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做自己

前兩天看到一個親子講座的主題,大意是:最好的父母就是讓子女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是最近挺流行的一種說法,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做自己,我們做別人行不行?似乎還沒看到有誰給出這個答案。剛好最近在複習心理學的考試,從一個概念中,我聯想了許多,終於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做自己。


這個理論叫做“過度理由效應(over-justification-effect)”,是費絲汀格基於認知不協調理論所發展出來的。這個理論說的是,我們做任何事情其實潛意識都會給自己找做這個事情的理由。外部的理由是最容易感覺到的,內部的理由是比較難感覺到的。一旦我們找到了足夠的外部理由,我們就會停止尋找自己做某事的內部理由。當外部理由足夠多而且足夠強的時候,我們就不會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內部理由。


但我想從這個理論延伸出來的是,我們對自己動機的保護。試想一個極端的情況:如果我們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人跳出來說:“xxx,你把這個事情做一下。”即使你懂再多的心理學,你依然會覺得這件事情做起來索然無味。早上起來,有人說:“xxx,你去把牙刷了。”“xxx,你去把早餐吃了。”“xxx,你去把碗洗了。”諸如此類。我們就不會再自發地想去做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找到了足夠的外部理由,就是因為有個人出來讓我做這件事情。而這件事情最大的傷害,其實是個體的內部動機。


動機這個東西,我覺得跟情緒有點類似。它不是完全可控,也不是完全不可控的。我們很難讓自己在傷心的時候開懷大笑,也很難讓自己對不感興趣的東西產生想要瞭解的衝動。我們會因為餓而想吃東西,但我們沒有辦法用意志讓自己餓起來。這種不那麼受控的內部動機,其實就是一片野生的草原。這種內部動機會驅使我們去探索世界,去做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並從中享受愉快的感覺。然而一旦我們的內部動機被外部動機所替代掉,外部動機其實是非常可控的,是可以人為施加的東西。一旦我們被外部動機替代掉自己的內部動機,我們就不會再有去做一件事情的衝動,而一旦外部刺激停止,我們的行為就停止了。


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學習。我注意到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父母總是說:我們其實沒有怎麼管孩子的學習。當學習是由孩子的內部動機所驅動的時候,他能夠從學習當中收穫足夠的快樂,學得好也好,學不好也罷,他能從中享受自己想去做的事情,並親身參與的快樂。而那些一心想著要子女成龍成鳳的,用各種各樣的外部動機來替代子女學習的內部動機,例如獎錢啦,要求他們做到這個做到那個啦,要求他們考多少分,考多少名啦。通常這些子女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都很差,一旦來自父母的壓力停止,他們就會放棄努力。那麼多的學生到了大學就開始不學習,無非就是當外部動機的支持消失的時候,他們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我們做自己,就是為了保護自己這片野生的內在動機,這是我們獲得自我同一性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因為自發地想做某事,於是我們成為了我們自己。而且這種內在的動機伴隨我們一生,驅使我們不斷地去挑戰更有難度的人生。這些都是外部動機無法做到的事情。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為什麼我們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