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

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_第1张图片

之前某论坛上有一个帖子,说的是关于喝咖啡的。

帖子内容大致是:假如一个人有每天喝两杯拿铁的习惯,30几块一杯倒也能接受,但是每到年底查查自己的星享卡,能想象自己喝了多少么?

如果这个习惯一直持续着,经年累月,5年、10年后再回过头看看,算上通货膨胀,啧啧,反正数字会吓你一跳的。

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_第2张图片

现在,我们来好好算算这笔账。以星巴克为例,一天两杯拿铁大概是70块钱,三年1000天,那么花在拿铁上的钱一共是是7万。而按照一个人工作40年左右来算,上班期间花在拿铁上的钱大概是100万。这笔钱已经可以买一辆保时捷了。

其实这就是美国作家大卫·巴赫著名的“拿铁理论”。

看似很小的花费如果以时间为长度来算,就是一笔大的开销。倒不是讨论是否应该把拿铁给戒了,但日常生活中那些非必要的细小支出,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

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说法没毛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讲一个段子:一个不抽烟的老人对一个抽烟的小伙子说:“要是你不抽烟,这笔钱攒一辈子都能买辆保时捷了。”小伙子说:“大爷,您倒是不抽烟,可您的保时捷在哪儿呢?”

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_第3张图片

虽然以上段子充满调侃的味道,但并不是没有道理。戒烟戒酒戒咖啡,除了可能让健康状况有所改观,却并不起“积少成多”的神奇效应。这样一来似乎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虽然戒掉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却并没有省出一笔可观收入。所以,“拿铁效应”积少成多并不一定是真的。

理论终究是个数字化的模型,生活却不可能像代入数字一样生搬硬套。除去拿铁因子的人不一定在财富水平上胜出,但是可能在其他方面它们得到更多。

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_第4张图片

也许喝拿铁的人因为一杯拿铁让他感到快乐,这份快乐带来的动力支撑着他做更有效率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他因为快乐赚到更多钱,也许比戒掉拿铁剩下来的钱还要多。

很多人并不喝拿铁,也同样没有保时捷,甚至更糟糕的原因是他们拿铁因子的替代方案比拿铁因子要差得多。有时候这种差距并不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也不表现在财务问题上,而是渗透在整个生活中,并且很难让人察觉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少喝两杯拿铁,真的能换一辆保时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