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死亡

    “死亡”两个字是我们很忌讳的。也很少提及,一个人死了,我们会找各种词代替,比如“去了”“走了”很隐晦的方式。专门讲死亡的书更是少之又少。年轻人谈死亡,就像去摘还没有熟的苹果,青苹果咬起来总是涩涩的。别人看你提了也是诧异,叫你别胡思乱想,这事离你还早着呢。中年人谈死亡,你的家人孩子妻子丈夫何去何从?再说还早呢。老年人谈死亡,是的死亡要来了,他们也知道要来了。有的人自己挣扎着活着,有的人被家人要求着活着。

        我们的大环境对死亡是避讳的。不吉利的。可这种一定要来的东西有什么好避之呢?从这么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你看还是个好地方呢。去过的人都不愿意回来了。就像我去南京旅游那次,去吃了好吃的真当想沉迷于这梅花糕中。我和她们说我还想去南京,但我不会和别人说我还想去死亡之地。去了后我是没机会和别人说的,就像我吃东西好吃的我是不乐意停嘴的;还有这个社会避着这东西,我提及了,人们多是觉得我没事找事了。

    《预约死亡》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书名很直接,因此我的标题也很直接。这种大家畏惧,避之的东西,越是要直接。就像一块很厚的布,你轻轻的戳是戳不动的,得快准狠还得是利剑。《预约死亡》就是把利剑。一把有温度的利剑。

      有位博士要去国外了,希望医院给他的母亲安乐死。之前已经把出国这件事情一推再推了,在推下去也就没机会了。可是他是接受过教育的,也是被他妈妈辛辛苦苦养成博士的,他要给妈妈送终,带着妈妈的骨灰出国。他不愿意自己把妈妈弄死,可是他又想让妈妈死,得在出国前办好。他是不怕死的,那他又怕什么呢?怕得是天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他哪怕在外国得了诺贝尔奖,他也畏天命。

    在中国人的骨髓里,觉得人是不能操纵自己的生命。冥冥中有一只手,那是天的意志。天要你活,你不得不活。天要你死,你非死不可。儿子可以把母亲往死路上推,但他不敢清晰明确地对那个时刻负起责任。他不怕母亲,他怕的是天。代天行道,天就会怨你僭越了名份,惩罚你。                                   

    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要顺乎天意。难啊!不孝儿女们!

    临终关怀医院里有个“小白”护士,她很美。在这家医院工作看来是委屈了。以她现有的条件,到外面绝对可以找道一份更好的工作。可她却一直在这。小时候放学回家路上看见一颗彩色的石头,不小心踢不见了,就去找了。而此时她的奶奶已经奄奄一息了,在等她的孙女,说是太阳晒到那根秫秸的时候孙女就放学了。她到家的时候,太阳刚刚移过那根秫秸,可是她奶奶再也看不到她了。她肯定是爱她奶奶的,而且很爱。她好好的服侍这些快要去见她奶奶的人,她想她们一定会对奶奶说,你的孙女是个好姑娘。

    这医院里还有个齐大夫。他是死亡学说里的阳刚论者。“…生命是一条无尽的链条,在太阳下闪烁的那一截就是生,隐没在无边的黑暗中的就是死。它是一个环,没有截然的区别。不必看得那么中秋,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生死,对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中国现在的死亡者,基本上都诞生于本世纪的初叶,他们缺乏科学死亡的教养假如我到了老年期,一定定下遗嘱,安乐死,绝不拖累他人。死也要有胆略。”交谈中来了个外国人,他在参观中的谈话,道出在国外人们都是舒舒服服的死的。死不可怕,很多人受不了死前的痛苦。中国是个凡事都要忍的国家,坚持活下去呀。可是已经快要死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还要痛苦的坚持?不如舒舒服服的等待。

  医院每周都会来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有些不是自愿的,大学生中有为了完成任务的。这位志愿者是个小姑娘,为什么来?

因为大家都来。

那大家不来你是不是就不来了。

是的。

很诚实的回答。后来她又道,但现在,我是心甘情愿来的。

第一次遇到了个爷爷闹得不欢而散,下一周就找了个借口没去,第三周的时候没有合适的理由,又来了。可是那位老爷爷已经不在了。小白告诉她:他去了,就是昨天,星期五。他很想等到星期六的,可惜没有等到。世界上的有些事,不是你想怎么样着就怎么样着的。…他一直都很清醒。最后他已经不再等他的女儿,只是等你。

    小姑娘拿了老爷爷留给他的纸条,还有那件当时执意让老人脱去洗的衣服。孩子:你是我这一生认识的最后一个人了。原谅我那天对你的暴躁。看得出你是个天性忧郁的女孩,因为我以前就是这种性格的人。这不好。得了癌症以后,我决心做一个快活的人。我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唱歌。但最有效的是穿这件孙悟空的背心。我一看到这个滑稽的猴脸,就忍不住微笑起来。我要到遥远的地方去了。我走之前,送给你一个猴脸。当你忧伤的时候,看看它,你会情不自禁地微笑。一位爱发脾气的爷爷。 字迹非常潦草,每一横每一竖都是分几次写完的。

小白对她说:爷爷死的时候很痛苦。他是胃的幽门部癌,肠道完全梗阻,就像人的下水道不通,全积在胃里。每进一滴水,就像毒药。她知道爷爷最后的那勺饭,就是他对姑娘最大的抚慰了。

      采访到了尾声,作者像院长请求体验下临终关怀。院长安排她住下,夜里怎么也睡不着。一位老人递来了两颗安眠药。这药不是一人两颗的吗?是的。这是昨天死去的人留下的,她说反正我今夜就要死了,用了也浪费,留给下一位吃吧。新来的总是不容易入睡的。这种善意让我感到暖洋洋的。

    死亡这种东西试不出来的。我们还有好多年。这本书不是讲死亡本身而是讲着由死亡衍生的之前的故事,还有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在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临终关怀医院,死亡不可怕,死前也都是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