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未来如何

无人驾驶在2016年,迅速闯入大众的视线,成为热门词汇。仿佛当年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媲美蝙蝠车的技术,一下子成为了现实。

除了谷歌外,百度的无人驾驶拿下美国测试的牌照,Uber无人车也已经上路。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祸引发了大量关注,有23%的美国人表示自己不会乘坐无人车。就在前不久,美国联邦政府也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无人车安全标准“15条”。安全性,又成为大众对无人驾驶最大的顾虑。

但首先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些关于无人驾驶的基础知识。如果把自动驾驶划分为5个等级,那么,L1阶段主要依赖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普及来实现,而L5级别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即使是谷歌,也还没有最后实现。

在自动驾驶领域,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两家公司:谷歌与特斯拉。前者采用以激光雷达和大量传感器为主的解决方案,而后者则基于以色列公司Mobileye的单目摄像头技术,采用以计算机视觉配合毫米波雷达的解决方案。

谷歌的激光雷达精度更高,但是价格高昂,大约有7万美元左右,而且难以实现工业化量产。即使在实践中应用,要想大幅度降低价格,也是很难的事情。采用这种解决方案,需要成本一般都在50万元以上。而特斯拉的解决方案,成本能够降低,随着算法的提升,可商业化程度要更高。

自动驾驶的难点,是产业链较长,是需要很多核心技术去融合和集成的产品。因此,国内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公司相对而言还较少。

而现在,很多传统车厂,也都在进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合作研发。例如:宝马联合博云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洋理工大学、大多数车厂都会使用L1-L3级别的技术,因为自动驾驶对它们而言,是防御策略。它们也需要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对于谷歌和Uber而言,这则是一个新的共享经济未来的开启。

类似于谷歌的解决方案,要想大规模实现点对点的无人驾驶,这有很大可能,是建立在整个城市交通重新规划的需求之上的。那时,车辆的绝对数量减少,但是车辆使用率极高,这就将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在那时,汽车不是简单的消费品,而是一种设备。届时,将是新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的颠覆,而不是简单的设备升级问题了。

谷歌和Uber,以及整车生产厂商,具有观念的差异。对于国内研发自动驾驶的创业公司而言,在产品和商业策略选择上,又将如何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人驾驶未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