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M-HMM语音识别



    现在假设知道了HMM模型中的一个状态(比如,孤立此识别中,这里一个状态代表一个词)对应的K个多维高斯的所有参数,则该GMM生成该状态(该词)上某一个观察向量()的概率就出来了,即,知道了某个孤立词对应的K个高斯模型的所有参数,那么,就可以计算一帧观测值对于该词的概率。

以下是文献中提到的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笔记_14(GMM-HMM语音识别简单理解)

为了对GMM-HMM在语音识别上的应用有个宏观认识,花了些时间读了下HTK(用htk完成简单的孤立词识别)的部分源码,对该算法总算有了点大概认识,达到了预期我想要的。不得不说,网络上关于语音识别的通俗易懂教程太少,都是各种公式满天飞,很少有说具体细节的,当然了,那需要有实战经验才行。下面总结以下几点,对其有个宏观印象即可(以孤立词识别为例)。

  一、每个单词的读音都对应一个HMM模型,大家都知道HMM模型中有个状态集S,那么每个状态用什么来表示呢,数字?向量?矩阵?其实这个状态集中的状态没有具体的数学要求,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你可以用’1’, ’2’, ‘3’…表示,也可以用’a’, ‘b’, ’c ’表示。另外每个HMM模型中到底该用多少个状态,是通过先验知识人为设定的。

  二、HMM的每一个状态都对应有一个观察值,这个观察值可以是一个实数,也可以是个向量,且每个状态对应的观察值的维度应该相同。假设现在有一个单词的音频文件,首先需要将其进行采样得到数字信息(A/D转换),然后分帧进行MFCC特征提取,假设每一帧音频对应的MFCC特征长度为39,则每个音频文件就转换成了N个MFCC向量(不同音频文件对应的N可能不同),这就成了一个序列,而在训练HMM模型的参数时(比如用Baum-Welch算法),每次输入到HMM中的数据要求就是一个观测值序列。这时,每个状态对应的观测值为39维的向量,因为向量中元素的取值是连续的,需要用多维密度函数来模拟,通常情况下用的是多维高斯函数。在GMM-HMM体系中,这个拟合函数是用K个多维高斯混合得到的。假设知道了每个状态对应的K个多维高斯的所有参数,则该GMM生成该状态上某一个观察向量(一帧音频的MFCC系数)的概率就可以求出来了。

  三、对每个单词建立一个HMM模型,需要用到该单词的训练样本,这些训练样本是提前标注好的,即每个样本对应一段音频,该音频只包含这个单词的读音。当有了该单词的多个训练样本后,就用这些样本结合Baum-Welch算法和EM算法来训练出GMM-HMM的所有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初始状态的概率向量,状态之间的转移矩阵,每个状态对应的观察矩阵(这里对应的是GMM,即每个状态对应的K个高斯的权值,每个高斯的均值向量和方差矩阵)。

  四、在识别阶段,输入一段音频,如果该音频含有多个单词,则可以手动先将其分割开(考虑的是最简单的方法),然后提取每个单词的音频MFCC特征序列,将该序列输入到每个HMM模型(已提前训练好的)中,采用前向算法求出每个HMM模型生成该序列的概率,最后取最大概率对应的那个模型,而那个模型所表示的单词就是我们识别的结果。

  五、在建立声学模型时,可以用Deep Learning的方法来代替GMM-HMM中的GMM,因为GMM模拟任意函数的功能取决于混合高斯函数的个数,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属于浅层模型。而Deep Network可以模拟任意的函数,因而表达能力更强。注意,这里用来代替GMM的Deep Nets模型要求是产生式模型,比如DBN,DBM等,因为在训练HMM-DL网络时,需要用到HMM的某个状态产生一个样本的概率。

  六、GMM-HMM在具体实现起来还是相当复杂的。

  七、一般涉及到时间序列时才会使用HMM,比如这里音频中的语音识别,视频中的行为识别等。如果我们用GMM-HMM对静态的图片分类,因为这里没涉及到时间信息,所以HMM的状态数可设为1,那么此时的GMM-HMM算法就退化成GMM算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音处理(audio,processing))