漫内容创业团队,在面临变现困境时不肯放弃初心,最终不得不停下追梦脚步的故事。文中弥漫的理想主义光芒和不愿向现实屈服的挣扎与无力,戳中了无数读者内心柔软的一角,赚足了支持和同情。
很多人在为他们加油鼓劲的同时,也纷纷表示希望解囊相助。
在这封十分悲情的道别信发出后,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大人”团队。
5月26日晚间八点左右,刺猬公社作者抵达了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附近“大人”团队办公的小区,与三位创始人聊了近两个小时,并撰写了一篇报道《一个粉丝200万的公众号决定去死》。
报道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有很多人因此对“大人”团队产生了同情,还有互联网公司人士联系到刺猬公社,希望能为“大人”团队提供支持。
坚持理想的人,深陷困境,用一篇动人的文章,呐喊出自己的无奈和不舍后,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和伸出援手的人蜂拥而至。这一切,看上去都是个无比美好的故事,直到有人向刺猬公社爆料,我们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大人”是怎么长大的?
“大人”团队告诉刺猬公社,他们因坚持原创精品,拒绝商业化营销,在与其他条漫账号的竞争中陷入困局。
2019年初,许多条漫账号突然涌现和火爆,大多是新账号。这些新账号一边靠着买账号或账号迁移引入原始流量,初始粉丝量就要高于“大人”几个月积累的粉丝;一边以快捷高效的爆款为目标,通过洗稿或模仿的形式,生产伪原创内容。
狗哥是“大人”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在采访中,他针对该情况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也不能判断对或错,只能说大家的方法不一样。他们更多是从商业变现出发,毕竟自媒体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赚钱活下去。很多公众号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引流涨粉后,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内容。”
“他们”两个字,将这些“新账号”与“大人”区分开来,同时又展现出了一种宽容且无奈的态度,间接塑造了“大人”坚守创业初心的形象,满足了读者们“内容为王”的期待。
▲《一个粉丝200万的公众号决定去死》的部分用户留言
但一位知情人士向刺猬公社透露,“大人”公众号为快速积累粉丝,曾多次做了账号迁移,迁移前账号用户还不到1000个。这与大人团队自诩的“冷启动”情况不符,相反,却与他们划开界限的“新账号”运作方式如出一辙。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人”所面对的广告转化和变现困境,部分原因正是这种粗暴的引流方式。粉丝来源太杂,内容与受众不匹配,帐号一直处于缓慢掉粉状态。
而在“大人”的告别信中,却是这样表述的:“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发现我们做的内容很少会被分享。”
他们把这一现象解释为:成年人的不愿示弱。虽然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感到难过,但他们不想被看见,不愿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在看,也就使得“大人”很难出圈。
但了解到账号迁移内幕的业内人士并不这么看,认为恰恰是因为“抄近路”获取粉丝,导致“大人”粉丝粘度较差。
“大人别出声”这个账号有多少粉丝呢?刺猬公社被告知的数据是“200万+”。
▲创始团队的“狗妹”的微信回复
刺猬公社作者当时还多少感到有些惊讶:200万用户的账号,还会有生存危机?
而200万,也一直是“大人”对外宣传的粉丝数字。仅从公众号途径追溯,去年12月20号,“大人”曾推出过团队创始人条漫系列,创始人之一“狗妹”的标签就包括:坐拥200万粉丝的公众号作者。
▲图源丨“大人别出声”公众号条漫
但知情人士告诉我们,“大人别出声”这个账号,粉丝别说200万,连一半都到不了,而且,在账号运营过程中,由于快速聚粉的原因,粉丝还掉了不少。
就此信息,刺猬公社向微信官方做了求证,微信官方表示:“我们不能透露用户的具体粉丝情况,但是与媒体报道确实有很大差异。”
粉丝数对于一个账号的主理团队来说,如果要保密是可以理解的。但翻倍夸大,甚至在接受采访后的求证之下仍然坚持夸大,则非常令人不解,也造成了我们的错误。 让人更为不解的是,一再强调“选择了理想”的“大人”,账号的运营路径,尤其是用户获取路径,跟他们所抨击的“他们”并无二致。四个月没有广告,做不下去了,看上去只是商业上的失败,这真的跟他们口口声声宣称的理想有关系吗?
看来,当一个账号开始谈理想说情怀的时候,也正是该引起警觉的时候。
“大人”的背后是谁?
在《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公众号在今天死掉了》一文中,提到了有投资人主动联系过他们。
好奇之下,刺猬公社也调查了下这个账号背后的主体。
▲“大人别出声”账号主体信息页面
账号主体信息页面显示,背后是一家名为“北京字大一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企业。
根据天眼查的股权架构图,该公司除了三位团队创始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公司注资,股份占比51%,是“大人”的大股东。
公司名称为:重庆水母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字大一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股权架构图
图源丨天眼查
再往上追溯,重庆水母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不止“大人”一个,还有长沙水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浮光跃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左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重庆水母科技有限公司 股权架构图
图源丨天眼查
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些公司的名称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今夜九零后”“青年大院”“野火青年”等“著名”公众号名称,也许会唤起许多人的记忆。
在水母科技同样作为大股东的浮光跃金文化传媒公司之下,这些公众号赫然在列。
▲北京浮光跃金文化传媒公司 旗下公众号品牌
今年1月,自媒体“青年大院”发布了一篇关于澳洲火灾的推文《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大兴安岭的火灾与澳洲大火进行对比,用澳洲的悲剧反衬中国救火实力。这种简化事实,煽动情绪,把灾难当凯歌的爆款流量文章,虽然爆火,但也引发了广泛批评。
▲图源丨天眼查
2月28日,自媒体“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野火青年”“地球上所有夜晚”“姨母来了”遭遇微信官方阶梯处罚。人们发现,他们擅长塑造公众号“人设”,定位不同的受众群体,基于同样的热点话题,发表观点差异极大的内容,迎合并煽动受众的情绪。通过这种娴熟的手段,短短几个月,“青年大院”就诞生了多篇10万+爆款文章。
有人将其称为“对冲式写作”,通过公众号矩阵,全方位无死角地割韭菜,堪称“韭菜联合收割机”。同时,这个公众号矩阵的不少推文,还被证实存在捏造事实、洗稿等问题。
▲基于同一事件,三个公众号写下观点差异极大的推文同时,水母科技注资的另一家公司“左一文化”,也曾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自身定位——新媒体营销公司,并表示旗下自营微博百万粉账号40余个。
“原创”“精品”“理想”“坚守”……在告别信中,“大人”用这些词汇深深地打动了很多人。让人很难想象的是,站在他们背后的投资者,投的项目,却频频与“百万粉”“流量”“营销”“爆款”“煽动情绪”紧密相关。
接受了某个特定投资方的投资,并非意味着,被投公司之间就必然会产生某种联系或行为逻辑一致。但投资方对“大人”的投资逻辑,难道本身不是值得玩味的吗?
不再回应之后
我们被前台告知,“大人”们团队不在这里,他们还说,水母文化曾是“大人别出声”的投资方,但目前水母文化已经撤资,对于“大人”的一切情况不予置评,也不愿向我们透露更多具体信息,只是反复强调:有任何需要,直接联系“大人”团队。
知情人认为,对于“大人”团队来说,也许撤资才是他们遭遇危机的原因。
水母文化是否真的已经撤资?如果是真的,为何会撤资?是不是真如“大人”创始团队所言,是由于“大人”团队对内容的执著和对商业化的忽视,让变现之路走得艰难所致?由于“大人”团队不再回应,我们也无从知晓。
知情人士透露,《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公众号在今天死掉了》一文发布后,“大人”涨了几万粉丝,光“在看数”都达到了1.6万。在接受刺猬公社采访时,“大人”创始团队说,他们的后台被四千多条留言淹没,商务对接的微信号新增了两三百位好友。
在5月26日的推送中,他们自己也说,“这一晚对我们来说是天翻地覆的一晚”。
不少人干脆带着资源来找“大人”。有很多人分享该怎么流量变现;有人直言不讳“你们缺钱吗,我可以拉投资”;有广告商嗔怪说“你们也不发声,要不要谈合作”;还有不知名的老板留下字句“来杭州我养你们”“来北京我把办公室提供给你们”。甚至有不少知名同行,例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曲玮玮、小声比比等,有些还私信他们询问需不需要帮助。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曾向对方问询“大人”发出告别推文后收到的打赏金额。“打赏数没有统计,10元20元100元200元,好多打赏都是带着几块几毛的零钱数,一些学生说把零钱包里剩下的所有钱都打赏给我们了。”大人团队的创始成员说。
告别信发出的24小时之后,“大人”起死回生。在感谢信中,他们说自己“看到了光,微弱的,却力大无穷的光”。
但是,他们也不忘表示,未来愿意在每一篇文章里都放一些红包来感谢大家。
第一次采访时,刺猬公社的作者曾问:“这是不是你们策划的营销事件?”
那时,他们的回应是:“做公众号就跟养孩子差不多,没有人愿意拿这种事做营销。”
本文转自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微果酱已获授权转载。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完全代表微果酱立场,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更多精品内容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