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今天是《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的第十八课,我们为大家继续解读。本文深度剖析了大众教育中从众的特性,过渡到家庭教育中这种特点更是明显,文末提出了忠恳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启发。
-01-开篇点题,以郑老师的故事开始,指出了从众的深层内涵
郑渊洁的母亲很喜欢给儿子编童话,其中一个连续讲了6年,大意是:
森林里发生洪灾,动物们开始往高处逃。在跨越一条大河时,绝大多数的动物选择从一座大桥通过,由于过河的动物太多,不堪重负的大桥很快塌落,很多动物掉进了河里;而山羊却选择了旁边的独木桥,虽然一路艰辛,却顺利走到了河对岸。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简单,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要走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路,人生才能更精彩。
要走不一样的路,并不是说凡事都要不一样。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是一个通过互相抱团才演化过来的群体,那种凡事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种,早在进化的过程中就灭绝了。
从众帮我们节省大量的决策成本,我们才能从中脱离出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一些彰显自己个性的事情,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而不是千人一面。
所以,追求个性化的发展,是社会进不到一定程度后每个人必然的追求。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拿我们好不容易通过从众节省下来的时间,又拿去从众就显的得不偿失,甚至有些傻帽了!
可问题是,追求个性化就需要不断的思考,这又是很多家长不愿意做的事情。
通过自己的选择可以让孩子稍稍偏离群体的队伍后,得到更多的机会,有机会变得更加优秀,我们却仍然选择了从众。
我们有了选择的权利,却还是选择了从众;这不光是可悲,更是可怕的表现。
-02-进一步从另一个侧面去解读从众,举例子、摆事实、引用名言
如果能够自由的选择,我们是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还是一个千人一面的孩子?
毫无疑问,我们希望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请不要过度解读,我这里说的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孩子。
能够自由的选择,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似乎是我们之所以努力追逐金钱的目的——有钱买豪车却选择坐地铁那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可选择的权利就在每个父母的手里,我们却视而不见。
关于兴趣班。
有几个家长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然后陪孩子一直坚持下去?
又有多少家长是因为别人报了,觉得反正没坏处,也为孩子报了多个兴趣班?
又有多少孩子是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因为不喜欢、因为学的太多相互冲突、又因为坚持了一段时间没有显著进步,而不得不放弃了一个又一个当初信誓旦旦选择的兴趣班?
……
这种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周围上演,可仍然有大量的家长们重蹈覆辙,总是天真的认为学了就一定有收获,也总是用“学什么也不白学”来安慰自己!
问题是,知道点皮毛,真的能出来混,又好意思出来混吗?你会别人也会,能凸显出你的与众不同吗?又能对得起您当年的投入吗?
前几日,在《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上看到一段话,非常契合今天的主题:
我们常常讲,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要随大流,但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是从众,别人报奥数或机器人,我们家也要学;大家都出国,我们也不能落后。
如果你有98%的人的心态,那么想成为那2%就难了。
-03- 根据上一节内容,过渡到本节要讲的家庭教育,内含郑渊洁老师被甩的故事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应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们却自觉不自觉地约束着孩子、规范着他们,像羊群一样,把他们赶往既定的框架下。
关于个体化差异:
我们从郑老师被甩的故事聊起:
郑老师年轻时,经历过一件糗事。一日,女友要帮他置办一套衣服,两人来到裁缝铺,量完尺寸后,裁缝冲着两个年轻人说:“你小伙腿也太短了吧!”,一句裁缝的玩笑话却要了郑老师的“命”,女友第二天就不和郑渊洁交往了,理由是:怕影响下一代!^_^
郑老师为此对自己的身材很是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菲尔普斯就是这样的,郑老师才知道:原来腿短臂长是选游泳运动员的标准,自己虽然不是标准身材却很适合游泳。
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好的东西,放错了地方也发挥不出效果来!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把它们发挥出来。
在学校里:
为了方便管理,老师一定会约束孩子们的独特性。
这倒不是批评教师,而是谁都不可能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去对每个孩子进行差异化教育。
在家里:
理论上讲,父母最了解孩子的特点,也最明白孩子适合做什么,也因此最有可能根据孩子个体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但,这只是说父母有这个条件,是最可能对孩子实施差异化教育的关键。
我们很清楚,选择的权利在你我的手里。
-04- 最后一节,我们试着探讨一下如何让孩子做到与众不同
千人千面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教育的本意是让孩子更从容的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是让他们的人生更加轻松自在,但我们却在不懈的努力中,为孩子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不断的、反复的从众。
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孩子,难点在于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种模式下,与众不同意味着我们要对事物有着透彻的理解,并具有追求正确事物的坚定信念。
对于父母:
(1)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先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
比如,为什么学英语?它只是一项工具,并非什么特别的技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用,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投入那么多时间就值得思考。——记得当年英语专业的学生连工作都很难找,而小语种却随便挑。
又比如,为什么学钢琴?绝大多数人是为了培养音乐素养,让孩子能够沉浸在音乐的乐趣中,那考级就不是目的,只要快乐就好,只要能坚持弹下去就行。
……
(2)管好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给予孩子足够多的自主权利
之所以说“结合自己的情况”,是因为你我都无法按照书中抽离出来的理论,指导更加具体的自己,我们只能慢慢的调整自己,让自己逐渐变得更好,只是不要忘记:孩子的归孩子,父母只是孩子的辅助。
(3)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当作他们的特点
缺点是放错了地方的优点。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习惯于把事情简单化,二元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优点就是缺点,听话好不听话不好……但这些并不是事实的真相,人性绝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
教育,不仅要面对孩子的人性,更是对我们人性的考验。上面任何一个话题都能拓展为一本本书,而事实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书籍需要父母们不断的去学习。
对于孩子:
(1)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一些人生的基本道理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没有持续有效的付出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进步。
……
这些道理一定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
(2)要培养孩子足够好的情商
独立于父母后,能让孩子走的更远、更稳的人生法宝就是孩子的高情商。
因此,要让孩子理解大人辛苦的付出,而不是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只是家长和孩子共情,也要让他明白大人的情绪,引导他和家长共情。
但,拒绝一切用情感来要挟孩子、作为对孩子有条件爱的手段:妈妈这么辛苦,你就不能听话吗!——有些事情就是大人该承担的,没必要向孩子述说。
好的,文章到此结束了,希望您能有收获。谢谢您的阅读!
注:文中草木虫作品均得到作者授权,再次谢过草木虫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