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谷歌推出了对所有人免费的视频会议应用Google Meet。无独有偶,微软的Skype最近也新增了一项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点击链接跳转到通话中。尽管这两家公司都是科技领域的“巨无霸”,但在视频会议领域,他们现在都在追赶以黑马之姿跃出的Zoom。
早在2011年就已经入局视频聊天领域的微软、谷歌,为何这么快就被后起之秀赶超?英雄迟暮的背后,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海外媒体编译文章,说一说“失败者”的故事。
谷歌微软的一心多用
Zoom为什么能后来者居上?
这和产品的最初定位不无关系。作为一款单一功能的APP,Zoom在与用户“初相见”时,就明确了自身专注于视频聊天的产品定位。
而从一开始,微软和谷歌对视频聊天的功能定位并没有很专一:他们推出的群组视频聊天不是作为Google+的附加功能,就是作为Skype语音通话平台的附加功能。如果要使用视频功能,用户必须登陆Google+或者Skype桌面应用程序,虽然这在当初只是一些小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这使得微软和谷歌处于战略劣势。
对平台的过分重视,加重了这一劣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和iMessage等登上舞台,Skype慢慢失去在通讯平台领域的优势地位。
2013年,Facebook宣布对美国所有iOS用户提供免费语音通话服务,这对Skype而言堪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虽然当时Skype已被广泛视作一款优秀的跨平台语音视频聊天应用,但是Facebook建立起了一个可提供多种通讯方式的、拥有数亿用户的平台生态,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提供某种通讯功能已然不够。
在当时,一个成功的平台,需要为用户提供一切。因此,在Facebook推出免费通话服务后,谷歌宣布将Hangouts(谷歌环聊)拆分为一款集文本、音视频通话为一体的独立应用。
但与之矛盾的是,谷歌还在坚持并线运营多个产品的策略。Google Talk一直存续到了2017年,在前一年,谷歌还推出了一款新的即时通讯APP“Allo”(于2018停止运营)。
在过去十年,谷歌和微软在视频聊天领域做了各种尝试。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Hangouts和Skype都远不及其竞争对手。由于未能让个人用户接受自己的视频聊天服务,微软和谷歌把目光转向了企业。
这一转向也是对自身优势的充分挖掘,凭借着Office办公软件和G套件,微软和谷歌在ToB市场上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面向企业用户的群组聊天视频服务因此应运而生。
相比于传统的文本信息传递,在企业环境下群组视频能够帮助团队开展远程会议,实现面对面地聊天,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Slack的竞品,微软在2017年推出的Teams表现抢眼。2019年底,Teams的日活用户数量超过了Slack。
Teams是微软推出的办公协作工具。可实现团队成员的聊天、会议召开、文件共享等多种办公需求。
2017年,谷歌也推出了Hangouts Chat和Hangouts Meet两款产品。前者类似于Slack的聊天室,后者则是类似于Zoom的视频会议类应用。但是,谷歌从未披露过有多少用户使用了Hangouts服务。
可惜的是,在过去几年,视频群聊的方式并不“主流”,大多数的即时通讯软件都提供一对一的视频对话,或者是以文字的方式在群里聊天。多对多的视频聊天反而被认为是不需要的、用户不喜欢的。
而在疫情爆发期间,微软和谷歌最好的视频聊天服务要么是被加载在用户并不需要的产品上,要么是被锁定在了过于繁琐、无法即时设置的企业协作平台上。
其实,视频聊天这一功能本身的好坏并不重要。根源还在于,谷歌和微软没有为视频服务找到合适的受众和正确的打开方式。因此,面对视频会议需求激增的机遇,两者都没能抓住。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谷歌和微软在视频会议领域的“运气不佳”,也和他们没能跟上市场节奏有关。当用户需要收发文本信息时,他们超前地推出了群组视频聊天功能,而当用户需要视频会议时,他们还停留在靠文本类应用吃遍天下的思维中……
在平台为王的时代里,仅凭一个好功能就能立于不败是很难的。但是,Zoom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的确存在。
原文链接:
https://onezero.medium.com/how-zoom-beat-the-tech-giants-80b4feb298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