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期,地摊经济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不少网友还表示要全家出门摆地摊。带孩子出门摆地摊,可行么?对此,从小就有着“地摊”经历的哈佛妈妈康妮认为:从小让孩子参与“摆地摊”等社会行为,能够锻炼孩子自理能力,为今后与真实社会对接做准备,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坚强、有信心,能为自身事情负责的特质。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佳依 编丨Travis
最近,“地摊经济”这个词火了。
各行各业纷纷响应,推出诸如“XX业摆摊指南”的内容。从这些指南中,我们渐渐发现听起来很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低级”的摆摊儿这件事,背后还真的是深有乾坤:
阿里“爸爸”马云,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华为总裁任正非…
这些商界精英,无一没有过摆地摊的经历。
“大佬”们摆过的地摊
“看上去简单的摆摊,其实也是一种低成本的社会实践。”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身兼咨询公司与猎头公司合伙人两大要职,
出版过《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一书的
康妮
,从不讳言自己早年的摆摊经历,甚至将这段历程看作自己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康妮(右)与丈夫
不仅如此,出乎外滩君意料的是,作为商界的成功人士,康妮并没有将诸如时间管理、高强度高效率的学习任务等,当作两个儿子能力培养的重点。
在她的心里,早年的摆摊谋生经历中总结出的“精华”,以及这些年在生活中收获的感悟,让她决心把教子之道放在为人更本质的方面:
-
独立生活
-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能力
对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热忱
如今,康妮的两个儿子,虽然都只有十来岁,却已经成为爱音乐,好厨艺,温柔体贴的小男子汉了。
康妮相信,
不断从“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滋养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成年人。
康妮的两个孩子
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学校
康妮为什么对于社会经历特别看重?这可能跟她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
从康妮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身为语文老师的妈妈,还会让孩子们把自己第一次尝试做各种事情的经历记载成文,包括小学时第一次用刀切菜。
现在想来,这些稚嫩的文字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康妮约莫小学五年级时,楼下的小平房住进了一家三口,做着烙饼油条的生意。
康妮当时对这一家子很好奇,每天放学做完功课,就会去楼下看他们烙饼,并问他们自己能不能跟着一起学习。
没想到对方也爽快,一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从和面,抹油开始,一直到自己上手烙完一整张饼也不会怕翻饼的时候被烫到,小学毕业的康妮就这样收获了一个全新的技能。
初二的时候,康妮和姐姐到家里附近的菜市场勤工俭学,这是她第一次上班赚钱。
时至今日,回忆起这段往事,康妮仍然记得,在那个没有电风扇的夏天里,自己帮着大人抬菜筐,捡菜,擦洗柜台忙碌的状态……
完成工作的她,挥汗如雨,但心中却满溢充实感。
一整个夏天过去,康妮和姐姐每人赚到了37块5毛的工资。从这段经历中,康妮真真实实感觉到了赚钱不易。
这一觉悟不但影响了她之后的消费观,也让她更心疼赚钱养家的父母。
这件事以后的康妮也不再随便花钱,更不愿意欠别人钱。
初三时候,康妮妈妈因为生病住院,凭着先前技能的积累,15岁的康妮扛起了家里的掌勺大任,仍然将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大学时期的康妮,在学习之余摆过地摊,发过小广告,写过信封,也做过家教。
因为有时刻准备着打工赚钱的意识,康妮从大二开始就扭转了零花钱紧缺的生活境况,不再向父母伸手要钱。
到了大四,更是不仅能给父母买得起40块一张的电影票看《阿甘正传》,还能一下拿出3000块帮助同学。
电影《阿甘正传》,1994年于美国上映
回顾这些经历,康妮觉得自己从中的获益实在太多。
从生活能力到消费观,自己都有着较之同龄人更为成熟的认知。早早地了解真实的社会,也让她在日常沟通和待人接物上得到了持续地锻炼。
更为重要的是,
自己体悟到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收获新技能的道理,更具备了一种“无论什么境遇,自己都能把日子过好”的自信。
正是这样的感慨和收获,让康妮在有了孩子之后,非常笃定地将锻炼孩子的“工作”能力,放在育儿中的核心位置。
这里的“工作”能力,包含着生活自理能力,也包含着对自我发展的决策能力,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在康妮看来,
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发展却不仅仅取决于成绩。孩子若不能自理,便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便无从谈论今后的发展,更不用说有助于社会。
因此,
帮助孩子独立,才是父母的核心职责。
“工作”从家里开始
虽然很在意对两个儿子“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认为越早越好,但康妮并不认为,所谓“工作”就是给孩子找实习。
康妮认为,
任何“工作”意识都应该先从家里开始。她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这一观点。
“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自己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然后一下子要跑到外面去打工赚钱,我觉得这个跳跃性比较大,而且孩子可能也没有动力去做。”秉持着这种观点,康妮从小就引导孩子,把做事情变成了一种习惯。
当别的幼儿园孩子还在被家长喂饭时,康妮的两个儿子不但自己吃饭,还知道把用完的盘子冲干净放进洗碗机,一次性的餐具扔进垃圾桶。
等孩子们长大一些,他们也会做一些自己力作能及的琐事,比如倒垃圾,拿信等等。
作为优良传统,康妮的两个儿子继承了妈妈早早可以掌勺的能力。当两个孩子小小的身子刚能将胳膊肘够上灶台,就学会了用刀处理食材。十岁不到,两个孩子就都掌握了基础的菜式。
此外,受到爱吃的家庭文化渲染,孩子们会自己去油管上(YouTube)看别人怎么做饭,研究新的菜式和处理食材的技巧,将学到的做饭小窍门跟妈妈分享。
康妮的大儿子十一岁左右就爱上了烘焙,如今已经可以做出非常拿得出手的成品舒芙蕾。康妮笑着说,自己去年过生日的时候还跟儿子“点单”说要吃舒芙蕾。大儿子十二岁那年,还自己给妈妈烤了一个大大的薰衣草蛋糕。
二儿子也不逊色,今年十岁的他已经自己捣鼓出了“电视里的”泡菜炒饭 ——将香肠泡菜等一系列食材与饭一起炒出诱人的色泽之后,他还要将炒饭放进小碗里倒扣在盘子上,并装饰以一个煎得流心的荷包蛋给一家人当早餐。
给妈妈做的生日蛋糕
在孩子们持续增长的自理能力背后,是妈妈康妮耐心且持续地支持与鼓励。“我觉得,
家长对孩子做任何家务上的探索,都应该支持。”
康妮给予的支持不仅仅是试错的机会,更是情感上的鼓励与包容。
当大儿子一开始尝试做舒芙蕾的时候,成品不理想不说,更是将一堆工具食材在桌上摊得一塌糊涂。
康妮想着,要是这时候自己批评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孩子可能下次就再也不做了。
于是,康妮对儿子说:“这个舒芙蕾做得真好吃啊,简直是艺术品,妈妈很喜欢吃。不过,咱们得把这些工具收拾了对吧,好的厨师总不可能把自己厨房弄得一摊子到处都是。”
说完这些之后,康妮还会鼓励儿子,“一开始尝试总会笨手笨脚的,慢慢做着做着就会越来越熟练的”。
事后,康妮还特地咨询了自己在美国学厨师的朋友,得知一开始做菜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工序,新手的确容易“招惹”出太多工具和食材,将工作台摊作一团,多尝试几次就好了。康妮也将这些信息转达给了儿子。由此,儿子继续尝试做舒芙蕾的信心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孩子们这种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劲头,也从做饭上迁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康妮举了个例子说,当时大儿子学校里有一个passion project(“激情”项目),儿子选择了经济学中供需曲线的主题。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儿子自己去查询了很多资料,还去看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放出的专题视频。
为了帮助儿子做好这份研究,康妮还找到了自己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来跟孩子探讨这个课题。儿子没有因为对方的年龄、阅历而退缩,反而钻研得更加起劲。
康妮觉得,
孩子内在的自信和力求做好事情的信念,对孩子助益良多。
除了份内的家务,在康妮家还施行
“有偿家务”:孩子们除了有义务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之外,还可以有偿为妈妈分担家务。
比如:
12岁的老大,会操作家里的洗碗机,并且将餐具都归位。
10岁的老二,有时会帮妈妈浇院子里的花,拿着小水壶将犄角旮旯喷水器喷不到的地方都照顾一下。
这样洗一次碗浇一次花,孩子可以拿到两美元的薪酬。如果工作量再大一些,将一洗衣机的衣物都洗完烘干叠好放回每个人的房间,薪酬就会涨到四美元。
这样的方式,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在康妮看来,这是必要的:
-
义务内的家务,培养的是责任感;
有偿的家务,则是为了和真实社会对接。
谈及教育,康妮认为,当代的孩子已经更多以兴趣为导向去学习和做事。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孩子们自然会去做一些额外的探索,去精益求精。
对于康妮来说,孩子们并不一定要跟自己一样,从名列前茅的藤校毕业,她更希望他们“独立,坚强,有信心,能为自己的事情负责,35岁的时候也会是一个优秀的成年人。”
独立、自信、坚强,还拥有高超的做饭技能,让自己什么时候都不会饿着,康妮打趣地说,自己是在培养会受女孩子欢迎的丈夫,是在“为儿媳妇培养儿子”。
社会服务让孩子学会去爱
除了家务,康妮也让孩子们早早接触公益性的社会工作。
更妙的是,康妮一家还把社会服务,当作每年家人们生日的固定庆祝活动。“越多为别人服务,就会越爱别人,而且这种爱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康妮从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里,得到这样的感悟。
早在孩子五岁时,康妮就带他们去了当地一个名为“Feed My Starving Children”(喂饱我饥饿的孩子)的组织做志愿服务。
这个组织在美国各地都有分支,其服务内容大人孩子都可以参与,主要是为那些海地,危地马拉等地活在饥饿中的孩子包装食物。
康妮一家在做志愿服务
除了机构的志愿服务之外,康妮也会带孩子参加一些教会的活动。比如:
去看望独居老人,让孩子跟着他们学弹琴学画画;
让儿子们帮自己搬东西,一起去看望意外受伤的朋友;
带儿子们去看望刚刚分娩的姐妹,也让他们抱抱新鲜的小生命…
“以前我只看顾我的家人和朋友,不知道自己有愿望和能力可以爱和看顾这么多的人。我的心在服务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谦卑,更加柔软,也更加敞开和强大。”
在康妮帮助过的众人中,有一位康妮每天都会去拜访的72岁老人。这位老人有300多磅的体重,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双腿的脚踝已经红肿得厉害,皮肤干裂,有些地方还在发炎流脓。
由于她刚刚出院,身边又无人照应,乐于助人的康妮每天为她换药。有时这位老人遇到了什么麻烦,康妮就会尽快处理好手边的事务,赶去照料她。
大儿子心疼妈妈总是紧赶慢赶去照顾这位老人,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毕竟这位老人有自己的子女,而且他应该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后来,这位老人生病住院,康妮带孩子们去探望了她一次。当大儿子看到这位老人在床上躺着动不了的样子时,才终于发自内心地理解了妈妈。
在孤独老人家学画画
在康妮看来,很多人都生活在不幸之中。只有看过了别人的不幸,也看过了有人投入地为别人服务,孩子们才能更知道去爱,去感恩,也更用力地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种种志愿工作中,康妮不仅享受帮助别人的过程,也为孩子言传身教服务社会的意义。
康妮的经历或许很独特,也许我们无法完全效仿,可能会有人抽不出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服务社会,可能有人缺少这样的资源。
但是从康妮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
爱总可以因爱而生,爱也可以推动人互相照顾,共同前进。
从家务活开始鼓励孩子独立,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慢慢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相信在这样的教育下锻炼长大的孩子,在未来一定可以成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优秀的成年人。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5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