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

        我父母是1997年从村里去城里打工的,正好香港回归那年。同年我去城里的一所公立小学上的四年级,考试合格顺利升学,没有像同一年龄的两个少时玩伴,他们六年级时候转学坐了两班,重新上四年级(我一直很纳闷到底考得多差才让坐两班,一班不够嘛?导致他们高中时成了低我两届的学弟学妹)。那个时候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课每个班一个教室,每科有不同的教室,村里的教室就两个,一至三年级一个教室,四五年级一个教室,一个老师又教数学又教语文,我这个年龄在村里生活过的人或者支教过朋友,估计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我小时候在村里主要就是玩,玩什么就玩到了七岁才开始上学前班,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怎么浪费过了那些大好时光了,只是知道七岁的时候爸送我去上学,我不想上,后来逃回家,被父亲几巴掌扇回去了。后来就上的挺好的,一直到大学上得学校或者在学校的成绩还不错,甚至不想离开学校。只可惜后来没当老师,现在觉得自己的个性,在学校比在机关要好一点。

        自从妻子开始当一年级班主任,我每天早上送她去学校,看的小学生多了,不经意会跟以前自己相比较,自己小时候要比现在的学生笨很多,因为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所以对比也强烈一点。从我自身去对比,一至三年级,只有语文、数学和活动课,没有体育、美术、音乐、手工、写字课,更不会有各种特长班可学,记忆最深的就是阴天,乌云黑压压的时候,老师怕我们害怕,会拿出故事书给我们讲故事,之后的老师也没有给我讲过故事,最害怕的是夏天树上的毛毛虫多的恶心的吓人,中学时回去参观那所没有名字的小学校,看到了斑驳的故事书,感慨良多,那个时候没书觉得那本故事书就是最好的书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贫乏的不行了。

        四年级以后课程也丰富了,起码音体美是齐全了,那时候很喜欢玩,每天踢沙包、跳皮筋、弹玻璃球、看动画片等等,但是那个时候最讨厌做手工,觉得自己笨得做不了手工,父母打工忙也没时间教,为此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自卑好多年。现在的孩子有写字课、手工课,我们那个时候学校没有好好教过,但是后来学校条件越来越好,弟弟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有了图书馆(妻子现在的学校好像没有这个),之后学校土混混的操场硬化了,学校又盖了后楼增加了计算机教室。正好我初中兼高中同学在这个小学任教,真是巧的很。现在的小学生课程丰富,课外的生活更丰富,学各种才艺,书法画画、舞蹈、跆拳道等等,是我那个时候没条件上的,主要原因是家里没钱,所以我终生都佩服那些有才艺的人,自卑倾向知道成年以后好几年才摆脱了,这也成了我择偶时的一个标准,一定要找一个有才艺的女的,幸好没才艺的我找到了有才艺的媳妇儿,摆脱的光棍儿生活,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呀!

        总的相比起来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那个时候自由玩的时间更多,就瞎害,父母也从来不担心会玩丢了,现在的孩子学各种特长时间和机会很多,父母也重视,陪伴时间很多,但是自由玩耍的时间非常少,不过即便是我们自由自在玩过来,也没觉得就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倒是现在的人更有才艺和特长,总的来说时代在进步,人们整体的素质也在进步,以后的生活,我们也要好好培养闺女。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