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佩荣教授讲哲学(二十四)

如果想对人生问题做比较完整的理解,就很难避开一个概念:灵魂存在吗?这也是很多哲学家思考过的问题,今天就来谈一谈柏拉图对于灵魂的看法。他主张灵魂不死,是指什么?他对灵魂有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呢?灵魂的内部还可以再做怎样的区分?

今日重点1:柏拉图对灵魂的看法

柏拉图的灵魂观是受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as)的影响,把灵魂当作生命的原理,它是不死的,而身体是灵魂的监狱,那么人生的目标何在呢?

就是要让灵魂越来越纯粹,越纯净,最后可以回归神明的家园,这就是柏拉图从毕达哥拉斯得到的启发。他进一步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因为死亡才能使灵魂从身体这个监狱中得到解放。人生的烦恼何在呢?他看到人间充满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财富,而财富也就是人为了照顾这个有形的身体而努力追求的,也就是为了财富,人变成身体的奴隶,这完全是一种颠倒错乱,因为真正的人是他的灵魂。

今日重点2:如何证明灵魂不死

从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我们找到五种说法,来说明所谓的灵魂不死。

1.基于轮回的观念。所有的事物都是从它的反面产生出来的,现在活着的灵魂是过去已死之人的灵魂,我现在活着,将来死了,灵魂又再度来到下一个人的身体上,这叫做“灵魂的轮回”。这种轮回是双向的,有去有回,否则的话所有的一切最后都会抵达同样的终点而不再存在。你看到人类生生不息,就知道从轮回来说的话,是由死而生,由生而死,好像很有道理。

2.怎么说灵魂不死呢?就是基于柏拉图所强调的“回忆说”,回忆说就是肯定“知识就是回忆”,什么意思呢?我们出生之前,灵魂在理型的世界里面,见过一切理型的原始模型,只是出生的时候忘记了,那么这一生你所得到的知识就是对理型的回忆,等你再回忆起前世见过的那些理型,你才可能有知识。这样说的用意是要强调什么?强调人的知识具有普遍性,如果你不是在前生已经知道的话,那知识就没有普遍性了,因为你只能靠归纳法,在现实的经验里面慢慢去找材料,永远是到此为止有效,后面呢,就没有把握了。所以从回忆说来看,知识的普遍性就需要有灵魂的不死。

3.柏拉图所特有的“理型论”(the theory of Ideas)。他认为存在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理型,另一种是生灭之物。所谓的生灭之物就是我们在世间用感官所见的万物,它不断在变化中,但是呢,我们用理性所掌握的就是原始的模型称作理型。灵魂是跟理型直接有关的,灵魂跟理型有关一定有相似的部分,也就是说灵魂必须接近神性,它才能够领悟真正的理型,如果这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灵魂就不可能领悟理型了,所以灵魂是不死的。灵魂不但如此,它还是单纯的不可分解的,因而也是不死的。

4.灵魂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本身具有一种自发的、自动的生命,也就是说它是生命原理,人的身体要有任何作用都需要灵魂发号施令,所以灵魂本身是一个自动的原理,它必须不死。

5.一个人的身体生病的话会老、会死,因为身体内在的各种问题使他生病。但灵魂不一样,我们说一个人做坏事,等于灵魂生病了,但是很多人做了很多坏事,他灵魂不是继续存在吗?所以内在的一种恶的因素并没有使灵魂死亡,灵魂在根本上就是不死的。

那么以上五点能不能证明灵魂不死呢?恐怕要每一个人自己去判断,而柏拉图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信念,因为如果你不强调灵魂存在的话,所有的人到最后都死了,那么这一生的事情该如何做充分的理解呢?如果无法理解的话,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日重点3:灵魂内部的区分

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死之后,又发现灵魂可以作“三分法”。

《理想国》里面有三个阶级,这三种人一个爱好智慧,一个爱好名誉,还有爱好利益的。而灵魂内在的结构跟这个也可以对应,柏拉图发现,灵魂的内部有它的冲突,一种“激情”出现的时候呢,我“知道”不应该顺从它,但同时又觉得“愤怒”。这里有三个词,一个是激情,一个是知道,一个是愤怒。“知道”来自于理性,“激情”就是欲望、情绪,来的时候你根本防不胜防,那你为什么觉得“愤怒”呢?你觉得它不对。所以,知就是理性,愤怒就是意气。意气这两个字,我们常常说“你不要意气用事”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意气等于感受,等于一个人的气概,比如“见义勇为”那个“勇”。而最后一个当然是指情绪跟欲望的冲动,不受理性约束的,从灵魂内在的冲突,所以说灵魂不是那么单纯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想买一个奢侈品,这是欲望,但是我明明知道我不应该顺从这样的欲望,于是心里面产生对立冲突,因而觉得愤怒。所以里面应该有不同的元素,就分为三种:一种是要我去顺从欲望的,称为激情;一种是禁止我去顺从欲望的,称为理智;这两者冲突之后呢,产生了一种紧张与愤怒,称作意气。

柏拉图用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御者与双马”的比喻。一个人驾马车,这辆马车有两匹马在拉,左边的马是桀骜难驯的马,也就是情绪、欲望、放纵、傲慢,专门捣乱不跟你合作,所以御者很辛苦;右边的马是好的马,也就是人的意气跟感受,既美且善,爱好名誉,对驾车的人心生尊敬,能够自我节制。这就好像我们讲一个城邦的三种人,理智就是城邦的统治者,而意气就是卫士阶级,一般的市民往往是情绪跟欲望的反映。所以用“御者与双马”的比喻,有三个元素来描写灵魂的内在三分法,这是很有创见的,对后代的心理学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启发。

今日收获

1. 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那么人生要如何被理解呢?如果人生要有意义的话,显然要肯定灵魂的存在,否则人死如灯灭,所有的人都统统结束了,还谈什么人生的问题呢?那么人生为什么要行善避恶呢?这些都不能回答,所以要肯定灵魂的存在。至于灵魂是否轮回,如何轮回,这是宗教的范畴,哲学家对这一点并没办法加以解说。

2. 灵魂内部确实有些矛盾,那么:灵魂的哪一部分是不死的?柏拉图认为应该是知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理智思考的作用这一部分,所以人生要提升理智的作用,而减低身体本能对我们的控制。事实上在柏拉图之前,孔子早就说过了“君子有三戒”,要注意到血气的变化,也就是身体的本能、冲动、欲望对人的控制,年轻的时候不要好色,中年的时候不要好斗,老年的时候不要贪得无厌。孔子的说法跟柏拉图的观点也可以对照来看,他们都认为人的身体有他的问题,灵魂也不见得是单纯的。

3. 只有探求真理才有可能走上美好的人生,才能知道人生中最珍贵的部分。古代的希腊人,他们并不关心天堂或地狱,他们关心的是人现在的生命,在现在的生命里灵魂是主动的、完整的,可以融合可知之物与自然之物。只有灵魂可以领悟理型,引发和谐而有韵律的活动,以及引发善的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傅佩荣教授讲哲学(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